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对华馆,少饮亦陶然。起步绿芜上,行吟芳草边。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高要李簿招陈浔州七星岩宴集,明代,刘克治,
沥湖绀殿锁虚空,山拔蓬莱有路通。白玉仙床依洞口,黄金秘简出云中。
孤峰临水元浮影,锦石侵霞更上红。把酒与君聊骋望,泠然真欲御长风。
余幼尝一到庐山再游已三十年矣感怀二首 其一,宋代,李纲,
梦想庐山三十秋,却因谪宦得重游。禅林处处逢清赏,山路人人识故侯。
绝岭半将云幕覆,飞泉长作玉虹流。平生丘壑真吾志,一洗胸中万斛愁。
长安明月篇,明代,邓云霄,
琉璃碾破碧云堆,仙子银屏次第开。淡扫蛾眉安玉匣,高悬鸾镜下瑶台。
蛾眉鸾镜舒清眺,东海冰轮送秋晓。雾幌初褰七宝妆,琼章早报三青鸟。
霓裳天乐沸云流,此夜群仙尽出游。绿发吹笙遥跨鹤,紫箫骑风晚登楼。
曾从天路招灵鹊,更隔明河笑女牛。女牛灵鹊佳期暮,天上人间几相误。
怅望停棱已可怜,凄凉抱兔应难度。苍茫云水广寒空,叹息红颜闭六宫。
莫问涂黄羞满月,只将团扇怨秋风。铜龙夜咽天河水,玉辇征歌乘月起。
流素偏归凝碧边,扬辉只在昭阳里。五侯七贵竞繁华,风月宵宵赵李家。
红锦缠头调宝瑟,银钿击节奏琵琶。潘安卫玠千金马,韦娘苏小倾城价。
锦帐流苏不放春,铜盘吐蜡消长夜。荡子倡楼日易迷,归来明月已沉西。
但矜楼上冰姿好,不惜闺中玉箸啼。别有空房二八女,征夫远赴辽阳戍。
月暗斜笼夜合花,流萤乱点相思树。绣户秋深冷疑茵,沙场落月闪青磷。
受降城外风前笛,无定河边梦里人。挥杯试问天边月,含情细向嫦娥说。
处处柔肠叹合离,年年香魄嗟圆缺。合离圆缺异悲欢,才子佳人怅各天。
既催牛渚乘流句,又落江州司马船。可厌尘寰多意绪,寒蟾为我调霜杵。
乞将灵药蜕凡胎,飞仙挟去云为侣。
与阮德如诗,魏晋,嵇康,
含哀还旧庐。感切伤心肝。良时遘吾子。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既面侔旧欢。不悟卒永离。念隔增忧叹。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
郢人忽已逝。匠石寝不言。泽雉穷野草。灵龟乐泥蟠。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颜氏希有虞。隰子慕黄轩。
涓彭独何人。唯志在所安。渐渍殉近欲。一往不可攀。生生在豫积。勿以怵自宽。南土垾不凉。衿计宜早完。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自力致所怀。临文情辛酸。
山中冬思二首 其二,唐代,鲍溶,
雪壮冰亦坚,冻涧如平地。幽人毛褐煖,笑就糟床醉。
唤人空谷应,开火寒猿至。拾薪煮秋栗,看鼎书古字。
忽忆南涧游,衣巾多云气。露脚寻逸僧,咨量意中事。
摄领审官六日还印长文戏作五言,宋代,刘敞,
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
前日承君乏,始亲薄领役。捶钩校毫芒,简发差寸尺。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君诚神仙人,那得头不白。
繇兹谢睎跂,依隐就閒寂。
病中谢亲友四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昔年居穷巷,门多长者辙。一病逾十旬,意可雀罗设。
往来问死生,多谢迹不绝。贩夫逢仆隶,慰问犹切切。
嗟我何人斯,才薄德又劣。何以报诸公,寸心常激烈。
虎皮送周竹友,宋代,萧立之,
南山有虎额欲白,当年冯妇搏不得。牛羊食尽麋鹿无,樵苏不来道榛棘。
莫徭客子心胆雄,鸡翎衔矢山桑弓。凭林翳树毙一发,狐鸣雀噪寒山空。
向来雾雨不下食,也知文采真足惜。萧森素壁动斓斑,猛气雄姿见风格。
我如杜陵不愿施锦鲸,琢诗包卷送赠君。知君家学有太极,自是皋比席上人。
剪裁更入革工手,高堂寝处魑魅走。尊前一色老莱衣,为太夫人千载寿。
张道人开华盖山路,元代,吴澄,
我家紫玄洞天前,洞天仰与天相连。羊肠诘曲石荦确,每欲飞上愁攀缘。
道人可是坚愿力,开辟大道何坦然。一跻从此出世外,着我直透昆崙巅。
浮丘握手莞尔笑,与子别去何千年。
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元代,吴澄,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二 登香山,明代,文徵明,
指点风烟欲上迷,却闻钟梵得招提。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
满地落花啼鸟寂,倚阑斜日乱山低。去来不用留诗句,多少苍苔没旧题。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