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
上清神仙宫,庄严绝雕巧。
浮云荡繁阴,变幻入冥眇。
飘摇逾岩岑,淫翳混鸿灏。
纵有景庆合,闇然蔽昏晓。
况复浓雾生,一气成有昊。
茫茫世宙间,落落耿孤抱。
天意不可知,烦心惄焉捣。
安得嘘大风,八方净如扫。
攀登嵩山高处,美丽如瑶岛。
上清宫庙庄严壮观,美得无法形容。
飘荡的浮云驱散了厚重阴影,变幻融入无边深邃。
岩石上飘摇不定,弥漫着浓郁的雾气。
即使有美景,也被阴云蒙蔽,昼夜难辨。
何况浓雾弥漫,遮住了一片天空。
茫茫宇宙间,我感到孤独与困惑。
天意无法洞悉,让人心烦意乱。
如何能够呼唤起大风,扫除一切纷扰。
《过都》
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
上清神仙宫,庄严绝雕巧。
浮云荡繁阴,变幻入冥眇。
飘摇逾岩岑,淫翳混鸿灏。
纵有景庆合,暗然蔽昏晓。
况复浓雾生,一气成有昊。
茫茫世宙间,落落耿孤抱。
天意不可知,烦心惄焉捣。
安得嘘大风,八方净如扫。
这首诗以嵩高的山峰和神仙宫庙作为景观,描述了作者在山间所感受到的无限思考和悲凉之情。诗中的嵩高山和神仙宫庙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壮丽的景色。诗人使用了浓郁的意象和形容词来描绘山间的景色,如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庄严绝雕巧等,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峦的壮丽和雄伟。
诗中的浮云和浓雾则象征了人生中的迷惑和困扰,暗示了人们在尘世中的迷茫与对未知的无措。通过描绘浓雾弥漫的景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世间事物的纷扰和烦忧。
诗末的呼唤大风则是诗人对清净和安宁的渴望,希望可以扫除一切困扰和烦恼。
整首诗画面感强烈,意境优美,表现出作者对于世间迷惑和无奈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呈现出作者对于心灵净化和追求真理的渴望。
(1041—1113)临江军新喻人,字仲冯。刘敞子。举进士。神宗时历官集贤校理、国史院编修官,坐事谪监陈州粮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哲宗元祐中官至签书枢密院事。绍圣初罢知成德军,改定州,徙成都府。入元祐党,责郴州居住,再贬隰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徽宗立,复职。崇宁初再夺职,贬居沂、兖州,以赦得归。有《自省集》。
后苑观双竹,宋代,胡宿,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秋实思威凤,春条宿绮禽。留观停翠葆,托赏集华簪。
苍震犹乘卦,商岩近作霖。天支从此茂,长覆玉山岑。
仲弟借书持要不谨护有损为之覆背葺还,宋代,赵孟坚,
昔闻勤读者,三度绝韦编。
读书书已破,书则有肺肝。
摘实咀其华,发挥事业间,
伊惟事精研,整束悬牙签。
缥囊手未触,慨是龙泉言。
虎子畜溪鱼,汝懵未凿专。
胡策追元方,纷纷探简编。
抱书手不龟,面壁缚枯禅。
靴化例随水,竟负一郗还。
季也怒生瘿,我惭家训颜。
愿季无衔怒,凤楼修则完。
嗟嗟仁义谏,束湿何由痊。
颠倒幸尔存,柿叶风掀揿。
糊老饱九炊,纸捣翼拟蝉。
翻翻事兼两,滑腻好且坚。
手凿具有兹,秋露无重妍。
旧书百回读,训佩坡老仙。
请季事斯语,慎勿高阁悬。
因怜数匮藏,徒疥小印存。
浮云忽白衣,世事无不然。
眼底不自快,封闭何取焉。
所贵得之心,亦可忘蹄筌。
又怜囿大块,华好竟饱鲜。
一饱膻聚蝇,曷与千古传。
纤云飞四散,皎月标中天。
读陶靖节诗,宋代,程俱,
吾观靖节诗,三叹有遗音。卧看起咏之,愔愔澹多心。
欲学靖节诗,慎勿学其语。心源如古井,衡气光发宇。
言无出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泠渊,月湛不可取。
嵚崎阨惊湍,乃若震雷鼓。斯言可深味,往往弃如土。
风雨不出,宋代,仇远,
儒官少公事,閒坐如家居。闭户听风雨,重读架上书。
岂无借书瓻,小酌勿用沽。岂无苜蓿盘,园丁送嘉蔬。
溪童把钓竿,时得径寸鱼。采薇拾橡栗,视此已有馀。
怀哉天地恩,不弃无用儒。舍此将何之,狂士多迷途。
终不如归田,一蓑溪上锄。
示诸子,明代,释函可,
我头久已白,我齿久已坠。我耳近复聋,我目近复瞆。
我腹不耐餐,况复寒伤肺。馀生过十年,安得长汝俟。
今日复来日,今岁复来岁。少壮亦已亡,老病谁复在。
好日信无多,良遇安能再。古圣喻为山,进止存一篑。
勿以将成堕,勿以初心委。勿以愚自甘,勿以智自废。
人世何足云,死生事乃大。若不早自决,后来谁汝代。
我生亦平平,我死汝必悔。汝命金石坚,汝缘胡可恃。
努力复努力,勿更须臾待。阖眼即他生,他生未必会。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