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秋怀

秋光潇洒,正清江收潦,芙蓉写颊。扇影辞人凉入苧,叹故国经时别。

月皎风凄,梦回花谢,多少乡情切。凭高对酒,幽怀几度凄结。

无奈窗户萧条,闲情冷落,篆缕销金鸭。客梦悠悠何日了,旧恨新愁万叠。

病骨支离,年华屡换,罗袖长啼血。可怜双鬓,应知一夜堪镊。

8

叶纨纨

(1586—1608)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昭齐。叶绍袁长女,叶小鸾姐。三岁能诵《长恨歌》,十三能诗,书法遒劲有晋人风。嫁袁氏,郁郁不得志。小鸾将嫁而卒,纨纨哭之过哀,发病死。有《愁言集》。

其他诗经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十一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十一,明代,黄廷用,

朔风一阵胡沙起,誓死烽烟欲报恩。拔剑长驱抵绝漠,鸣弓射兽献辕门。

89

晓游莫愁湖

晓游莫愁湖,清代,俞明震,

层台吐曙鲜,大星没城头。理带愉晴皋,揽思惓湖楼。

枻响梦乍离,孤花照深愁。晻暧兵气苏,墟墓散羊牛。

波光自含蓄,遥情荡未收。箫鼓恋天风,清歌递繁忧。

离离寻坠欢,依依怨川流。委化怡春情,此意长悠悠。

6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元代,汤舜民,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

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

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题金山寺

砥中流玉立如拳,镜里楼台,画里林泉。虹连断浦成桥,风送轻舟作浪,水

吞平地成天。七宝塔斜倚着扶桑树边,三神山刚对着枯木堂前。两般儿尘世难言,

照残经借得蛟蚌,清香分得龙涎。留别友人

乍相逢同是云萍,未尽平生,先诉飘零。淮甸迷渺渺离愁,淮水流滔滔离恨,

淮山远点点离情。玉薤杯拚今朝酩酊,锦囊词将后会叮咛:鱼也难凭,雁也难凭。

多在钱塘,少在金陵。忆维扬

羡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间,楚尾吴头。十万家画栋朱帘,百数曲红桥绿沼,

三千里锦缆龙舟。柳招摇花掩映春风紫骝,玉玎珠络索夜月香兜。歌舞都休,

光景难留。富贵随落日西沉,繁华逐逝水东流。戏赠赵心心

记相逢杨柳楼心,仗托琴心,挑动芳心。咒誓铭心,疼热关心,害死甘心。

他爱我被窝里受打骂耐禁持约的小心,我念他卧房中舍孤贫救苦难的慈心。但似

铁球儿样在波心,休学漏船儿撑到江心。恁若是转关儿负我身心,我定是尖刀儿

剜你亏心。题舜江寺

乱云堆出禅关,金碧交辉,松桂生寒。银河倒挂觚棱,红日低悬殿角,翠涛

怒拍阑干。登上方接下土万里花生醉眼,开东阁敞西楼四围山拥青鬟。风荡幢幡,

烟散旃檀。地僻尘稀,天上人间。中秋戏题

去年旅邸中秋,樽俎荒凉,罢却秦讴。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

叹浮生动不动静不静似袁宏泛舟,算哀弦上不上下不下如庚亮登楼。饮兴都休,

乐事难酬,向君平问我行藏,任嫦娥笑我淹留。送任先生归隐

先生乐道闲居,半似归山,半似归湖。捣玄霜造化为工,煮白石阴阳为炭,

炼黄金天地为炉。紫竹竿临流钓鱼,青藜杖燃火观书。人世何如,冷暖何如?也

效张良,也效陶朱。赠友二篇

旅途中邂逅相知,谦让雍容,慷慨魁奇。金环压辔玲珑,宝带攒花蹀躞,华

裾织翠葳蕤。门静肃霜明剑戟,柳阴森风旌旗。圣德巍巍,黄道熙熙,一寸丹

心,万代光辉。

正青春已遂功名,雨露鸿恩,霄汉鹏程。纛撒红厘,旗翻赤羽,剑吐苍精。

翠柳营金花帐重ブ列鼎,玉鼻驹青丝辔走马飞鹰。北塞尘清,南海浪平,紫宸殿

圣德宣扬,丹书诰勋业分明。赠友人崇彦名

葭灰动大地春风,千里而来,一笑相逢。陶然樽中。乐矣檀槽弦上,优

哉枭雉盆中。韬其光遁其迹学半世懵幢,得于心应于手有千般剔透玲珑。会也匆

匆,别也匆匆。今宵灯火连床,明朝烟水孤蓬。

友人客寄南闽情缘眷恋代书此适意云

望三山远似蓬莱,一点真情,几样离怀。锦鲤沉书,青鸾泣镜,玉燕分钗。

长叹吁短叹吁舒心儿自解,有缘分无缘分哑谜儿难猜。花艳冶忽地风筛,月团圆

淹地云埋。漏船儿撑不过蓝桥,碎砖儿垒不就阳台。其二

望三山远似瀛洲,有限情缘,无限忧愁。眼迷着日残西沉,梦绕着行云南去,

情随着逝水东流。往常时热厮沾甜心如好酒,今日个干相思苦恹恹闷似悲秋。

盟誓难休,欢乐难酬。桃源洞烟水模糊,芙蓉城风雨飕飕。其三

望三山远似蓬壶,捱到如今,提起当初。槟榔蜜涎吐胭脂,茉莉粉香浮,

荔枝膏茶搅琼酥。花掩映东墙外通些肺腑,月朦胧西厢下用尽功夫。好事成虚,

新变成疏;生待何如,死待何如?其四

望三山远似蓬瀛,病眼生花,骨瘦伶仃。填不满愁坑,撇不下愁担,打不破

愁担。温太真玉镜台都成画饼,郭元振红丝幔落得虚名。静对书灯,闷靠帏屏。

相思鬼缠得昏昏,睡魔神翻作惶惶。其五

望三山雾锁云屯,锦惬消香,宝剑生尘。好光景须臾,美姻缘倏忽,热恩爱

逡巡。辜负我乡□浆春风绿樽,冷落他梨花院暮雨朱门。往事休论,旧物犹存。

帕儿里粉汗斓斑,鞋儿上针线殷勤。其六

望三山雾绕云迷,两字参商,千里别离。疼热因他,凄惶为我,消息凭谁?

才问肯不住的灯花儿报喜,未成婚怎禁他灵鹊儿喳谪?越聪明越恁昏迷,越思量

越恁猜疑。心荡荡似一缕游丝,事朦胧如数着残棋。其七

望三山雾锁云连,饿眼频睁,馋口空涎。有离间的欢娱,不明白的姻眷,无

破绽的婵娟。裴少俊才上马滴溜的扬了玉鞭,张君瑞恰调琴支楞的断了冰弦。难

诉难言,堪恨堪怜。伤心泪湿透青衫,断肠词题满云笺。其八

望三山雾锁云埋,帚箕无凭,琴瑟难谐。转头人是人非,迅指花开花落,惊

心春去春来。学不得秦萧史跨彩凤重登凤台,赶不上晋刘晨采云芝再入天台。画

眉手慵抬,评花口羞开。但能够鸾凤和鸣,尽教他莺燕疑猜。

25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 其二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 其二,南北朝,吴均,

云生晓霭霭,花落夜霏霏。问余何意别,答言倦游归。

徒劳易水布,空负洛阳衣。怀金无人别,抱玉遂成非。

安得久留滞,商山饶白薇。

75

婺源胡氏屏山楼

作者:郑玉(元代)

婺源胡氏屏山楼,元代,郑玉,

楼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高人对此不容语,独倚阑干看晚晴。

4

赠华阳道士朱尊师

作者:胡宿(宋代)

赠华阳道士朱尊师,宋代,胡宿,

却饵英芝养道芽,赤霄曾辗绛云车。眼看碧海成夷路,心记蟠桃结实花。

东府灵方修白石,上清香饭给胡麻。两双条脱皆金玉,可是南山萼绿华。

83

哭万学士孺庐

哭万学士孺庐,清代,全祖望,

一代儒林望,三朝侍从臣。半生长濩落,垂老总邅屯。

莲洞宗传旧,槐堂学录新。中爻笺秘密,五字发清真。

寂寞柯亭长,苍凉藜火神。孔融才结契,王翰竟为邻。

分以忘年略,交缘讲道亲。关情在性命,馀事及昏姻。

各有终天恨,争怜同患身。重江隔云树,列宿阻参辰。

放棹毗陵口,联床䢴水滨。所闻加邃密,相惜为沉沦。

我已甘锄菜,君还叹积薪。稍传鸾翮展,未遂骥涂伸。

存问空千里,暌离又几春。此情长不替,再晤更无因。

星陨蓬山暗,妖惊鵩鸟呻。斯文正零落,后辈妄纷纶。

敬礼今谁托,灵光忽以泯。垂缨识元冕,魂梦定逡巡。

11

金明池

金明池,宋代,王安国,

霓旌远远拂楼船,满地春风锦绣筵。三岛路深游阆苑,九霞觞满奏钧天。

仗归金阙浮云外,人望池台落日边。最引平生江海趣,波澜一段草如烟。

38

春晓谣

春晓谣,宋代,张玉娘,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41

寄陈西老

作者:徐玑(宋代)

寄陈西老,宋代,徐玑,

长日无吟伴,闲庭儜物华。

竹枝斜带雨,草色净侵沙。

风度平生友,邻居几十家。

前曾乘小醉,访尔一瓯茶。

11

福州张从事

作者:杨亿(宋代)

福州张从事,宋代,杨亿,

万人都督古闽州,幕府旌门映碧油。阃外依莲滞英俊,樽前啖薤占风流。

犀灯照水窥龙剑,鲸浪喷空见蜃楼。暇日登高赋沧海,添盐堪为昔贤羞。

61

城头乌

作者:刘敞(宋代)

城头乌,宋代,刘敞,

城头月出天正白,众乌惊飞啼夜色。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

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

7

再寄云门运禅师

作者:颜复(宋代)

再寄云门运禅师,宋代,颜复,

云门山巅樱叶青,云门山脚阴溪鸣。山翁毁服惧世荣,大心圆静无能名。

松间一饭养槁形,石壁几见秋苔生,爱山不免搜其情。

缀拾短阕成长行,施子传来奇可惊。爽阔空谷天外声,高风摆荡疑茎英。

64

次韵送邓祭酒 其一

次韵送邓祭酒 其一,宋代,员兴宗,

雪态垂垂鬓两边,官身底事厌蓬旋。秋风莼鲙归张子,春草池塘赋惠连。

诗卷清思出冰玉,扁舟活计任湖天。南山得去初心遂,冷笑襄阳孟浩然。

49

潘太博端叔挽诗

作者:韩淲(宋代)

潘太博端叔挽诗,宋代,韩淲,

叹息词场旧,凄其三十年。训言犹在耳,辈行敢随肩。

师友真凋落,交亲仅接联。何因置刍束,东望只潸然。

22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其二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其二,宋代,孙应符,

生于陵者自安陵,何事驱驰较驿程。却望乡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轮明。

官閒足遂吟哦乐,俸薄休形叹息声。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须嗟弟与瞻兄。

68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 其四

作者:程俱(宋代)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 其四,宋代,程俱,

平生四方人,堕地随蓬桑。故乡二顷田,稊米寄太仓。

从渠雀鼠耗,敢计松菊荒。未能思计然,锥刀折氂芒。

十年乃一归,归席不煖床。吾庐正如寄,县府固相忘。

偶闻贤长官,邂逅尉所望。吾宁媚之子,故是众所臧。

80

赤石谷

赤石谷,元代,元好问,

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

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

84

闻肖甫已代元美大名有寄

闻肖甫已代元美大名有寄,明代,李攀龙,

褰帷蜀道望吴天,二子瓜期迥自怜。五马过逢曾此地,双凫飞去复何年。

谁言官合谈兵起,尔已名从作赋传。父老未须窥露冕,何人不识使君贤。

91

兰谷为吉水廖祖效作

作者:鲁铎(明代)

兰谷为吉水廖祖效作,明代,鲁铎,

青郊车马竞寻芳,谁道幽兰可谷量。山暖英灵常欲醉,风回草木尽成香。

郭生翡翠何胜咏,谢氏阶庭未足方。见说楚人滋九畹,扁舟还拟泛沅湘。

4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