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仓冈夕照

返照仓江麓,涌金门外看。鸣钟诸品静,纤月万峰寒。

32

陆有柏

陆有柏,四会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经魁。事见清光绪《四会县志》编六。

其他诗经

饮酒

饮酒,清代,缪公恩,

伏雨连朝长绿苔,一樽时对北窗开。谁云酒是消愁物,往事都从醉后来。

67

送颂臣之台湾 其六

送颂臣之台湾 其六,清代,丘逢甲,

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弃地原非策,呼天傥见哀。十年如未死,捲土定重来。

27

【般涉调】哨遍 嗓淡行院暖

【般涉调】哨遍 嗓淡行院暖,元代,高安道,

嗓淡行院

暖日和风清昼,茶馀饭饱斋时候。自汉抱官囚,被名缰牵挽无休。寻故友,出来的衣冠济楚,像儿端严,一个个特清秀,都向门前等候。待去歌楼作乐,散闷消愁。倦游柳陌恋烟花,且向棚阑玩俳优。赏一会妙舞清歌,瞅一会皓齿明眸,躲一会闲茶浪酒。

【耍孩儿】诧跋的单脚实村纣,呼喝的担俫每叫吼。瞅粘的绿老更昏花,把棚的莽壮真牛。吹笛的把瑟歪着尖嘴,擂鼓的撅丁瘤着左手,撩打的腔腔嗽。靠棚头的先虾着脊背,卖薄荷的自肿了咽喉。

【七煞】坐排场众女流,乐床上似兽头,栾睃来报是些十分丑。一个个青布裙紧紧的兜着奄老,皂纱片深深的裹着额楼。棚上下把郎君溜,喝破子把腔儿莽诞,打讹的将纳老胡彪。

【六】撺断的昏撒多,主张的自吸溜,几曾见双撮泥金袖。可怜虱虮沿肩甲,犹道珍珠络臂耩。四翩儿乔弯纽,甚实曾官梅点额,谁肯将蜀锦缠头。

【五】扑红旗裹着惯老,拖白练缠着月曲月秋,兔毛大伯难中瞅。踏鞒的险不桩的头破,翻跳的争些儿跌的迸流。登踏判躯老瘦,调队子全无些骨巧,疙痘鬼不见些搊搜。

【四】捎俫是淡破头,口昼佅是饿破口,末泥引戏的衠劳嗽。做不得古本酸孤旦,辱末煞驰名魏、武、刘。刚道子世才红粉高楼酒,没一个生斜格打到二百个斤斗。

【三】妆旦不抹彪,蠢身躯似水牛,嗓暴如恰哑了孤桩狗。带冠梳硬挺着粗脖项,恰掌记光舒着黑指头。肋额的相迤逗,写着道翩跹舞态,宛转歌喉。

【二】供过的散嗽生,嗟顶老撇朗兜,老保儿强把身躯纽。切驾的波浪上堆着霜雪,把关子的栲门上似告油。外旦臊腥臭,都是些唵口替砌末,猥琐行头。

【一】打散的队子排,待将回数收,搽灰抹土胡僝僽。淡翻东瓦来西瓦,却甚放走南州共北州。凹了也难收救,四边厢土糁,八下里砖彪。

【尾】梁园中可惯经,桑园里串的熟。似兀的武光头、刘色长、曹娥秀,则索赶科地沿村转疃走。

皮匠说谎

十载寒窗诚意,书生皆想登科记。奈时运未亨通,混尘嚣日日衔杯,厮伴着青云益友。谈笑忘机,出语无俗气。偶题起老成靴脚,人人道好,个个称奇。若要做四缝磕瓜头,除是南街小王皮。快做能裁,着脚中穿,在城第一。

【耍孩儿】铺中选就对新材式,嘱付咱穿的样制。裁缝时用意下工夫,一桩桩听命休违。细锥粗线禁登陟,厚底团根教壮实。线脚儿深深勒,靿子齐上下相趁,革翁口宽脱着容易。

【七煞】探头休蹴尖,衬薄怕汗湿。减刮的休显刀痕迹,剜裁的脸戏儿微分间短,拢揎得腮帮儿省可里肥。要着脚随人意,休教脑窄,莫得趺低。

【六】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俐。从前名誉休多说,今后生活便得知。限三日穿新的,您休说谎,俺不催逼。

【五】人言他有信行,谁知道不老实,许多时刬地无消息。量底样九遍家掀皮尺,寻裁刀数遭家取磨石。做尽荒獐势,走的筋舒力尽,憔的眼运头低。

【四】几番煨胶锅借揎头,数遍粘主根买桦皮,喷了水埋在糠糟内。今朝取了明朝取,早又催来晚又催。怕越了靴行例,见天阴道胶水解散,恰天晴说皮糙燋黧。

【三】走的来不发心,燋的方见次第,计数儿算有三千个誓。迷奚着谎眼先陪笑,执闭着顽心更道易。巴的今日,罗街拽巷,唱叫扬疾。

【二】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软厮禁硬厮拼却不济。调脱空对众攀今古,念条款依然说是非。难回避,骷髅卦几番自说,猫狗砌数遍亲题。

【一】又不是凤麒麟钩绊着缝,又不是鹿衔花窟嵌着刺,又不是倒钩针背衬上加些功绩,又不是三垂云银线分花样,又不是一抹圈金沿宝里。每日闲淘气,子索行监坐守,谁敢东走西移。

【尾】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刺先磨了半截底。

34

【双调】庆东原 西皋亭适兴

【双调】庆东原 西皋亭适兴,元代,薛昂夫,

西皋亭适兴

晓雨登高骤,西风落帽羞,蟹肥时管甚黄花瘦。红裙谩讴,青樽有酒,白发无愁。晚节傲清霜,老圃香初透。

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酒酣时诗兴依然在。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杯。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秋霁黄花喷,霜明红叶新,锦橙香紫蟹添风韵。斜依翠屏,重铺绣茵,闲坐红裙。老遇太平时,行到风流运。

青镜看勋业,黄金买笑谈,锦衣荣休笑明珠暗。调羹鼎咸,攒齑瓮甘,世味都谙。少室价空高,老圃秋容澹。

韩信

已挂了齐王印,不撑开范蠡船,子房公身退何曾缠?不思保全,不防未然,刬地据位专权。岂不闻自古太平时,不许将军见!

自笑

邵圃无荒地,严陵有顺流,向终南捷径争驰骤。老来自羞,学人种柳,笑杀沙鸥。从此便休官,已落渊明后。

25

熊使君次韵

作者:汪藻(宋代)

熊使君次韵,宋代,汪藻,

万石亭西半是苔,旧时官柳著行栽。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

好在一廛从此记,休论三径有谁来。会须便作渔梁去,莫遣鸬鹚忽见猜。

60

寄林徽君

作者:高翥(宋代)

寄林徽君,宋代,高翥,

老无闲事上双眉,问着穷通尽不知。

两鹤忽飞因客到,一牛方病得妻医。

案头几卷阴功录,壁上诸家劝世诗。

见说今年公八十,鬓边财有数茎丝。

60

汉苑行 其一

作者:王称(明代)

汉苑行 其一,明代,王称,

羞将团扇泣秋风,懒扫蛾眉傍笑丛。一自掖庭辞辇罢,梨花残雨锁深宫。

35

汉宫春·疏影横斜

汉宫春·疏影横斜,宋代,刘辰翁,

疏影横斜,似故人安道,只在前溪。年年望雪待月,漫倚吟矶。千红万紫,到春来、也是寻思。君不见,永阳江上,残梅冷雨丝丝。有几情人似我,漫骑牛卧笛,乱插繁枝。市门索笑憔悴,便作新知。城楼画角,又无花、只落空悲。但传说,寿阳一片,何曾迎面看飞。

33

城上

作者:洪朋(宋代)

城上,宋代,洪朋,

杖策城上头,初日破冥晦。颇知春意还,早觉寒事退。

风前识西岑,烟处认东汇。人如旋磨蚁,舟似覆杯芥。

鹳鹤掠水涯,箫鼓杂天籁。便当杭清浅,底事返阛阓。

21

调笑

调笑,宋代,邵伯温,

翻翻绣袖上红茵。舞姬犹是旧精神。坐中莫怪无欢意,我与将军是故人。

69

南山宣圣庙窃见太守黄公题名有作 其二

南山宣圣庙窃见太守黄公题名有作 其二,宋代,许彦先,

数仞环分一径深,讲筵深处暮烟沈。金铃木舌新扬意,忠孝昭昭剌史心。

62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元代,元好问,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61

读戎昱诗有作二首 其二

作者:蔡圭(金朝)

读戎昱诗有作二首 其二,金朝,蔡圭,

来时西郊林,木末秋未老。借箸数归日,乃复见冬杪。

心驰倚门望,望我绵绵道。惭愧戎子诗,在家贫亦好。

91

春寒

春寒,明代,卢若腾,

去冬已立春,共喜春来早;今春寒过冬,却疑冬未老。

寒风凄且烈,渔舟多翻倒;不雨空阴晦,麰麦垂枯槁。

天意欲何如,恻恻伤怀抱!

61

友怡斋为东阳蒋伯康赋

作者:王祎(明代)

友怡斋为东阳蒋伯康赋,明代,王祎,

鸿雁动成序,脊令长在原。物情各有知,人独无弟昆。

弟昆本一气,至爱心所根。世媮俗云薄,天性几不存。

伐树亦何恤,䦧墙或为冤。昭哉圣有训,有耳如无闻。

东阳望蒋氏,诗礼遗子孙。昆弟笃友爱,怡怡若春温。

我观友怡训,为尔陈此言。匪为蒋氏歌,庶使薄俗敦。

99

滕王阁

滕王阁,明代,梁以壮,

薄寒天色照帘栊,草木初乾漠漠中。万里唐封留一瓦,三秋人立听高鸿。

烟云影入匡山北,丝管声流范蠡东。雅宴不逢阎伯屿,半帆徒有昨宵风。

35

游槜李城赞

游槜李城赞,明代,黄省曾,

禹枝稷裔,密为邻奠。王泽替夷,师革乃擅。宗隳七七,霸成一战。

往业俱销,遗墟慨见。

54

秋凉闻寇 其一

作者:陈锜(明代)

秋凉闻寇 其一,明代,陈锜,

杀气横空急皂雕,一时胡马挟风骄。嫠忧正似关宗国,雅志常如在本朝。

侧席岂无思颇牧,垂裳何必愧虞姚。犹闻得肉羁鹰饱,猛掣绦铃遁远霄。

92

忆尚湖

作者:孙楼(明代)

忆尚湖,明代,孙楼,

却忆西湖上,澄波宛镜中。短桡芦荻月,长啸芰荷风。

浮碧三千顷,来青十二峰。如何辞胜赏,三载迹飘蓬。

79

湖上白莲十首 其十

湖上白莲十首 其十,明代,何巩道,

蒹葭何复赋苍苍,种玉花开玉一堂。金采亦能传太素,淡云依旧拥孤芳。

雌黄口里从今说,红紫场中只自忙。何似沧洲思洗耳,清风吹遍五湖香。

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