嗟哉燕士左与羊,狗屠不事节义张。楚王好士声播扬,翩然二子同裹粮。
楚南燕北路阻长,山深雨雪雱且凉。桃乎慷慨泪数行,势不两生以一当。
推尔食,解我衣,我才差短死则宜。我能死,尔能生,生见楚王功两成。
道傍十围木,虫蚁穴其腹。古之翳桑人,于焉同一哭。
哀也含泪不敢弹,楚王一见尊大官。树中有友形影乾,陈词再拜王慨叹。
士为我死死不棺,葬之以礼衣冠完。哀也对食忍独餐,下报我友颜不汗。
人间交态多欺谩,吾于二子无讥谗。嗟乎哉!戎夷亦死鲁郭门,彼为国士友何人。
(1648—1726)江苏嘉定人,字汉瞻,号朴村。康熙诸生。陆陇其弟子。曾为徐乾学校勘经解。以上书大学士徐元文为陇其解难,为时人所赞。有《朴村集》。
绮寮怨 其三 歌席,清代,樊增祥,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
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
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祇有何戡。
数朝士、到贞元。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
怜他柳梢月,花上烟。
和胡学士立春日韵,明代,金幼孜,
雪压残年暮,惊逢万里春。趍朝瞻昩爽,庆会及芳辰。
日月开黄道,云霞焕紫宸。御炉香细细,玉佩响振振。
轩冕临丹陛,箫韶合大钧。班行分鹭序,冠剑集鱼鳞。
福履臻遐寿,嘉祥协至仁。从兹阳德盛,行睹岁华新。
忝作词垣客,惭非献颂臣。宴酣歌湛露,深荷宠恩频。
九三月丹,宋代,赵孟坚,
有花血嫣红,侈娭大於碗。
五出猩袍裂,万攒金钉满。
数日色弥鲜,不畏风日暖。
山花越丹辈,马塍丰土产。
殊名几百种,并立色俱赧。
客言名之由,其说邻怪诞。
昔有樵弁山,绝顶路迷返。
见此物尤异,斲置归里闬。
九三橐驰流,厥艺工养豢。
惟以第行称,姓名微考按。
香泥密封箨,接度根暗换。
若古姚魏然,因从九三唤。
从兹入西浙,移根遍名苑。
家家尚此花,买价不论贯。
青油障晓日,朱槛护雕瓒。
微物因人成,感此一喟叹。
忆昔洛阳花,寿安红为冠。
要其所从出,亦自薪槱伴。
伊维花卉流,第以色媚眼。
青青三寸松,养或凌霄汉。
明堂须众木,未易一材办。
工师无遐遗,材满岩岸畔。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宋代,刘敞,
达人与道运,投迹系所逢。在治信若凤,处幽固犹龙。
外物纷屡变,中扃豁兼容。乃知云梦区,未足婴其胸。
明公蹈康济,兹世已陶镕。优游就偃息,暇豫奏时雍。
高斋危舍字,数亩环崇墉。虚轩便炎夏,奥室宜隆冬。
采真混出处,造适观羲农。玩名肆独乐,怙势轻万钟。
越人起丹穴,子房去赤松。材为用见循,道以世难从。
古事何昭昭,斯民积颙颙。独应甘棠树,方使来者封。
久旱新岁乃雨,宋代,朱松,
高田土可筛,下田不受犁。遗蝗忧插啄,况乃麦未齐。
赤子天自怜,沟壑忍见挤。雨逐新岁来,停云忽凄凄。
莫辞三日霖,为作一尺泥。汪汪既没膝,滟滟仍拍堤。
渐看蓑笠出,笑语喧畛畦。我欲与寓目,父老同攀跻。
此身群万生,扰扰舞瓮鸡。曾亦无几求,脱粟配羹藜。
永言故陇耕,老眼路凄迷。好收敛版手,锄耰归自携。
拟古十九首 其二,宋代,朱晞颜,
青青河畔草,悠悠陌上尘。春风日飘转,变故复变新。
昔为闺中嬖,朱楼敞十二。芳妍夺主情,列屋不成媚。
今为荡子妻,空床伴憔悴。伤哉蒲柳姿,膏沐不能理。
上王吏部,宋代,周麟之,
人物南州望,风流一代英。
夙传天上誉,早梦月中名。
车载三千牍,鹏飞九万程。
向来辞泮水,端合上仙瀛。
接武虞廷邃,含得汉殿清。
渐看丹极近,首冠列星明。
准拟陪三接,周旋位六卿。
鉴分金背重,橐并紫荷轻。
未见恩纶出,那知谤箧盈。
去朝云路杳,归侍彩衣荣。
地借徽之竹,楼吹子晋笙。
赤心何所负,白眼不须惊。
处顾衔恩厚,亲逢较艺精。
妍媸归藻鉴,高下见文衡。
梦绝怀蛟异,词非吐凤成。
赋能窥小小,经漫说铿铿。
误玷春官籍,终惭月旦评。
抢榆几类鷃,出谷仅同莺。
志慕青钱士,名参玉笋生。
别深秋鹤怨,归问海鸥盟。
未作河西尉,聊为江上行。
夜沈滩月钓,晓压陇云耕。
岁暮人初返,天寒雨未晴。
久稽从杖履,且复卧柴荆。
后见含深恧,微吟写至情。
伫听宣室召,凤阁继家声。
拟古,明代,张家珍,
妾家南海傍,青春兰芷香。堕马梳成吴后髻,织腰学作楚宫妆。
自别阿郎难记时,空帷不复整蛾眉。春风白昼帘不卷,紫燕双飞高下窥。
错问阿郎郎不语,对镜两人空泪垂。不见十年颜色老,落花满地伤怀抱。
妾上高楼望楚云,郎在湘江怨芳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