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酬酢有馀闲,六路从容指顾间。仁泽但令民共乐,不妨清赏遍江山。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水龙吟 京江离席,清代,严绳孙,
南徐自是伤心处,天水平分瓜步。风吹浪打,英雄去尽,江山千古。
此际茫茫,故人挥手,一时燕楚。喜离尊重满,彩笺同擘,邀仙令,片帆驻。
多少风流云散,更东南、断魂金鼓。平生知己,寸心空在,算来良苦。
梦里平湖,芙蓉秋老,使君归去。便从今,击筑声沈,听湘瑟,两何许。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可,元代,张养浩,
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登会波楼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问,爱江心六月寒。荷花绽,十里香风散。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玉香逦花
玉香逦,花中无物比风流。芳姿夺尽人间秀,冰雪堪羞,翠帏中分外幽。开时候,把风月都熏透。神仙在此,何必扬州。
村居
会寻思,过中年便赋去来词。为甚等闲间不肯来城市?只怕俗却新诗。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便有些斜风细雨,也近不得这蒲笠蓑衣。
【双调】水仙子 仲春湖上雨,元代,赵善庆,
仲春湖上
雨痕著物润如酥,草色和烟近似无,岚光罩日浓如雾。上春风啼鹧鸪,斗娇羞粉女琼奴。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
渡瓜州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灭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客乡秋夜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明代,殷奎,
黑风怒捲长淮急,白浪掀空如壁立。天纲欲解日月摇,地轴愁翻山岳泣。
大鳅失穴无处藏,小龙跳渊不敢蛰。长艘巨筏纵复横,走碇摧樯危以岌。
此时坐我运甓船,胃倒肠翻几绝粒。戽水闻声悸未平,踏冰失足嗟何及。
吾闻君子不乘危,遗体葆藏逾什袭。奎兮汝独非人子,忍使身从鱼濈濈。
屈指初终三日交,痛定思之久呜唈。作诗为戒示儿曹,十月九日山阳邑。
辛丑孟夏甲申日得雨,宋代,赵孟坚,
物理寓乘除,天存好还道。
去年夏迄秋,旱枯苗尽槁。
繁霜打麦根,疗饥兹已兆。
逾春秀葽葽,修翠摇旌葆。
黄云割未尽,赤日仍时杲杲。
秧针方刺牙,还忧水泉少。
正深伤弓虞,曲成由大造。
耕雨刈欲晴,从来难两好。
来牟迨既登,甘霖乃方到。
甲甲占久雨,古语信可考。
首夏际兹辰,其应孚未祷。
繁声喧若注,阴云阵如扫。
入夜听檐溜,滴沥响到晓。
蝗螟腐翅翼,蛙黾喊池沼。
从兹雨未艾,调润知可保。
一亩数石收,麦秋功已告。
千仓而万箱,应占富禾稻。
匪藉天功然,人力宁尔巧。
端由政致和,天示贤侯报。
不死见丰年,鼓腹归醉饱。
末掾与农氓,熙熙歌昊昊。
道傍古樟有竹附焉可发一叹,宋代,罗公升,
古樟蟠山间,垂荫翳我里。
岁久或反常,村童祭为鬼。
大穴藏精灵,小隙窜蛇虺。
尝闻有惊霆,搜抉破根柢。
竹我君子徒,冰霜凜在齿。
胡为事钻刺,蟠屈嵚岩里。
乾坤亦广大,朽木何足恃。
托身一失所,万水难复洗。
松海各相吊,为我二友耻。
去去非吾徒,偷生不如死。
临漳亭观水分得大字,宋代,郭祥正,
忧民登危亭,注视万里外。溟濛云气浮,势与江海汇。
苍山恐低沉,况复问畎浍。禾麻安更论,老稚念颠狈。
蛟鼍自出没,牛马失向背。雨师恣侵凌,人理亦可罪。
殷殷非雷声,远近屋庐坏。君臣正逢时,上下宜交泰。
驱云清白日,朗彻照幽怪。一雨即瀰漫,孰谓乾坤大。
初五日孔野云同酌楼下取琴作白云曲因和周倅所赠韵,宋代,韩淲,
野云弹白云,声寄徽外微。胎仙舞三叠,生飞上华池。
徽弄瞬息间,是岂筝阮资。孤桐本贞高,缓节调勿催。
天心古乐见,画出弥明师。志士不可听,俗士不可窥。
落佩倒冠者,因之得希夷。灵仙福地南,春风百草齐。
初八日送章丘赴省,宋代,韩淲,
国家翰墨场,用是得多士。公卿才大夫,大抵每藉此。
其如老伏波,非但一第尔。众俊路方辟,天地亦清美。
洋洋乃大对,闻者为兴起。冠冕鸣佩玉,锋镝櫜弓矢。
成康庶几及,武宣不必拟。目今有舆言,万古有载史。
我来见君行,荣名可以喜。阔步随春风,东华软红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