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杂咏三十二首·笃行

作者:陈淳(宋代)

学问思辨者,於中莹且精。

欲实据而有,要在笃於行。

73

诗文译文

学问思辨者,

在其中熠熠生辉。

想要实现自己的追求,

关键在于笃信实践。

诗文简析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笃行》是宋代陈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强调了学问思辨者的品质与境界,以及笃行的重要性。

诗文赏析

学问思辨者,

在其中熠熠生辉。

想要实现自己的追求,

关键在于笃信实践。

这首诗词表达了学问思辨者的特质,将其比喻为闪耀的光芒。诗人强调,要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关键在于笃信实践。这里的\"学问思辨者\"指的是那些追求知识、思考问题并探索真理的人。他们不仅在学问上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思辨方面也具备出色的能力。

诗词的: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学问思辨者的理解和评价。通过将学问思辨者描述为熠熠生辉的存在,诗人赞扬了他们在知识和智慧上的卓越表现。同时,诗人强调了笃行的重要性,暗示只有将学问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这首诗词在表达了作者对学问思辨者的赞美之余,也传递了一种为人处世的哲理。无论是在学问的追求中,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需要坚持笃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与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与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学问思辨者的品质与境界,以及笃行的重要性。它呼吁人们在学问与实践之间寻求平衡,并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与目标。

陈淳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其他诗经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元代,邵亨贞,

见梅花、一番惊感,天时人事如许。星霜冉冉东流水,牢落少年心绪。时自语。甚门外、风埃绿鬓生尘土。故人间阻。柰岁晚相思,云寒怅望,此意转凄楚。髫年梦,俯仰已成今古。人生风度欢聚。故乡景物浑非旧,愁里忽忽时序。能记否。记翦烛西窗,暝坐听风雨。春来更苦。柰酒量微增,诗情未减,何处唤俦侣。

56

题共閒亭五首 其五

题共閒亭五首 其五,宋代,姜特立,

竞前正作蚁旋磨,逐物方知鹊失真。安得此身随杖屦,却来堂上作閒人。

24

次韵寿王一如先生七十

次韵寿王一如先生七十,清代,王灿如,

痼癖烟霞浩荡春,神仙风格玉精神。诗赓芹泮千篇富,采舞莱衣一色新。

郢曲登楼摛藻思,辋川拓宅寄吟身。年来化雨沾濡遍,桃李公门壮志伸。

43

【中吕】山坡羊 寓兴鹏抟九

作者:乔吉(元代)

【中吕】山坡羊 寓兴鹏抟九,元代,乔吉,

寓兴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冬日写怀

离家一月,闲居客舍,孟尝君不费黄齑社,世情别,故交绝,床头金尽谁行借?今日又逢冬至节。酒,何处赊?梅,何处折?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儹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冬寒前后,归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自警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失题

云浓云淡,窗明窗暗,等闲休擘骊龙颔。正尴九咸,莫贪婪,恶风波吃闪的都着淹,流则盈科止则坎。行,也在俺;藏,也在俺。

妆呆妆亻林,妆聋妆口吞,人生一世刚图甚?句闲吟,酒频斟,白云梦绕青山枕,看遍洛阳花似锦。荣,也在恁;枯,也在恁。

20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叹世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叹世,元代,未知作者,

茅庵草舍活计,直吃的醺醺醉如泥,吃的尽醉方归。旦清歌道童声齐,相

随。乐乐跎跎,又不管是非。快活了一日,一朝便宜。闲时节看古书,闷把青山

对,归去来兮。一带山如翠,牢把柴门闭。危来催,危来催,不恋荣华贵!不如

饮金杯,饮金杯,一世儿清闲落得。幽居

常笑屈原独醒,理论甚斜和正?浑清,争,一事无成,汨罗江倾送了残生,

无能!我料这里直,难买人世情。顺时和光,倒得安宁。静处潜,深山里隐,且

养疏慵。愿学陶渊明,卸印归三径。不争名,不争名,曾共高人论。且妆忄昏,

且妆忄昏,识破南柯梦境。玩世

秦宫汉阙豪奢,到如今实难曰。伤嗟,些,土尽灰竭。叹消磨多少贤哲,豪

杰。百代功名,千年志节。半霎南柯,一梦胡蝶。尘外人,林中客,甘分闲也。

弗使心饕餮,只要身常洁。且妆呆,且妆呆,静把柴门叠。晋朝耶,魏朝耶,

指落花无言自说。村居

农家畏日炎天,避暑在黄芦堰。林泉,边,跣足而眠。有忘忧白鹭红鸳,堪

怜。斗举香醪,齐歌采莲。悲意忘形,乐矣欣然。瓦缶斟,磁瓯里劝,邻叟相传。

除此于飞愿,只此予终愿。更无言,更无言,盏盏干干咽。不留涓,不留涓,

一饮一个前合后偃。题情

孤眠怎睚今宵,更那堪孤灯儿照。心焦,焦,宝鼎内香烧,画檐间铁马儿轻

敲,风梢。一弄儿凄凉,都来的吵闹。促织儿纱窗,絮絮叨叨。想起来,添烦恼,

不觉的斜月上花梢。天外宾鸿叫,有梦还惊觉。好心焦,好心焦,盛添十年老。

畅难熬,畅难熬,断人肠金鸡报晓。闺怨

孤眠冷冷清清,恰才则人初静。又被和风,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

伤心。暗想才郎,全无些志诚。月下星前,海誓山盟。想起来,添愁闷,不觉的

倒枕翻衾。窗外寒风动,吹觉南柯梦。好伤情,好伤情,独自珊瑚枕。泪如倾,

泪如倾,眼见的我今春瘦损。

55

句 其八

句 其八,宋代,李清照,

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

64

龟堂独酌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龟堂独酌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幅巾萧散饯馀龄,江左诸贤可乞灵。护枕小屏图紫阁,映窗矮卷写黄庭。

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一酌兰溪遗万事,时看墙底卧长瓶。

93

吴江道中问吾友沈彤徵士消息知其近笺五运六气等篇向未审其精于此也予年来病甚寄诗为讯因乞为予治之 其二

吴江道中问吾友沈彤徵士消息知其近笺五运六气等篇向未审其精于此也予年来病甚寄诗为讯因乞为予治之 其二,清代,全祖望,

观潮曲江上,吴越事堪伤。读檄邺都下,袁曹迹已荒。

肱从三折熟,艾未七年藏。痼疾愁难治,凭君一倒仓。

73

次韵张令郊行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张令郊行 其二,宋代,韩淲,

不须万里羡侯封,且把千诗一抚松。野步何人知此意,仙家寒露湿芙蓉。

17

颂古三十八首 其十七

颂古三十八首 其十七,宋代,释慧方,

捧来前面请安名,黄檗高高唤一声。剖出从前真面目,从兹佐得国风清。

46

和陈长卿五人同集韵

作者:王洋(宋代)

和陈长卿五人同集韵,宋代,王洋,

受廛均宅亩,寸矩渐经营。湖泛轻舟遁,峰排老岫嵘。

牧之推上第,吏部绝心兵。列爵分全服,和声奏大庭。

暂辞侯马贵,聊抚帝弦清。黍在谷为重,鸡缘德胜鲭。

无功须满斗,仲雅计全升。顾我穷难送,如公福正荣。

惠施书已富,陵也句初鸣。径醉相逢乐,亡聊一洗平。

74

和周尹韵 其一

和周尹韵 其一,明代,李延兴,

雨馀秋水绕清轩,心迹双清好莫言。松寺寻僧陪鹤侣,茆檐对客数鸡孙。

年光荏苒惊残梦,生事萧条忆故园。兵后故人知好在,那堪白首卧衡门。

3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明代,祝允明,

执绋椒涂远,前驱凤翣还。君臣同国运,忠爱满人间。

速夺山河系,幽情水竹间。吾曹惟淑艾,抱籍哭颓山。

68

潮州韩文公庙

潮州韩文公庙,明代,祝允明,

一世北斗望,千秋南海滨。文章传绝圣,政事泽时人。

姓作儿童字,心将动植驯。佛灵能有祸,终不下臣身。

70

军中乐二十首有序 其十三 歌

军中乐二十首有序 其十三 歌,明代,张元凯,

幕府初开镜里莲,秦青新曲乍教传。知音不返周郎顾,含态偏承主帅怜。

100

送宿州同知胡仲立升授凤阳府通判致仕还里

作者:郑真(明代)

送宿州同知胡仲立升授凤阳府通判致仕还里,明代,郑真,

彤廷晓日射朝衣,喜动天颜得赐归。玉馔行庖仙蚁泛,金泥赐诰彩鸾飞。

子陵江海心长恋,彭泽田园计弗违。耆旧多怜青眼顾,恩光还讶近来稀。

74

腊月夜读袁文清公集口占二绝 其二

作者:郑真(明代)

腊月夜读袁文清公集口占二绝 其二,明代,郑真,

夜月分明在树杪,西川故老许神交。文章可是传衣钵,风雪寒窗记手抄。

51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明代,吴与弼,

暂坐清溪畅病身,又瞻联辔两儒绅。行装自促无劳迓,定在旬馀蹑后尘。

75

游南华寺

游南华寺,明代,岑用宾,

能师空门圣,弱岁慕真诠。乃舍负薪担,远扣法王禅。

登堂佛性现,说偈契自然。米熟得筛了,上乘领心传。

衣钵承正脉,渡江归南天。默默修功果,僻隐十六年。

削发菩提下,正觉度人缘。卜筑曹溪胜,慧日照八埏。

今兹馀千祀,法泽愈昭宣。我来恭顶礼,景仰遗像前。

真性恍有悟,灵根信无偏。风清孤月白,天籁在山川。

60

松峰歌

松峰歌,明代,罗洪先,

我行兮衡山,攀明月兮松间。松之阴兮多流泉,仰连蜷兮俯潺湲。

思夫君兮峰之上,郁盘盘兮青玉嶂。仙不还兮鹤归来,栖偃盖兮啄石苔。

炼翠茑兮采紫苓,羌服食,延长生。悦千岁兮命无倾,遗浊秽兮莹元精。

待余兮湘浦,云路兮飙征。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