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海银成壑,浮空玉作堆。
鳌翻三岛出,鹫一峰来。
塔影波摇动,钟声潮拍回。
犹嗟禅伯老,虚人妙高台。
登上金山,海水像银流注入谷中,云彩像浮珠悬挂于空中。巨大的鳌鱼翻腾而出,三座岛屿随之显现;孤独的雄鹰独自飞翔,一座峰峦从远处出现。塔的影子在波浪中摇曳不定,钟声伴随着潮水的拍击回荡。唏嘘不已禅僧般的老人,虚灵的仙人居住在妙高台上。
登上金山,海水像银流注入谷中,云彩像浮珠悬挂于空中。巨大的鳌鱼翻腾而出,三座岛屿随之显现;孤独的雄鹰独自飞翔,一座峰峦从远处出现。塔的影子在波浪中摇曳不定,钟声伴随着潮水的拍击回荡。唏嘘不已禅僧般的老人,虚灵的仙人居住在妙高台上。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金山的壮丽景象,渲染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作者通过运用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奇幻意象相结合,表达出自然山水的壮丽和神秘。其中,《注海银成壑,浮空玉作堆》用银和珠宝来形容海水和云彩的美丽,展示了山水的奇妙景象。《塔影波摇动,钟声潮拍回》通过运用动词和声音描写充分表现出塔影摇曳和钟声回荡的景象,增添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最后两句则以唏嘘之情表达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虚灵的仰慕。
整首诗以壮丽、奇幻、神秘为主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富有音乐感的描写手法,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作者对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诗中也透出了对禅宗信仰和虚灵的崇敬之意,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
建州建阳人,字叔茂。善属文,长于吟咏,宗王安石之学,分章析句极有条贯。筑室名“独善”,学者称独善先生。有《宣和北苑贡茶录》。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宋代,方回,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焚烧宁太广,收剿已无遗。
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迟。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
【中吕】红绣鞋 风情值暮景,元代,曾瑞,
风情
值暮景烟花领袖,点秋霜风月班头,少年狂翻作老来羞。有人处把些礼数,无人处结遍绸缪,任谁问休道咱共你有。假认义做哥哥般亲厚,行人情似妹妹般追逐,着小局断儿包藏着鬼胡由。明讲着昆仲礼,暗结了燕莺俦,似恁般谁猜疑我共你有。袄庙火既烧着皮肉,蓝桥水已淹过咽喉,紧按捺风声满南州。便毕罢了终是点污,若成合了到敢风流,不恁么呵也道是有。会云雨风也教休透,闲是非屁也似休偢,去那无缝锁上十字儿纽一个封头。由那快抡锹的闪着手腕,散楚的叫破咽喉,俺两个痛关心的情越有。期白昼家前院后,约黄昏雨歇云收,知他是你卖风他负德我胡搊。由你义秧儿栽个强证,草本儿指个牵头,见如今他共我有。题桥志文章锦绣,驾车心体态温柔,女貌郎才忒风流。语言间情暗许,眼色内意相投,两个委实无人道做有。口儿块特婪侃嗽,脚儿勤推恋俳优,每日家弄子里茶坊中紧相逐,为俺待的厚,也惼气快要的恶也忒情熟,因此上外人观恰便似有。闲谈笑踏科儿寻斗,但离别觅缝儿承头,好一会弱一会厮奚酬。着厮拾啜为了题目,闲打骂做了开头,两个虎难当又真个有。乔断案村俫杂嗽,望梅花子弟单兜,侧脚里姨夫做了冤仇。苏小小弃了舞榭,许盼盼闭上歌楼,似恁么难厮着怎做得有。实镘的剐皮割肉,虚恩情撇闪提鼻勾,乾遇讪乔敷演几时休。妆砌末招人谤,哮孛郎儿人羞,强折证刚道他有。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二,魏晋,陆机,
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
借问叹何为。佳人渺天末。
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
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离合非有常。譬彼弦与筈。
愿保金石躯。慰妾长饥渴。
甘谷以重三日过我亭午不能作一饭内子以糕进漫赋一律索笑,清代,全祖望,
先生失德定难言,琐琐乾糇已召愆。斗酒只鸡良不易,葱汤麦饭亦萧然。
空教日影匆匆度,剩得花容款款妍。底事重三作重九,题糕忽上买饧笺。
别镇阳监仓陈荐秘丞,宋代,韩琦,
一纪帅三垂,待士敢不至。推诚以求应,百不得一二。
彦升其应者,所应由道义。幕中六七年,始卒无少异。
严霜摧万木,老柏弥苍翠。烈火炽三日,良玉自温粹。
奉亲不可留,含笑就委吏。须代处洺邑,洁羞勤以遂。
我病来相台,去客无所觊。彦升两见过,顾旧不顾利。
言别之远官,驽枥饲骐骥。蹄齧慎勿较,所困非吾类。
自古贤者为,争免不肖忌。坐待天衢亭,万里观腾辔。
秋景 秋风白云飞,宋代,刘辰翁,
风起秋尘外,山空海又围。疏疏黄叶外,渺渺白云飞。
扫地驱残暑,林烟带落晖。空明仙仗过,夭矫玉龙归。
中野悲游子,苍梧迎帝妃。回首汾水上,不觉泪沾衣。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