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都

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

上清神仙宫,庄严绝雕巧。

浮云荡繁阴,变幻入冥眇。

飘摇逾岩岑,淫翳混鸿灏。

纵有景庆合,闇然蔽昏晓。

况复浓雾生,一气成有昊。

茫茫世宙间,落落耿孤抱。

天意不可知,烦心惄焉捣。

安得嘘大风,八方净如扫。

10

诗文译文

攀登嵩山高处,美丽如瑶岛。

上清宫庙庄严壮观,美得无法形容。

飘荡的浮云驱散了厚重阴影,变幻融入无边深邃。

岩石上飘摇不定,弥漫着浓郁的雾气。

即使有美景,也被阴云蒙蔽,昼夜难辨。

何况浓雾弥漫,遮住了一片天空。

茫茫宇宙间,我感到孤独与困惑。

天意无法洞悉,让人心烦意乱。

如何能够呼唤起大风,扫除一切纷扰。

诗文简析

《过都》

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

上清神仙宫,庄严绝雕巧。

浮云荡繁阴,变幻入冥眇。

飘摇逾岩岑,淫翳混鸿灏。

纵有景庆合,暗然蔽昏晓。

况复浓雾生,一气成有昊。

茫茫世宙间,落落耿孤抱。

天意不可知,烦心惄焉捣。

安得嘘大风,八方净如扫。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嵩高的山峰和神仙宫庙作为景观,描述了作者在山间所感受到的无限思考和悲凉之情。诗中的嵩高山和神仙宫庙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壮丽的景色。诗人使用了浓郁的意象和形容词来描绘山间的景色,如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庄严绝雕巧等,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峦的壮丽和雄伟。

诗中的浮云和浓雾则象征了人生中的迷惑和困扰,暗示了人们在尘世中的迷茫与对未知的无措。通过描绘浓雾弥漫的景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世间事物的纷扰和烦忧。

诗末的呼唤大风则是诗人对清净和安宁的渴望,希望可以扫除一切困扰和烦恼。

整首诗画面感强烈,意境优美,表现出作者对于世间迷惑和无奈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呈现出作者对于心灵净化和追求真理的渴望。

刘奉世

(1041—1113)临江军新喻人,字仲冯。刘敞子。举进士。神宗时历官集贤校理、国史院编修官,坐事谪监陈州粮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哲宗元祐中官至签书枢密院事。绍圣初罢知成德军,改定州,徙成都府。入元祐党,责郴州居住,再贬隰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徽宗立,复职。崇宁初再夺职,贬居沂、兖州,以赦得归。有《自省集》。

其他诗经

初秋

作者:俞桂(宋代)

初秋,宋代,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20

后苑观双竹

作者:胡宿(宋代)

后苑观双竹,宋代,胡宿,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秋实思威凤,春条宿绮禽。留观停翠葆,托赏集华簪。

苍震犹乘卦,商岩近作霖。天支从此茂,长覆玉山岑。

81

诗偈 其八十六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八十六,唐代,庞蕴,

愚人打瓮破,求人望锢护。恶法得钱财,布施拟补处。

物色不相当,此事无烦做。纵然有少福,那得地狱去。

罪福当头行,何时相值遇。自本犹折却,安得有利路。

41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一

作者:汪藻(宋代)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一,宋代,汪藻,

汾水游仍远,瑶池宴未归。航迁群庙主,矢及近臣衣。

胡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百年淮海地,回首复成非。

22

仲弟借书持要不谨护有损为之覆背葺还

仲弟借书持要不谨护有损为之覆背葺还,宋代,赵孟坚,

昔闻勤读者,三度绝韦编。

读书书已破,书则有肺肝。

摘实咀其华,发挥事业间,

伊惟事精研,整束悬牙签。

缥囊手未触,慨是龙泉言。

虎子畜溪鱼,汝懵未凿专。

胡策追元方,纷纷探简编。

抱书手不龟,面壁缚枯禅。

靴化例随水,竟负一郗还。

季也怒生瘿,我惭家训颜。

愿季无衔怒,凤楼修则完。

嗟嗟仁义谏,束湿何由痊。

颠倒幸尔存,柿叶风掀揿。

糊老饱九炊,纸捣翼拟蝉。

翻翻事兼两,滑腻好且坚。

手凿具有兹,秋露无重妍。

旧书百回读,训佩坡老仙。

请季事斯语,慎勿高阁悬。

因怜数匮藏,徒疥小印存。

浮云忽白衣,世事无不然。

眼底不自快,封闭何取焉。

所贵得之心,亦可忘蹄筌。

又怜囿大块,华好竟饱鲜。

一饱膻聚蝇,曷与千古传。

纤云飞四散,皎月标中天。

85

寄陈藏一

作者:施枢(宋代)

寄陈藏一,宋代,施枢,

万人如海亦纷纭,还着江湖有限身。

题叶恨深波影远,嚼花吟苦月痕新。

羡君朝市情俱薄,笑我山林趣未真。

名胜搜罗能尽否,细论何日许相亲。

9

偈颂八十七首 其三十九

偈颂八十七首 其三十九,宋代,释慧开,

烈焰亘天,洪涛辊底。眨上眉毛,剑去久矣。

86

忆江南 其七

忆江南 其七,清代,范安澜,

江南忆,光福径又邪。到处一杯倾竹叶,寄林十里看梅花。

渴借老僧茶。

49

蝶,宋代,葛天民,

黛拂双眉粉衬毫,翅烘晴日伴相遭。戏勾稚子从花远,恐惹游丝莫斗高。

栩栩倏来仍易散,深深交舞为谁劳。吴王花草滕王笔,千载风流敌楚骚。

37

送赵侍郎毅还京

作者:王称(明代)

送赵侍郎毅还京,明代,王称,

富春江畔草萋萋,旌旆如云铁马嘶。帐下为君斟别酒,京华归梦使人迷。

65

意行

意行,宋代,陈必复,

简出少过从,前游仙梦中。

寒峰千岭碧,霜叶半林红。

霁表浮余景,明边落去鸿。

意行随所止,端未哭涂穷。

30

桐君祠用壁间韵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桐君祠用壁间韵 其二,宋代,韩淲,

春阴寂寂万花中,花外声传古寺钟。几度潮生见潮落,尚馀情思在云峰。

87

读陶靖节诗

作者:程俱(宋代)

读陶靖节诗,宋代,程俱,

吾观靖节诗,三叹有遗音。卧看起咏之,愔愔澹多心。

欲学靖节诗,慎勿学其语。心源如古井,衡气光发宇。

言无出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泠渊,月湛不可取。

嵚崎阨惊湍,乃若震雷鼓。斯言可深味,往往弃如土。

65

风雨不出

作者:仇远(宋代)

风雨不出,宋代,仇远,

儒官少公事,閒坐如家居。闭户听风雨,重读架上书。

岂无借书瓻,小酌勿用沽。岂无苜蓿盘,园丁送嘉蔬。

溪童把钓竿,时得径寸鱼。采薇拾橡栗,视此已有馀。

怀哉天地恩,不弃无用儒。舍此将何之,狂士多迷途。

终不如归田,一蓑溪上锄。

36

凭栏人

作者:姚燧(元代)

凭栏人,元代,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5

秋蕖

秋蕖,元代,丁鹤年,

绿水出红蕖,清丽世无比。旭日照新妆,盈盈明镜里。

亦有后时者,悽然抱孤蕊。欲开风露寒,寂寂含香死。

20

月夜独酌

月夜独酌,元代,张弘范,

白酒谁同饮,青尊秪自开。山风吹雨去,海月上天来。

雅兴高千古,狂歌复一杯。何当呼李白,同醉凤凰台。

4

足梦中句 其二

足梦中句 其二,明代,祝允明,

圣境不可到,魂游记渺绵。花藏竹林院,莲号贝多编。

龙鸟如人礼,山河绕法筵。秪应身本幻,此却是真缘。

52

答易山人送腊

答易山人送腊,明代,卢龙云,

春前淑气将舒柳,腊尽馀寒已送梅。愁里酒杯添寂寞,病来诗句废敲推。

年光荏苒真虚度,宦业逡巡岂上才。羡尔久盟泉石侣,赏心何限白云隈。

95

示诸子

示诸子,明代,释函可,

我头久已白,我齿久已坠。我耳近复聋,我目近复瞆。

我腹不耐餐,况复寒伤肺。馀生过十年,安得长汝俟。

今日复来日,今岁复来岁。少壮亦已亡,老病谁复在。

好日信无多,良遇安能再。古圣喻为山,进止存一篑。

勿以将成堕,勿以初心委。勿以愚自甘,勿以智自废。

人世何足云,死生事乃大。若不早自决,后来谁汝代。

我生亦平平,我死汝必悔。汝命金石坚,汝缘胡可恃。

努力复努力,勿更须臾待。阖眼即他生,他生未必会。

5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