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感 其二

平原极目望,木落霜天高。四山猎火红,百兽争窜逃。

短后驰骏马,射虎南山坳。雕弓掣电开,矢发如风猋。

狐兔尽何益,无为多杀烧。取彼中山狼,归来充我疱。

13

张綦毋

张綦毋,字大可,号潜斋,平阳人。贡生。有《潜斋诗钞》。

其他诗经

鹧鸪天

作者:杨慎(明代)

鹧鸪天,明代,杨慎,

恰喜高秋爽气新。却愁秋月解伤神。酒阑二十年前事,梦醒三千里外身。

枫叶岸,菊花津。且须勤买阿宁春。帐头傀儡元来假,枕上邯郸岂是真。

56

题渔舍秋烟

作者:王恭(明代)

题渔舍秋烟,明代,王恭,

茆宇邻鲛室,青山落钓舟。菊潭霜渐冷,枫树叶皆流。

酒醒闻边雁,机閒见海鸥。烟波随处好,妻子亦无忧。

56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 其一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 其一,清代,金朝觐,

回首流光十五年,千金一刻总徒然。当时无故谁知乐,弥月多菑更可怜。

今日乍醒前日梦,他生难必此生缘。啿嗟不幸遭阳九,惊雁离群叫暮天。

76

醉中绝句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醉中绝句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左餐右粥年年饱,南陌东阡处处闲。幸免催租败幽兴,岂容对酒惜酡颜。

38

宿介休

作者:王翰(唐代)

宿介休,唐代,王翰,

吟断西风首重搔,一肩行李不胜劳。云移天影霁光淡,雨洗山容秋气高。

末路艰危心易感,少年凌轹意偏豪。月明孤馆不成梦,起坐挑灯读楚骚。

93

谭家洲

谭家洲,清代,全祖望,

为吊木城迹,犹馀铁锁钳。南风三日利,白下百城严。

天定人难奋,时平兵不占。躄郎亦健者,竟逐杀星歼。

44

再和阮轩即事

再和阮轩即事,宋代,郭祥正,

游人随处踏青时,日永天低乐奏迟。水上往还多翠碧,盘中光洁尽琉璃。

重山复岭争侵户,浅杏深桃半出篱。正是鲜春堪爱惜,劝君莫作送春诗。

71

蒲,宋代,徐似道,

圆蒲相将结僧厦,荷叶蒲茸绿相亚。

浮花浪叶自飘零,小院回廊正潇洒。

叶如青幄花成茵,细腰起舞来送春。

纸光如银墨如漆,落笔四座惊有神。

轻衫短帽付余子,花前醉倒输闲人。

47

燕窝

燕窝,宋代,蒋之奇,

墨窝化石锁烟苔,岩上茅空烟又开。尘劫一声清磬里,至今犹有燕飞来。

93

将晓

作者:洪朋(宋代)

将晓,宋代,洪朋,

虚斋愁梦断,寂寞夜将阑。树与高风乱,窗馀白月寒。

岁华还向晚,世事只长叹。千古功名外,致身良独难。

57

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祥祭触绪摧裂偶得古诗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彦威侄 其二

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祥祭触绪摧裂偶得古诗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彦威侄 其二,宋代,程公许,

母慈不逮养,翁健长相依。重关一回首,及瓜时当归。

平安墨未乾,讳问心有疑。茧足跛菅屦,高堂空穗帏。

罔象不可索,流光倏如驰。五鼎嗟奚及,一生风树悲。

70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三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三,宋代,萧立之,

西山南浦住经时,又住吴山送落晖。燕子不知家近远,年年秋社一番归。

7

春寒

春寒,元代,张弘范,

去岁清明花簇檐,今年寒食尚凝严。往来忙煞蜂儿翅,偷采崖花酿蜜甜。

61

苏文忠天际乌云卷九首 其七

苏文忠天际乌云卷九首 其七,元代,柯九思,

长忆眉庵鹤发翁,旧时阿阁赞皇风。如今流落那堪说,黼黻文章似梦中。

71

腊日与才伯小酌追怀去腊午门赐燕

腊日与才伯小酌追怀去腊午门赐燕,明代,文徵明,

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

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79

朝陵二首 其一

作者:卢宁(明代)

朝陵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

钟峤烟霄里,高陵气象中。衣冠游凤辇,寝庙泣乌弓。

万国尊寅正,千官走肃雍。翠华何处想,缥缈五云东。

93

观音岩

观音岩,明代,邹元标,

观音妙相原非相,洞里观音不是真。若向此中参得透,观音处处现全身。

94

和杜少陵秋兴 其一

和杜少陵秋兴 其一,明代,林廷玉,

野寺钟声晚出林,谁家篱竹翠森森。蒹葭渚泽天无暑,促织堂帷月有阴。

旅雁衔书秦树杪,渔翁鼓枻越江心。长门深镇黄昏静,无奈西风送远砧。

69

禽言 其二

作者:张弼(明代)

禽言 其二,明代,张弼,

泥滑滑兮行不得,郭公提壶劝君吃。脱却布裤涉水难,不如归去聊安息。

21

寓楞伽寺二首 其二

寓楞伽寺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寂寂山阿借考槃,寒云飞尽暮钟残。五湖秋水千林月,一片禅心此并观。

7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