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难为太素容,卑还恶紫又羞红。
柔黄软白交相混,色一归于正与中。
《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
这首诗是宋代曾丰创作的《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水仙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曾丰通过描绘水仙花的颜色和形态,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修养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高固难为太素容”描绘了水仙花高雅而高傲的外表,简洁明了地传递了作者对水仙花高贵的表达。
接下来的一句“卑还恶紫又羞红”表达了水仙花的谦逊和纯洁之美。水仙花有时呈现淡紫色,有时又呈现淡红色,作者将这两种颜色与水仙花的卑微和害羞相联系,进一步强调了水仙花的谦逊和纯洁。
最后两句“柔黄软白交相混,色一归于正与中”描述了水仙花的颜色交融和和谐统一。水仙花的花瓣既有柔和的黄色,又有温柔的白色,这种色彩的交织使得水仙花更加美丽。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和高贵。通过对水仙花不同颜色和形态的描绘,作者传递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和谐与平衡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朴实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水仙花的美丽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示元度,宋代,王安石,
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搆吾庐,碧水寒可漱。
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
不求鹓雏实,但取易成就。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搆。
五楸东都来,斸以绕檐溜。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题:次履常蜡梅韵。,宋代,苏轼,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
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
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南北朝,谢灵运,
述职期阑暑。
理棹变金素。
秋岸澄夕阴。
火旻团朝露。
辛苦谁为情。
游子值颓暮。
爱似庄念昔。
久敬曾存故。
如何怀土心。
持此谢远度。
李牧愧长袖。
郄克惭躧步。
良时不见遗。
丑状不成恶。
曰余亦支离。
依方早有慕。
生幸休明世。
亲蒙英达顾。
空班赵氏璧。
徒乖魏王瓠。
从来渐二纪。
始得傍归路。
将穷山海迹。
永绝赏心悟。
读仪秦传,唐代,王翰,
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踰。
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
彼哉苏张徒,挟诈从横书。捭阖中时议,三寸挠万夫。
韩赵弗敢违,齐楚从其驱。车骑颇张皇,威焰烜赫如。
最缓来踵迹,代衍还连茹。轲也论王道,妾妇明其狙。
周纲既陵替,秦治非远图。土地何其贪,生民何其辜。
兵甲日以縻,膏血日以涂。至今载简册,庄士长不愉。
斯人在三代,谗口伏显诛。
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秋怀多感怯清笳,判向西风醉帽斜。塞上星霜人易老,幕中谈笑客偏嘉。
金英浮酒稠于蚁,丹叶妆林远似花。身健几逢佳节在,登临尤更惜年华。
夏公酉家藏老高村田乐教学图,宋代,郭祥正,
高生妙画世所知,君藏两幅尤瑰奇。春回老柳未全绿,和气盎盎微风吹。
负暄当案谁氏子,坐以训诂传童儿。麻鞋破穿十指露,纻衫短袖乌巾攲。
眼吻开张手捉笔,叱怒底事扬其威。两童分争迭相挽,彼二稚子傍观窥。
一童独卧守书卷,性习已见分醇醨。皤然老叟醉兀兀,二孙侧立犹扶持。
馀皆伶官杂村妓,插笛放鼓陈威仪。三犬奔来吠欲齧,二人惊顾方攒眉。
伶家有子少亦黠,两手据鞍驴载之。尊卑向背极精妙,精妙得以意思惟。
田翁丰年固取乐,又能教子勤书诗。德泽涵濡赋敛绝,致我鼓腹咸熙熙。
画工亦画太平事,谁欲扰之生乱离。高生高生,不独爱尔之妙笔,对此颇思三代时。
游城西李氏园李仁甫谢伯坚同会席中得当字,宋代,员兴宗,
吾生会如寄,俯仰岁月荒。
安得无尽境,寓乐穷时觞。
劫来古城隅,露坐荫石床。
皎皎月在野,山光映低昂。
诸公饮文字,歌黛何由将。
环客者谁欤,青青在吾傍。
此君有令质,简洁韵自长。
一扫尘土想,化作冰雪肠。
岁寒知几何,众木谁能霜。
独此抱身正,有耻逾平当。
高度竟凛凛,不以外物攘。
此会定清真,此怀为君忘。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其三,宋代,俞德邻,
载酒湖山忆盛年,可怜风物竟凄然。杜陵野老哭春日,空谷佳人倚暮天。
禾黍离离迷故国,旌旗杳杳遍南偏。虎皮何日包弓矢,老为羲皇受一廛。
终风行,宋代,周麟之,
北风驾寒万窍号,声如八月江上涛。
又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
昆阳阵败虎豹嗥,撼城飞瓦千兵逃。
焚轮夜起狂终朝,直忧卷屋掀重茅。
我居门巷如荒郊,衾无缱罽裘无羔,
苦寒猎猎吹缊袍。笑引藤樽漱浊醪,
不妨高卧醉陶陶。梦骑天马腾长飚,
睥睨玉台阊阖高。风声诗兴两斗家,
醉中一扫白云谣。
初到书局以万七千钱得一老马盲右目戏作古句自嘲一首,宋代,程俱,
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
次韵玉清避暑,元代,吴澄,
廛西水北有佳处,五月六月泠泠风。移将上界清净下,岂与尘世热恼同。
若人睡厌黄琉璃,晓梦惊走红守宫。起来忽忽动逸兴,倒指畴昔闲过从。
相邀采真无何境,嗒然熟视谁长雄。谈边了悟蝉蜕壳,区中局促鸟在笼。
杯行笑语各忘倦,西景徐射宝藏东。归来剩带烟霞馥,一眉初月浮高空。
新诗追纪昨游胜,泉思涌出清无穷。善观惭我非季子,世业早已荒寿梦。
况加白雪不易和,欲待他日不匆匆。坐间政尔挥白羽,门外又报来青童。
和篇两地一时至,灿灿星斗罗璇穹。旋温镬汤抽茧绪,陡觉平陆生奇峰。
拟代移文谢幕府,且卷片玉还冰翁。
漫天,明代,湛若水,
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
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