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泉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68

诗文译文

当阳剖破劫壶来,

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

葛藤浸烂又萌芽。

诗文赏析

《瓢泉》以独特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富有禅意的景象。诗中的“瓢泉”意指一种独特的泉水,宛如一个瓢,具有剖破劫壶的力量,使人能够直接洞察世界的本源。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诗的第一句“当阳剖破劫壶来”,表明诗人在阳光下剖开了一个壶,从中涌出一股泉水。这里的“劫壶”可以理解为一种束缚和迷惑的象征,而“剖破”则表示诗人打破了这种束缚,获得了解脱和启示。

接下来的一句“见彻根源眼有沙”,诗人透过泉水看到了根源,但却发现其中有沙子。这里的“根源”可以理解为真理或宇宙的本质,而“眼有沙”则象征着认识的不完美和局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诗的后两句“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通过运用具体的意象,展示了水泉的神奇力量。这里的“临际爷爷”是指诗人自己,通过汲取一杓泉水,诗人感受到了水泉的力量,使葛藤在浸泡的同时又重新发芽。这种描写表达了水泉的滋养和润泽之功效,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泉水中获得了启迪和灵感,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滋养和更新。

总体而言,《瓢泉》通过对泉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和启迪的追求,以及对认识的局限性的思考。通过水泉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和人类认知的局限,同时也传递了对智慧和灵感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禅味的意象,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其他诗经

钱舜举硕鼠图

钱舜举硕鼠图,元代,邓文原,

禾黍连云待岁功,尔曹窃食素餐同。平生贪黠终何用,看取人间五技穷。

27

题画四首 其二

作者:解缙(明代)

题画四首 其二,明代,解缙,

夏云敛虚壑,轻飙散林坰。袒息坐幽宇,曾无尘事撄。

硙泉响非聒,聊且均凡情。骐骥甘伏枥,饲秣便清泠。

物情已俱逸,樵路无商声。

91

贺新凉 题红楼梦传奇

贺新凉 题红楼梦传奇,清代,孙荪意,

情到深于此。竟甘心、为他肠断,为他身死。梦醒红楼人不见,帘影摇风惊起。

漫赢得、新愁如水。为有前生因果在,伴今生、滴尽相思泪。

凭唤取,颦儿字。

潇湘馆外春馀几。衬苔痕、残英一片,断红零紫。飘泊东风怜薄命,多少惜花心事。

携鸭觜、为花深瘗。归去瑶台尘境杳,又争知、此恨能消未。

怕依旧,锁蛾翠。

76

北亭与吏民别诗

北亭与吏民别诗,南北朝,谢灵运,

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

晚末牵馀荣,憩泊瓯海滨。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

行久怀邱窟,景昃感秋旻。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

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贫者缺所赠,风寒护尔身。

61

大言

大言,南北朝,萧统,

观修鹍其若辙鲋。视沧海之如滥觞。经二仪而局蹐。跨六合以翱翔。

47

刘五草虫扇子

作者:刘攽(宋代)

刘五草虫扇子,宋代,刘攽,

吾宗白团扇,画作草虫样。天时变炎凉,弃置几惆怅。

网虫苍苍颜色晦,画工笔法依然在。剪裁帖缀复生光,白月团团仍可爱。

苍蝇轻巧蝴蝶狂,怒螳斮斧谁能当。老蚕作茧意自了,露蝉孤嘒殊清凉。

其馀百品随变化,天机所动俱閒暇。座人咨嗟用笔精,不知犹是今人画。

画工侯生今白头,有时看画还泪流。壮年名声却自惜,老去心神无处求。

始知能事须当年,盛时一过殊可怜。即今拙工各自喜,岂知此家先日前,落笔辄得千万钱。

35

次韵贾仲远还浮溪猥藁之什

作者:汪藻(宋代)

次韵贾仲远还浮溪猥藁之什,宋代,汪藻,

我家浮溪溪水头,一褐一裘聊玩世。谁教去踏晓鼓朝,也学儿童攻偶俪。

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两年漂泊万里馀,老矣始于鱼得计。

欣逢贾傅古湘口,城郭虽非人物是。连台拗倒时一醉,醉后还为五禽戏。

慇勤为我出新诗,金石因声泉涌思。年来处处饱葵苋,染鼎忽惊尝异味。

荷花开已三四红,有酒无过行乐耳。与公同嚼三百杯,莫负便便五经笥。

83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六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六,宋代,周端臣,

梦破巫山生色屏,锦囊情薄歇馀馨。关河春晚无消息,肠断楼前杨柳青。

84

石殿丞通判濮州

作者:杨亿(宋代)

石殿丞通判濮州,宋代,杨亿,

龙虎游从分不疏,忽闻新命佐鱼符。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

浮蚁酒浓频举白,折胶风劲好弯弧。贤侯东道欢相得,期月民谣待裤襦。

84

月夜闻唱歌

作者:刘敞(宋代)

月夜闻唱歌,宋代,刘敞,

满城明月中宵白,淮南唱歌如淮北。春风忽起高入云,馀声却下盘阡陌。

南音俚曲自相知,时复一笑情熙熙。谁道幽兰白雪好,只见独谣应独悲。

87

送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

作者:刘敞(宋代)

送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宋代,刘敞,

平生笑山涛,非隐复非吏。今更欲似之,颠瞑老将至。

羡君负清识,于世寡所求。能从魏阙下,径取江湖游。

扁舟驾长风,千里破高浪。倚樯一清啸,佚气横云上。

醲碧箬下酒,红鳞苕溪鱼。綵衣起为寿,此乐天下无。

谁不慕轩冕,顾多困朝市。人生难自谐,禄仕当若此。

36

送僧

作者:朱松(宋代)

送僧,宋代,朱松,

空中世界纷河沙,不知底处为天涯。乾坤百亿在指掌,触处与子同一家。

云何犹作去来想,千里一跌毫釐差。坐令契阔费星纪,岭云欲寄山川遐。

拨眉相对此何日,丈室净扫馀天花。诗豪辨舌久投阁,万窍寂历风无哗。

为君游戏出三昧,妙处那复相聱牙。往将妙响应空谷,一任飞锡凌苍霞。

46

重访白右

重访白右,宋代,葛天民,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每到难逢面,翻思懒下山,

欲归愁路远,小往待君还。

尽日看幽桂,无人似我闲。

56

寿王太守 其四

寿王太守 其四,宋代,刘辰翁,

八千秋与八千春,此语繇来未识真。曾共麻姑擗麟脯,笑看沧海几扬尘。

77

偶成 其八

作者:韩淲(宋代)

偶成 其八,宋代,韩淲,

舒啸闲平理乱心,古来贤达几升沉。只宜一唱紫芝曲,不用三思梁甫吟。

10

摄尉归安呈江嘉

摄尉归安呈江嘉,宋代,沈与求,

无地诛锄一束茅,清吟端作反离骚。奔波且复同香尉,萧散还须似马曹。

名下迹公初定价,暗中索我便矜豪。文章论世宁论晚,肯慕群飞辄仰高。

42

早起

作者:吴儆(宋代)

早起,宋代,吴儆,

积雨霁穷秋,柴扃立清晓。

溪光照烟岫,未觉秋容老。

溪边乌臼林,他日没飞鸟。

浓绿半枯枝,殷红乱衰草。

摇落想骚人,洞庭风嫋嫋。

97

范增

作者:金涓(元代)

范增,元代,金涓,

舞剑鸿门计不成,咸阳归路楚愁生。子房玉斗空撞碎,柰有陈平四万金。

56

立春日迟道复不至

立春日迟道复不至,明代,文徵明,

东风吹彩燕,晓色动帘旌。

迟子不时至,南楼春自生。

裁诗供帖子,阁酒听啼莺。

白日流云暖,梅花初雪晴。

闲窗落香烬,残火宿茶铛。

败叶鸣阶戺,分明识履声。

19

静隐

静隐,明代,文徵明,

扫地焚香习燕清,萧然一室谢将迎。坐移白日花间影,睡起春禽竹外声。

心远自应人境寂,道深殊觉世缘轻。问奇尚有门前客,却恨青山不掩名。

4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