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杜小侄,中年马少游。
不知身外事,只觉鬓边秋。
有子三侏柳,同公荒草邱。
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
这首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素材,表达了时光流转,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中年的状态和对过去年少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岁月变迁的思考。
诗中的“身外事”暗示了诗人对外界事务的漠不关心,更加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句描述了梅溪一夜的雪,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光阴流逝、人生变化和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慨,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活起伏的理解和思考。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折杨柳行一首,明代,黄省曾,
青杨带芳堤,岁岁成枯凋。黄枝被严霜,忽复攀春条。
草木有再荣,素发无还毛。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
平生华堂烛,不复然明膏。委形非吾有,百年乃徒劳。
安得驾游鸾,碧汉追王乔。轸念良巳久,口燥朱唇焦。
发迈求神仙,装办何萧萧。芙蓉蔽行渚,秋雁鸣巳飘。
时哉不停轨,黄鹤讵可招。
正阳关孔子庙诗,清代,林旭,
城头簌簌风沙鸣,城边日淡连庙甍。红砖黄瓦制可识,闻人称谓殊莫明。
宫墙大署微堕剥,肃然蘸拜门棂星。异哉州县王命祀,区区有此疑非经。
党庠遂序必有奉,按诸古制良可行。或云盗者构,此说非无徵。
盗亦有道颇附会,棼云教令多经营。包遏地险拥盐利,周遭楼橹终朝成。
往往伪迹未铲尽,因知喜乱缘民情。盗也尝为士,士习袭狰狞。
诗书所不泽,十逢九可憎。至人坚白犹不享,由矛求剑宁无灵。
官军虽至莫敢废,巡检主祀无登鉼。南城骈阗礼天主,老胡传教像悬膺。
榻房旧寺近修复,梵呗经过时可听。徘徊庙下何寂寞,鼯鼠飞殿草生庭。
通都大邑岂异此,啐酒礼毕门长扃。差免园蔬与马厩,博士寒冻无薪烝。
我思圣德如天地,南郊有事享惟精。诚当俎豆戒烦数,何须祠宇论废兴。
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在人未坠苟有恃,日月奚与爝火争。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去年海内兴学会,推原讲习为膺惩。纪年上溯孔子卒,见者适适疑且惊。
过之而反中乃得,不见支屋木引绳。归来伸纸书此意,明朝不复事荒乘。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宋代,孙道绚,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
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诗偈 其四十五,唐代,庞蕴,
一年复一年,务在且迁延。皮皱缘肉减,发白髓枯乾。
毛孔通风过,骨消椽梠宽。水微不耐热,火少不耐寒。
幻身如聚沫,四大亦非坚。更被痴狼使,无明晓夜煎。
惟知念水草,心神被物缠。云何不忏悔,便道舍财钱。
外头遮曲语,望得免前愆。地狱应无事,准拟得生天。
世间有这属,冥道不如然。除非不作业,当拔罪根源。
根空尘不实,内外绝因缘。积罪如山岳,慧火一时燃。
须臾变灰烬,永劫更无烟。
无俗念 岁寒守志,元代,丘处机,
同云瑞雪,正三冬、*闭严凝时节。寂寞山家孤悄悄,终日无人谈说。败衲重披,寒*独坐,夜永愁难彻。长更无寐,朔风穿户凄冽。求饭朝入西村,临泉夹道,玉叶凌花结。冻手频呵仍自恨,浊骨凡胎为劣。昼夜参差,饥寒逼迫,早晚超生灭。须凭一志,撞开千古心月。
郡民以岁稔刑清相率为斋以报善政永嘉聂从事赋诗纪其事因依韵足成一百言以谢之,宋代,杨亿,
为郡临瓯越,云泉兴未乖。欢谣乏襦裤,归思满荆柴。
偶遂丰年望,潜将乐土偕。流民争襁负,凶党绝椎埋。
精力奸多露,清心政自谐。群生不疵疠,比屋已绥怀。
辄诣金人宇,同修香积斋。漫劳歌邵父,方待拍洪崖。
治行非尤异,传闻及等侪。雕章忽垂赠,属和愧淫哇。
题三茅峰,宋代,张矩,
巨灵握奇石,飞落人间世。怒拳一击破,高下成鼎峙。
三光发其精,吾岳借之气。精气久以灵,稍稍见奇异。
香之为草木,清之为泉水。天则为洞天,地则为福地。
㠌嵚白云根,怪巧分琐细。龙潜而虎藏,猿啼而鹤唳。
始焉三仙居,终也众真萃。至今丹砂光,上下数万里。
清游动高吟,今古几骚士。搜奇探幽深,或仅见一二。
输君呼笔神,尽发万古秘。我于尘埃中,读之如亲履。
呼儿谨縢藏,再拜归棐几。
东风第一枝·雨蕊方桃,宋代,张辑,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浅。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