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

相心然后相人形,试相何时可太平。

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先相君子与小人,小人枉了君子赢。

见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黄山峰六六。

何哉逆整干天诛,衰汉生灵已鱼肉。

安得重见无极翁,光风霁月黄山谷。

55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以相士为主题,描绘了相士的品格和责任,并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相士在相心之后才能相人形,试图通过相术预测何时能够实现太平盛世。相士应该广泛征集意见,成为真正的宰相,开诚布公地倾听百姓的心声。在相士与小人之间的对比中,小人常常蒙蔽了君子,但最终君子会战胜小人。那些了解作者的人会对他的智慧一笑而过,就像看到黄山峰一样清晰明亮。诗人希望能够重逢无极翁,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相士为主题,探讨了相士的责任和社会地位。相士的相心与相人形相辅相成,这表明相士需要具备内外兼修的条件。诗中提到相士应当广泛征集意见,真正成为宰相,开诚布公地倾听百姓的心声,这体现了相士应当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作者通过相士与小人之间的对比,传达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信念。那些了解作者的人会对他的智慧一笑而过,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见解有着自信和自豪。诗人希望能够重逢无极翁,这体现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对相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责任的思考。通过比较相士与小人的对立,表达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明朗,表达清晰,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

许月卿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其他诗经

送李綖学士请示江韩诸君

作者:刘敞(宋代)

送李綖学士请示江韩诸君,宋代,刘敞,

我醉阙门外,卧备东藩臣。君从天上来,秀色落青云。

留连三日语,多得所未闻。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

南风吹白沙,六月天昼昏。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

相识何必旧,白头或如新。有信当寄书,毋遗倾盖人。

9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明代,郭谏臣,

乱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径,松风扫白云。

遥趋南赣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旧使君。

19

将至浯溪简同行

将至浯溪简同行,宋代,项安世,

地想浯溪近,舟逢怪石多。平生真到此,重九合如何。

我解伊吾读,君能欸乃歌。风从两崖下,江水忽生波。

81

大行皇帝挽词八首 其二

作者:王恽(元代)

大行皇帝挽词八首 其二,元代,王恽,

威破群雄胆,恩藏四海心。声明三五盛,垂拱九重深。

国论多儒断,天机入睿临。小臣剺面血,无路洒松林。

53

荆门驿

荆门驿,明代,卢龙云,

草绿荆门柳更浓,别来霄汉一萍踪。馀寒四月衣初袷,落日孤舟路几重。

千里帆樯新禹贡,百年耕凿旧尧封。美人自古伤迟暮,回首天涯可易逢。

59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清代,陈廷敬,

阁道云山仗外峰,朝回请急未从容。再来父老看司马,此去乾坤有卧龙。

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知公未稳江湖兴,民隐还须达九重。

80

送慧勤归馀杭

送慧勤归馀杭,宋代,欧阳修,

越欲僭宫室,倾赀事雕墙。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馀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彊。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夜枕闻北雁,归心逐南樯。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98

有感六首 其二

作者:严羽(宋代)

有感六首 其二,宋代,严羽,

哀痛天灾日,丝纶罪己深。王师曾北伐,胡马尚南侵。

谋国知谁计,和亲岂圣心。愿闻修实德,听纳谏臣箴。

2

书事 其九

作者:赵蕃(宋代)

书事 其九,宋代,赵蕃,

北风卷湖水,万里雪欲狂。乘势不自止,云开日垂光。

风伯益振厉,行子立欲僵。青女探其机,变作明日霜。

湖水冻成坼,层冰傲朝阳。松柏愁悴死,宁云草苍苍。

哀哉羁栖人,破褐无几长。塞向亦墐户,退怜无地藏。

缅思六月中,誓言望清商。及今玄冬时,懔懔反莫当。

流金与折胶,事乃旦暮常。安时辅尔躬,毋为徒自伤。

20

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

作者:王迈(宋代)

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宋代,王迈,

有客至自泉,为我出嘉话。泉得赵史君,谁人不称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龟琴派。标峻埒昭回,气清融沆瀣。

方在谏省时,朝绅推鲠介。及膺承宣命,未到心已解。

真李报政后,纪纲日大坏。有坐泉山堂,不守盂水戒。

户庭交贾胡,宝货通买卖。继者廉而慈,卧疴力衰惫。

暴吏恃饕官,诛求及菅蒯。大姓及细民,怨仇起眦睚。

我公方下车,当食辄兴喟。寮属爱贪泉,争饮不为怪。

予将辈元结,谁肯伍樊哙。职曹与舶属,时号大驵侩。

两疏劾四凶,人喜如爬疥。州胥富盖藏,至则系以械。

曰此其渠魁,岂止为罥絓。县官庇黠胥,期限稍宽解。

山判吁可惊,即日命追解。惟仁必有勇,勇去禾中稗。

良善苦势家,至则行决夬。府史例橐奸,今乃听自败。

无欲始能刚,刚拔园中薤。我起瞻四方,风涛极澎湃。

砥柱设无人,沦胥靡所届。理欲差毫芒,公私分限界。

公竖硬脊梁,浮荣等草芥。出处民戚休,行藏道隆杀。

授公以师旄,一路息彫瘵。位公以中书,举世警矇聩。

宇宙倘清明,行有大除拜。作歌者何人,江左狂生迈。

72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其四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其四,宋代,真德秀,

水晶帘捲午风轻,万壑清寒凌室冰。閒奏薰弦思解愠,肯教人世独炎蒸。

8

次韵和宋宁道太祝许氏园席上

次韵和宋宁道太祝许氏园席上,宋代,毕仲游,

雅宴属才华,清诗自一家。高谈落风雨,醉目傲烟霞。

席地疏林隔,传杯小径斜。再来春已老,犹得醉残花。

37

沈睿达

作者:岳珂(宋代)

沈睿达,宋代,岳珂,

梦溪笔谈载公之论书曰:书之神韵虽得于心,书之法度必资于学。

分制有法,均停相若,三四合体,上下齐脚,多寡不牵,乃异世作。

今视其帖,信乎其嗜之专而见之卓也。虽然,艺在当家,习亦有源,存中瞻前,文通比肩。

顾翰墨文章之不殊,而俱未若公之知言。知言伊何,以神合天。

古人之良,意在笔前。

6

宫词 其四十七

宫词 其四十七,宋代,张公庠,

过社馀寒迤逦消,东风送暖燕营巢。皇都春色宜登览,十二楼高出柳梢。

8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孝两朝宸翰记事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孝两朝宸翰记事,宋代,程公许,

祝册颁九重,郊丘以晴祷。小臣职骏奔,单车倦涂潦。

崇阜踰巘崿,层坛敷秸藁。中兴念经始,面势若天造。

涛云日两潮,幄雾山四抱。袍毳亦可人,杖藜共幽讨。

枯梅傲岩晚,阴壑得寒早。勋华昔同来,奎文绚丽藻。

山灵沐高泽,虹彩轶晴昊。苔蹊几窘步,棕干撑健倒。

嵌窦咽泉流,金石韵击考。斋庐耿灯青,檐花垂带缟。

苦怜风力痴,未快霾阴扫。排云出乌轮,测景进黄道。

六合还清明,烟霞愿投老。

58

和同舍夏日四诗

作者:程俱(宋代)

和同舍夏日四诗,宋代,程俱,

寒暑不到处,翛然天地中。夏冰聊善幻,性水自真空。

松壑凝寒露,荷灯障远风。峨峨欲千仞,扇暍意无穷。

81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元代,元好问,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61

赠陈石冈太守归寿尊封君

作者:卢宁(明代)

赠陈石冈太守归寿尊封君,明代,卢宁,

巡巴旋皂盖,异气望青牛。鸟报山中节,人添海上筹。

冰桃悬古涧,琅叶覆芳丘。每到群仙会,频瞻五马游。

60

證西堂新创落成二首 其二

證西堂新创落成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

敢负心期力已非,年来多病愿俱违。门庭既立仍虚待,云水行看此地归。

横出一枝犹寂寂,曾经三棒自依依。客床半尺须频扫,拄杖时来问翠微。

63

十二月初四日夜三更梦睡觉蛀齿脱落口占一绝今年五十七岁数其齿蛀时则二十有八年矣

作者:郑真(明代)

十二月初四日夜三更梦睡觉蛀齿脱落口占一绝今年五十七岁数其齿蛀时则二十有八年矣,明代,郑真,

当年两齿蛀成空,嗜啮翻嫌馔席丰。谈笑尚怜唇舌在,可应开口不关风。

5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