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天涯遍,琴书道路迟。寺边分野衲,岭上见佳儿。
华萼船尤丽,秋风句自奇。独怜流水意,何处更相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绮罗香 秋柳,清代,杜贵墀,
断槛扶慵,危桥倚困,日日无情烟雨。旧识萧娘,不是者般眉妩。
直瘦到、金缕衣宽,断魂比、玉门关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阳空付乱蝉语。
年年嘶马陌上,看一般憔悴,无聊张绪。草草繁华,枉了浪摇颠舞。
残月寺钟外愁来,晓风岸,酒边人去。便饶是,吹断情丝,也还留恨缕。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三,明代,吴宽,
篮舆朝出看山初,懒学陶潜去荷锄。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
俗人自诧才名盛,老态终嫌礼法疏。三月柴门无客到,日高闲把白头梳。
李氏绣佛赞 其一,宋代,刘跂,
稽首慈悲父,相好光明藏。应现行愿力,针缕妙措成。
我观因缘空,亦非自然性。种种皆心造,是心非造者。
佛子不思议,炽然一念生。诸圣所加持,具足千百亿。
我愿如是故,造作及见闻。遇见未来等,同承佛记莂。
【双调】折桂令 归隐,元代,汪元亨,
问先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上茅茨。向陇首寻梅,着仗头挑酒,就驴
背吟诗。叹功名一张故纸,冒风霜两鬓新丝。何苦孜孜,莫待。细看渊明,
归去来辞。
避风波跳出尘寰,抗疏休官,倜傥归山。省两脚干忙,把寸心常静,遣两鬓
迟斑。向花柳追游过眼,共知音谈笑开颜。天运循环,人事艰难,怡老乡园,罢
念长安。
结茅庐膝可相容,驿路风尘,人海鱼龙。袖拂去张良,船撑开范蠡,冠挂退
逢萌。间谈笑黄童皓翁,尽受用明月清风。休怪吾侬,性本疏慵,赢得清闲,傲
杀英雄。
望南山归去来兮,怕世态炎凉,人面高低。跨百尺长鲸,逐双飞彩凤,通一
点灵犀。驾高车乘驷马吃跌怎起,啖肥羊饮法酒伤了难医!茅舍疏篱,稚子山妻,
无辱无荣,快乐便宜。
韬光晦迹闲居,箪食壶浆,瓮牖桑枢。隙内白驹,樽中绿蚁,囊里青蚨。会
踢弄徒劳手足,使机关枉费心术。宠辱从渠,去就从予,醉赋高阳,梦到华胥。
厌红尘拂袖而归,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看山对青螺,谈玄挥尘,换酒金龟”
鄙高位羊质虎皮,则非辜兔死狐悲。杖屦徘徊,猿鹤追随,俗客休来,径路无媒。
曾经风月排场,死也风流,老也疏狂。莺唤韶华,人惊春梦,水流年光。这
骨头千斤万两,这肚皮万卷文章。苗稼山庄,樽俎轩窗,闲领儿孙,潇洒书堂。
梦魂儿不到金銮,袖拂尘埃,林下盘桓。夜雪袁安,秋风张翰,石室陈抟。冷笑
他功名累卵,静观那日月跳丸。世态多般,祸福无端,落得身闲,做甚高官。山
庄小样蓬莱,杏坞桃溪,竹杖芒鞋。扁担挑折,葫芦摔碎,布袋开。酿新酒烘
春醉色,染霜毫艳锦诗才。磊落襟怀,放浪形骸,乡邻款语,灯火归来。叹天之
未丧斯文,剑气丹光,酒魄诗魂。名利秋霜,荣华朝露,富贵浮云。看青山玩绿
水醉田家瓦盆,采黄花摘红叶戏庄上儿孙。随分耕耘,过遣晨昏,竹几藤床,草
舍柴门。
费十年灯火窗前,将铅椠马残,铁砚磨穿。处动静由人,算穷通由命,料生
死由天。安吾分随方就圆,任他乖越后搀先。舜禹心传,孔孟遗编,多艺多才,
无党无偏。
傍烟霞盖座团标,梅放初花,竹长新梢。摆脱风尘,咏歌风月,不见风涛。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厌听喧嚣,甘心寂寥,抛却功名,管领渔樵。
想英雄四海为家,楚尾吴头,海角天涯。汉釜里游鱼,羡林中归鸟,厌井底鸣蛙。
荣与辱翻腾不暇,废和兴更变多差。尘事如麻,吾岂匏瓜,辞去张良,谏退。
莺花十二行窝,几度东风,一枕南柯。支遁青骊,李斯黄犬,逸少白鹅。养
丹鼎塞灰宿火,存道心止水澄波。醉里磨跎,醒后吟哦,不取轻肥,免见干戈。
大太夫一世豪杰,别个薰莸,辨个龙蛇。心不骄矜,言无谄佞,性不捩□。居要
路封侯建节,在陋巷缄口钳舌。厌处奸邪,莫食来嗟,诗了重吟,酒尽还赊。赋
归来浅种深耕,任兔走乌飞,虎斗龙争。梅出脱林逋,菊支撑陶令,鱼成就严陵。
崔烈富一生铜臭,伯夷贫千古清声。山可逃名,水可濯缨,用舍何难,去就皆轻。
净无尘长扫茅檐,招我青山,唤我青帘。散囊里黄金,藏匣中宝剑,收架上
牙签。正纲常言词不忝,守名分礼数无偏。随分齑盐,且自消淹,地久天长,浪
静风恬。
平生何限风流,先世簪缨,旧业箕裘。走马章台,骑鲸沧海,跨鹤扬州,黄
金积子孙难守,驹阴逝顷刻难留。一笔都勾,万事都休,静里乾坤,傲杀王侯。
自休官遁迹山林,喜气洋洋,生意津津。事要知机,交须知己,诗遇知音。桑绕
宅供山妻积,水投竿遣稚子敲针。泽畔行吟,涤尽尘襟,闲看浮云,出岫无心。
二十年尘土征衫,铁马金戈,火鼠冰蚕。心不狂谋,言无妄发,事已多谙。
黑似漆前程黯黯,白如霜衰鬓斑斑。气化相参,谗诈难甘,笑取琴书,去访图南。
月中仙 景金本作山居,元代,丘处机,
侧磬悬钟,慕巢由隐沦、活计萧索。天然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利名千种事,我心上、何曾挂着。幸遇清平世,诸军宴安,刀剑罢挥霍。民歌两穗之丰,教门兴我忘,三岛之约。来宾去友,递日常谷,骖鸾骑鹤。洞前无限景,异花秀、香风喷薄。更谢*源众,分餐助余长啸乐。
嘉祐中与王丞相吴枢密韩端明王学士会饮骐骥池上去今将二十年王有感事诗见示次韵,宋代,刘攽,
水色林光照举觞,陂塘六月起秋凉。壮年过事难重得,末路贫交故未忘。
注眼阶星元近极,叱枭氓采不成王。严徐未抵冯唐老,犹咏君诗意自卬。
龙山会·佳节明朝九,宋代,赵以夫,
佳节明朝九。彩舫凌虚,共醉西风酒。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碧落杳无边,但玉削,千峰寒瘦。留连久,秋容似洗,月华如昼。回头南楚东徐,暝霭苍烟,处处空刁斗。山公今健否。功名事、付与年时交旧。白发苦欺人,尚堪插、黄花盈首。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
登凌歊台,宋代,程俱,
凌歊正在尘歊外,四起云山翠欲浮。丹槛昔时空胜事,锦袍何处想灵游。
鳌分一岛来平野,鲸吸长江带两州。手决飞云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钩。
向来时有千岩梦,对此浑消万古愁。醉目归鸿天际没,地高空阔更宜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