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懒年来苦未能,鸡声催促每晨兴。行亲农亩春耕具,坐伴儿曹夜读灯。
起凤腾蛟词不及,春蛇秋蚓笔堪憎。劳形碌碌徒为耳,学懒年来苦未能。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九首 其六 黄沙潭,清代,王夫之,
落叶绝行踪,随意披疏筱。龙气动乔木,空潭无猿鸟。
宿广福寺,宋代,葛书思,
我非山中人,暂借山中宿。灵风散微阴,片月出乔木。
蕙帐栖夕香,古井汲寒渌。名缁多夙契,延坐同茗粥。
况与静者俱,缮性久已熟。清词丽陶谢,玄谈干身毒。
所愧形迹拘,无由寄高躅。钟声殷江岛,露气霭林麓。
良遇惬素怀,徘徊至天旭。
金山人在衡九十有作次韵为寿 其一,明代,欧大任,
辞爵东陵盛代民,青门瓜地岂全贫。五朝世异陶元亮,十亩耕如郑子真。
守德故应忘寂寞,居闲何用厌缁尘。若论江左风流事,谁似升平九十春。
送陈知县,宋代,黄裳,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咏菊答须竹,清代,王夫之,
选芳宜隐秀,经岁得秋情。苗浅春滋弱,心微露贮轻。
啼莺无醒梦,飞絮谢思萦。雨浃浮光上,吹暄逸态呈。
蠹憎痕屡剔,丝繫玉防倾。爱惜消长日,从容养静萌。
荷风熏晚绿,蕉雾洒孤荣。叶叶容迟上,亭亭有独擎。
艰难出畏景,珍重享西清。紫葆光初透,珠胎润巳滢。
竹枝留上番,梅影剪疏横。专气邀金液,丰仁长玉婴。
星榆方历历,云朵遂盈盈。土德先推王,冰心亦保贞。
有时浴紫水,终不炫丹猩。香外幽难似,薰馀静不撄。
肃然登鼻观,嗒尔偃心旌。龙腊痴谁妒,薝葡逸未平。
霄空霜一色,天迥月三更。倦赏愁寒夕,邀欢暂晚晴。
袂辞歧路把,目厌满堂成。桂酿聊孤酌,莼丝小佐羹。
催开辞羯鼓,过访待缑笙。巳事开三径,端居爱九名。
同床犹各梦,顾影易魂惊。身后从冰雪,魂归返日精。
摧芳宁问落,涤月不辞烹。君意如相念,殷勤访夕英。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俯仰尘埃二十年,天涯初此试鸣弦。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
馋吏诛求何日餍,羸民凋瘵岂容鞭。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
陪师川纳凉大宁寺得绿字,宋代,洪朋,
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
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
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
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可令夜气清,更使年谷熟。
为杨仲起寿,宋代,卫泾,
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
君才槃槃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
天意端为斯文忧,妙龄掉鞅从英游。
笔力挽强回万牛,金玉精美价未酬。
文章从古天地讐,演起大业难延留。
腾骧万里须骐骝,行看大对悟凝旒。
擢冠多士骑鳌头,归来双亲喜气浮,
充闾佳瑞乐事修。烟霄衮衮殊未休,
整顿乾坤摅壮猷。策勋稷契伊吕周,
请公为酬白玉舟。他年名遂高千秋,
却揖刘阮寻浮邱。
次韵洪复翁辞沃氏招馆,宋代,方一夔,
可怜倾城无蹇修,睥睨欲媲王与侯,年华荏苒春复秋。
夜弹古词韵三州,纷纷筝笆沸啁啾,忽尔雅操声俱收。
我亦少小猎九丘,掩鼻利达视若莸,秣厉欲洗平生羞。
羲娥鞭后逝莫留,谁麾衰暮出岩幽,丁丁斤斧愁林搜。
苞裹破砚开荒畴,诗卷千束喘两牛,隘视宇宙前无俦。
赖有夫子纷应酬,冷然独茧缫长抽,谰言不作诗帐囚。
旁人指我作书邮,双双紫芒炯中洲,谈笑不下孙叔优。
交情云水空悠悠,肯为腐鼠瞥下韝。湖海何处无俊游,对面不识非我谋。
醉呼梅花居上头,高寒不落第二流。我亦倒囊出饥猴,雪中双屦追清游。
拟九颂 其九 醴泉墅,宋代,程公许,
桑枝绿兮麦齐腰,醴泉山下兮春和柔。有美一人兮山之曲,薜荔屋兮蕙裯。
溪流兮清浏,岚霭兮秾秀。鸟语韵兮清风,花气馥兮晴昼。
山中人兮衮绣衣,汎滥游兮憺忘归。溉千顷兮芳茝,艺百亩兮留夷。
岁暮兮华实,折以遗兮所思。怀渺渺兮何极,时不可兮再得。
丹凤兮飞飞,何两美兮未合。山中人兮忍淹留,皇渴伫兮石田秋。
乐行兮忧违,余心兮焉求。草萋碧兮日婉娩,炯四目兮余袂挽。
披霞缊兮紬琼编,倚仙翁兮与周旋。乐莫乐兮醴泉之墅,役薪水兮公忍余弃。
凌汎景兮从之游,渺下顾兮一稊米。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