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苔阶碧甃长,早秋风味入思量。
蕙香半在空堂梦,荷雨多於别岸凉。
独夜玉弦知寂寞,旧愁湘月记微茫。
採江节晚秋心远,一舸轻颸过夕阳。
行过布满苔藓的石阶,碧瓦屋檐的延伸漫长。
初秋的风味渗入思量,引发我无尽的遐想。
香草的芬芳仿佛在空堂中的梦境,荷叶上的雨水更多,凉意在对岸弥漫。
独自一人在夜晚,玉弦知晓寂寞,往事的忧愁在湘江的月光下微弱记忆。
采摘江边的菊花晚秋之心遥远,一叶轻轻飘过夕阳。
《秋日溪上》描绘了一幅秋日溪边景色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词以景入情,将秋日的风味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展现了秋天的静谧和寂寥。诗人独自在夜晚思索,通过湘江的月光勾起了旧时的忧愁,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渴望。最后一句以采摘菊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秋日溪上》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寂寥而美丽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苔藓覆盖的石阶、碧瓦屋檐以及初秋的风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诗中的蕙香、荷雨、玉弦、湘月等意象,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情感色彩。最后一句以采摘菊花和夕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给人以希望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索、忧愁和对未来的向往。它展示了宋代诗人徐宝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美的敏感把握,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静谧和寂寥之美。
徐宝之,字鼎夫,号西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预解试(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今录诗十二首。
凤衔杯 咏秦羽阳宫瓦,近现代,溥儒,
羽阳宫殿悲何处。彩云萧史同朝暮。霸业久随尘,问咸阳、可怜焦土。
祗河岳,还如故。
阅沧桑,成今古。漳台片瓦皆愁侣。叹璧月仍圆,销磨秦汉经风雨。
兴亡恨,谁能补。
巴陵怪风行,清代,黄承吉,
吾闻帝子之出恒飘风,今来正值风交通。踉砀天吴夜不息,银虬雪貘抟虚空。
虚空震感无声入,撇擘撞舂万舟急。撞欲崩摧撇欲流,擘如相掎舂相袭。
舟人黑暗竞凌波,腰系樯绳仗樯立。引长抛重百难施,绠似云连铁山集。
我船三荡不可支,欲离所傍愁无依。风威况是离不得,斡旋实赖能工师。
洞庭春雨连天涨,激切飞廉怒相向。水势今宵尽却回,湘源却恐生波浪。
少妇无端觏此惊,牵裾坐对可怜生。瞪然仆婢更何事,如此风波宁可行。
呜呼人生岂不怀乡里,薄宦偏羁二三子。一夜心旌百丈悬,梦回错认蛟宫里。
夜与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谈及倪文正公筑露台以种竹及以徽墨涂壁各林欣然思效之率尔有作,清代,全祖望,
衣云阁外万竿竹,绝地累土高十寻。尚书于此著《儿易》,黄芽竞茁苍精吟。
梦吞三爻美东箭,老人犹自有童心。童心太古玄又玄,黝墨馀波四壁淋。
坐教三天都中贤太守,兼车十笏贡南金。歙溪石液愁竭泽,黄山松鬣嗟焚林。
方程夜共山鬼泣,风篁飒飒为之传哀音。通人好事成奇癖,而今但有荒邱岑。
竹耶墨耶双消沉,我过始宁泪满襟。昨宵山房看新月,庖羲一丸正在参。
危坡绝顶更如砥,古墙八面都成阴。龙飞凤舞远峰至,苍茫茸薄传寒砧。
酒阑为话平泉旧,主人不觉怀古深。顿拟高置此君座,空中卧听磨戛球琅琳。
研田残膏足挹注,黑云垂天清不淫。更须我撰火招词,追招尚书听素琴。
祗忧天目天光遮不见,老蟾漆黑空萧森。
刘荆州答,宋代,严羽,
皇汉失中德,四海横雕戈。惊尘暗九有,豺虎临长河。
流人满川谷,积尸乱如麻。关洛既荡析,楚壤空嵯峨。
谬当牧守寄,无以救时讹。竟贻百代诮,家世随蹉跎。
安知千载下,夫子感慨多。人生固有志,成败飘风过。
且复登城隅,逍遥望山河。日暮襄汉碧,凫鸭游轻波。
何以慰我心,玄熊閒黄驼。清觞宜城酒,二八邯郸歌。
愿言写怀抱,联用宽吾家。勿言此欢易,乐罢归无何。
送来参军转运入京兼寄其观察叔于东鲁,明代,卢龙云,
司农积贮水衡钱,岁岁梯航向日边。喜近尔家天尺五,何辞飞挽路三千。
竹林自古高南阮,别墅由来爱侄玄。相见为余称契阔,更于何地附班仙。
释褐后以诗代书寄舍弟伟恭,明代,黄淳耀,
崇祯十六载,南宫开选场。当春寇未退,计车颇徬徨。
诏用秋八月,广额登俊良。帝御皇极殿,发策垂天章。
揆日唱甲乙,释褐遵典常。余忝平流进,法得授曹郎。
休假未获请,思亲泪滂滂。今晨南雁飞,数行寄汝旁。
念与汝别时,燂烁侵衣裳。斯文苏陈辈,鹣蟨互携将。
前登三诏岩,慕彼鸿鹄翔。既读客城诗,永怀百鍊钢。
帆力疾脱兔,歘忽过维扬。淮水方暴涨,訇哮雷声长。
长年尽股栗,前有覆水航。河伯丐我命,夺食饥蛟肠。
亭堠孤屹屹,河之水汤汤。上有团团天,下有古战场。
捩舵漕河口,十里一泽梁。下流若地窖,上流若天仓。
毫发一失势,叩头不可禳。渐近梁山泺,饥民恶如狼。
进退正惶惑,闻贼破武昌。故相伏剑死,烝黎堕沸汤。
中夜仰天叹,星月无晶光。我行将安之,鱼烂四海疮。
稍前过任城,济阴遥在望。水木类江表,幽探暂相羊。
传闻寇搪突,独畏孔子堂。想见丝竹声,鲁壁尚洋洋。
上嘉鲁连子,下思马宾王。一死诚倜傥,万言亦琅琅。
陈迹郁连连,清源接幽沧。大都焚荡后,物色难具详。
入都秋萧骚,疾风捲高冈。挂壁略见蠍,鸣篱绝无螀。
余病懒终试,谁使强激昂。友生剧天伦,可惜遽分张。
座主山阴公,风神照岩廊。清冰绝汁滓,大圭不斲方。
赏我金石韵,协以宫与商。知我负烈气,勉以桂与姜。
顾余惭曩贤,公乃韩欧阳。伏睹天子圣,自责如禹汤。
共吺伏四罪,荧惑移灾祥。临轩徕茂异,皇盼为悦康。
惕息朝士内,曷以赞虞唐。眠食今粗安,酒釂三四觞。
赤侧渐辞去,借贷聊充囊。最苦羸马头,蹀蹀尘沙黄。
闭户学罄折,出户旋已忘。顾惟倔强姿,不耻沟壑僵。
安得弃生平,如彼转粪蜣。所以公卿门,干谒竟未尝。
馀外顺坎流,不用强论量。亲前虽奉书,苦语总遮藏。
汝为从容说,慎勿使悯伤。时方抡史才,储国之梠梁。
争门或迮指,此态岂可当。我欲拂衣归,赍持一月粮。
旧路不可行,匹马从东方。吴雪虽苦寒,不敌蓟北霜。
预畜明灯檠,照我髭鬓苍。一言先语汝,努力学佐王。
黥刖谋补息,如我事已忙。泚笔再三叹,沾襟涕淋浪。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