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花

作者:苏为(宋代)

宣城花叠嶂,楼前族绮霞。

若非翠露陶潜柳,即是红藏小谢家。

46

诗文赏析

宣城花,绚丽如山峰叠翠,楼前绽放着丰盈的霞光。若非受到清晨的翠露滋养,就是来自于小谢家花园中红色花朵的灿烂。

这首诗以描绘宣城花景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的形容,展现了其美丽和灿烂的特点。作者用嶂峰叠翠的形容词来描绘花朵的层叠和绚烂,楼前族绮霞则形象地展示了花朵绽放出的丰盈的霞光。作者进一步陈述,如果不是因为早晨的翠露滋润,这些花朵就是来自小谢家的红花。通过这种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样性,人们欣赏和享受着这种美好。

在上,这首诗词通过清晰的形象和细腻的描述,将花朵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翠露与红花进行对称,增强了花朵的鲜亮色彩,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整首诗以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绚丽的图景将读者带入花园之中,感受到花朵的绝美异常。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讴歌,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爱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苏为

苏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为都官员外郎、知湖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二),徙知郡武军(《八闽通志》卷三九)。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以职方郎中知宣州(《宣城右集》卷七《绮霞阁诗碑序》)。今录诗九首。

其他诗经

自容趋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叶扶疏行人庇赖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

作者:李纲(宋代)

自容趋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叶扶疏行人庇赖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纲,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如何锥刀徒,使争爝火明。伤肤及肌骨,风雨因摧倾。

颠倒委榛棘,气象犹峥嵘。行人失庇赖,伫立空凝情。

缅想栽培初,爱护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几经霜露零。

一日毁有馀,百年养不成。忍使易凋丧,此理真难评。

忆昔陶士行,为政有善经。擢禾与移柳,一一纠以刑。

既往不及追,将来犹可惩。感动遂成章,庶几知者听。

71

再和前韵 其四

再和前韵 其四,宋代,郑清之,

遂初雅喜赋天台,墙月东边谩古怀。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

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

87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清代,屈大均,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何时邂逅虬山麓,并坐谈经花满床。

88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一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一,清代,王夫之,

别峰烟水霭晴岚,病骨差池久罢参。短晷恰逢寒九九,佳期谁待后三三。

藤枯树倒寻常得,月驶云移仔细勘。败叶如蓑妨两翅,鹧鸪无藉忆天南。

23

仲春经筵

作者:弘历(清代)

仲春经筵,清代,弘历,

讲学文华例仲春,经书次第几端陈。夫乾易矣夫坤简,成物知焉成已仁。

紬绎从知位中理,赞参惟仰至诚神。漫言故事循礼典,修业辉光勉日新。

81

述仙诗

作者:曹植(魏晋)

述仙诗,魏晋,曹植,

游将升云烟。

21

精微篇

作者:曹植(魏晋)

精微篇,魏晋,曹植,

精微烂金石。

至心动神明。

杞妻哭死夫。

梁山为之倾。

子丹西质秦。

乌白马角生。

邹衍囚燕市。

繁霜为夏零。

关东有贤女。

自字苏来卿。

壮年报父仇。

身没垂功名。

女休逢赦书。

白刃几在颈。

俱上列仙籍。

去死独就生。

太仓令有罪。

远征当就拘。

自悲居无男。

祸至无与俱。

缇萦痛父言。

荷担西上书。

盘桓北阙下。

泣泪何涟如。

乞得幷姊弟。

没身赎父躯。

汉文感其义。

肉刑法用除。

其父得以免。

辩义在列图。

多男亦何为。

一女足成居。

简子南渡河。

津吏废舟船。

执法将加刑。

女娟拥棹前。

妾父闻君来。

将涉不测渊。

畏惧风波起。

祷祝祭名川。

备礼飨神祇。

为君求福先。

不胜釂祀诚。

至令犯罚艰。

君必欲加诛。

乞使知罪諐。

妾愿以身代。

至诚感苍天。

国君高其义。

其父用赦原。

河激奏中流。

简子知其贤。

归聘为夫人。

荣宠超后先。

辩女解父命。

何况健少年。

黄初发和气。

明堂德教施。

治道致太平。

礼乐风俗移。

刑措民无枉。

怨女复何为。

圣皇长寿考。

景福常来仪。

62

裴坟

裴坟,宋代,周端臣,

卖船穿僻径,坟古最幽深。

山近风常冷,松蟋昼亦阴。

来时无速骑,归路有鸣禽。

寄语城居者,何人肯访寻。

58

时为桂林之役前一日刑部刘公置酒相饯曾节夫预焉既而刘公用陶靖节斜川诗韵见贻亦复同赋以谢

作者:张栻(宋代)

时为桂林之役前一日刑部刘公置酒相饯曾节夫预焉既而刘公用陶靖节斜川诗韵见贻亦复同赋以谢,宋代,张栻,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

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渺渺送归雁,翩翩下轻鸥。

驾言欲南骛,踟蹰眷林丘。况且远晤言,公唱孰与酬。

祖席近佳日,呼客仍我俦。相与千载思,谁复念此不。

新诗更纡馀,用以宽离忧。它年南阜约,剥啄时相求。

43

赠外

作者:龙辅(宋代)

赠外,宋代,龙辅,

远别当霜雪,留郎且过冬。

只愁春色里,离恨更重重。

36

杨次公侍讲挽词二首 其二

杨次公侍讲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孤进终难达,文章误此生。才趋王府讲,已梦玉楼成。

遗箧书千卷,招魂酒一觥。空馀淮上月,不到夜台明。

3

王文公

作者:岳珂(宋代)

王文公,宋代,岳珂,

以文致身,以恭奉上。锱铢笔态,矩矱心匠。论其钩格则得纡馀曲致之体,考其纵逸则妙雍容不迫之状。

俨佩玉之度,肇官仪之创。百辟班见,大廷宏敞。方觚颖之发挥,盖已具此气象。

曰谁之书,元丰首相。

88

咏竹

咏竹,宋代,黄希旦,

生涯何所有,满砌植琳琅。瘦影碎秋月,健梢横晓霜。

且从喧鸟雀,终待集鸾凰。吟绕都忘却,谁知此兴长。

85

和元革叔无闷斋

和元革叔无闷斋,宋代,周麟之,

家在涛江欲尽头,结茅宁为乐休休。

达人自得一经趣,游子空怀千岁忧。

坐对圣贤唯酒适,身凭形影以诗酬。

公今非遁元无闷,要把韦编续圣丘。

26

和柳子厚读书

作者:程俱(宋代)

和柳子厚读书,宋代,程俱,

事贱反多暇,居卑适无虞。人间不争地,聊此谢畏途。

岂无营营子,熟视付一吁。廛中亦何有,坐听日月逾。

展卷阅千古,置书忘万殊。不妨权子母,亦复商有无。

平生仅识字,乃与忧患俱。持此游学海,层台渐积苏。

年来但遮眼,颇觉心恬愉。囊钱足自饱,肯怖驺朱儒。

起卧一榻间,兀如橛株拘。凉风北窗下,不减愚溪愚。

谁能三万卷,悬头苦劬劬。小极正当寐,睡魔不须驱。

56

西岩 雪壁

作者:谢翱(宋代)

西岩 雪壁,宋代,谢翱,

麻姑东南别,衣袂湿空翠。雪中米黄花,愿饷西南使。

38

答梁幼宁明府

答梁幼宁明府,明代,卢龙云,

出关无复伯鸾诗,赋别还凭慰所之。奔逸未称骐骥步,量移初试鹴鸠司。

中朝记忆恩如海,末路驱驰鬓欲丝。几处登临怀旧意,石头风雨益凄其。

1

冬日杂咏三首 其二

冬日杂咏三首 其二,明代,张邦奇,

草枯连野旷,牛饱背童归。独鹘饥偏厉,孤云冻不飞。

松风哀涧玉,苔石曳寒衣。霜白鸣鸿远,潭光溅竹扉。

83

咏怀古迹十首 其五 甘泉苑

咏怀古迹十首 其五 甘泉苑,明代,郑学醇,

甘泉苑傍韸韸水,荡漾曾经画舸回。异代繁华无处觅,木绵开更刺桐开。

91

内丘悯旱

作者:郑岳(明代)

内丘悯旱,明代,郑岳,

内丘数十里,硗确环高原。十旬不得雨,四野沙尘昏。

黍粟焦且死,艰食悯元元。官柳摧为薪,煮叶充晨飧。

老稚出趁食,破屋弃荒村。公庾素乏储,富室徒劝分。

鲋鱼得斗水,犹幸性命存。安得沛甘泽,万物回枯根。

8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