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再见新正,去岁逐贫,今年逐穷。算公田二顷,谁如元亮,吴牛十角,未比龟蒙。

面目堪憎,语言无味,五鬼行来此病同。齑盐里,似扬雄寂寞,韩愈龙钟。

何人炮凤烹龙。且莫笑、先生饭甑空。便看来朝镜,都无勋业,拈将诗笔,犹有神通。

花柳横陈,江山呈露,尽入经营惨澹中。闲身在,看薄批明月,细切清风。

86

诗文赏析

元好问于金亡后摆脱政治,过起遗民生活,立志著述。这首《沁园春》借除夕之夜,抒政治失意后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的情怀。以《沁园春》为词牌,写贫,写穷,写富,用典,用事,格局铺陈,调性谐谑,得心应手地表现了这份情感。上片引古事以抒怀。“再见新正,去岁逐贫,今年逐穷”,引杨雄《逐贫赋》,韩愈《送贯文》,总抚今之“逐贫”、“逐穷”之现状。古时,“贫”指经济拮据,“穷”指政治失意,此为互为见义,可见词人失意时间之长,贫寒岁月之久。

下文则与古人比,具体写已三贫,已之穷,词人用“谁如”、“未比”表明自己五“贫”有甚于元亮、龟蒙、元亮,即署名诗人陶渊明,虽贫至“环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等飘屡空”(出自《王柳先生传》,但为彭泽点时,尚有公田二顷,其一种林,便酿酒,其一种秔,作为口粮(见《普书》本传)。龟蒙,即晚唐著名等诗人陆龟蒙,也是位“困仓无斗升蓄积”的贫士,但在《甫里先生传》中,自谓“有牛不减四十蹄”与元亮、龟蒙比,可见词人捉襟见肘的贫寒。述说已之穷,则用韩愈杨雄比,更有甚于两位失意狼狈的古人。面目堪憎”三句,自韩愈《送穷文》“凡此五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为吾五患,饥我寒我”,“使吾面目不憎,语言无味”。盐”三句写出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杨雄抱守寂寞,埋头写《太玄经》而被人嘲笑;韩愈于贞元末年贬窜南荒,五六年间投闲置散,头单齿豁,一副龙钟失意之态。“盐里”表明生语之清苦。元好问还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下片则述现实以寄慨。“何人炮凤烹龙”,用富贵人家堆盘满案反衬自已“饭甑空”的凄苦。但“莫笑”表明词人志向。号经济贫寒,政治困窘,然精神生活却是充实而富有。“便”四句写“诗笔如有神”。“花柳”两句暗用杜甫《后游》诗“江山如有诗,花柳更无私”,其极言诗中尽多美景:“尽入”句用杜甫《丹青引》“意匠惨淡经营中”,说他的创作态度的良苦用心。最后“闲身在”三句,则写尽风流,把批风抹月之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苏轼《和何长官六言》中有:“清风初号地籁,以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取眼前风月批之抹之(薄切为批,细切为抹),比起“炮凤烹龙”之娱客,不更胜一筹吗?

元好问的这首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沁园春》元好问拼音读音参考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其他诗经

重题多景楼

重题多景楼,宋代,郑思肖,

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望西忧逆贼,指北说中原。

粮运供淮饷,军行戍汉屯。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

74

过南墅怀寒岩二首

过南墅怀寒岩二首,宋代,释善珍,

草没亭台不见踪,故交掩泪立寒风。

食鱼客去余空馆。放鹤童归弃旧笼。

病悟前书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东。

徐陵元是麒麟种,天上应须见宝公。

51

独坐

作者:杭澄(清代)

独坐,清代,杭澄,

久坐不觉暝,罗衣怯晚风。远星随月后,孤屿入云中。

归鸟争栖树,浮烟欲蔽空。天涯一长望,怀思正无穷。

49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六 依绿亭

作者:张镃(宋代)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六 依绿亭,宋代,张镃,

月出烟暝时,水调谁家唱。短棹欲相寻,先经此亭上。

16

龙潭村

作者:张衡(两汉)

龙潭村,两汉,张衡,

不识烟尘地,犹藏太古村。苍松迷谷口,怪石绣云根。

岩复人居匿,坡回犊牧暄。柴门堪小憩,转盼失桃源。

84

送周郎

作者:陆游(宋代)

送周郎,宋代,陆游,

我居山阴古大泽,四顾茫茫烟水白。平时辙迹所不到,玉树郎君肯来客。

衡门仅可俯首过,陋室真成容膝迮。木盘设食菜数箸,共饱知君不予责。

期年相从无夜旦,一日复有千里隔。送君津头泪如绠,老身恨不生羽翮。

江湖道崄非一二,触处兢畏真良策。从今日望平安书,我欲灯前手亲拆。

11

玉堂春 其二

作者:晏殊(宋代)

玉堂春 其二,宋代,晏殊,

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4

过始宁墅诗

过始宁墅诗,南北朝,谢灵运,

束发怀耿介。

逐物遂推迁。

违志似如昨。

二纪及兹年。

缁磷谢清旷。

疲薾惭贞坚。

拙疾相倚薄。

还得静者便。

剖竹守沧海。

枉帆过旧山。

山行穷登顿。

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

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

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

筑观基曾巅。

挥手告乡曲。

三载期归旋。

且为树枌槚。

无令孤愿言。

56

和黄体方郊行

作者:王翰(唐代)

和黄体方郊行,唐代,王翰,

长河水落露汀沙,隔水依稀似见花。旷野蒿莱千万亩,荒村篱落两三家。

柳塘滟滟新堤固,麦陇青青小径斜。自是游人耽野趣,哦诗驴背不知赊。

100

集贤石学士出守符离

作者:胡宿(宋代)

集贤石学士出守符离,宋代,胡宿,

日边新拥两朱轓,亦以斜飞试羽翰。巴郡词人才藻壮,汉家循吏教条宽。

明光奏事衣香在,丽正修书砚滴残。岁晚政成丹诏下,归来天上作仙官。

6

访秋分得玉溪诗中吹字韵

访秋分得玉溪诗中吹字韵,清代,全祖望,

吾意正萧瑟,况逢秋半时。谁家临水处,定有拒霜枝。

日落烟光淡,风凉衣带吹。东城多野色,病叟亦忘疲。

8

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

作者:汪藻(宋代)

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宋代,汪藻,

苔渍岚侵几百秋,诗仙寄我海南州。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

吹烛会寻延阁老,挂钱肯学饮家流。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28

早冬湖上

早冬湖上,宋代,周端臣,

晴湖水落葑田乾,白鸟飞来立晚寒。

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干。

51

与伯常会宿宿猿洞

与伯常会宿宿猿洞,宋代,程师孟,

双塔和云宿翠屏,梦魂千里到禅扃。

还教画手添新意,一簇林猿伴二星。

16

应潮井

应潮井,宋代,马之纯,

俯看沧海仰看山,相去分明霄壤间。

有井无冬亦无夏,与潮俱往又俱还。

想应透彻深无底,怪得浮沉转似环。

不用浙江亭上望,请君来此一凭栏。

10

过石佛洋

作者:赵鼎(宋代)

过石佛洋,宋代,赵鼎,

鸣铙叠鼓两山傍,晓泛回潮石佛洋。漠漠东风吹瘴雾,曈曈暖日上扶桑。

如闻鹤驭来空阔,知有神洲在渺茫。何必山林啖灵药,他年鼓枻访东皇。

75

病中三首 其三

病中三首 其三,宋代,俞德邻,

婢寻本草犬迎医,二竖驱除去复随。衰老维摩常示病,瘦生杜甫不关诗。

门堪罗雀那容驷,釜不烹鱼但作糜。见说九重徵武士,却须攘臂学支离。

30

游西湖分韵得栖字

作者:李壁(宋代)

游西湖分韵得栖字,宋代,李壁,

深居独痴坐,愁听鹎鴂啼。

起寻尘外游,绿阴已连畦。

撑舟泛湖去,万顷青玻瓈。

天风振云杪,飞步凌丹梯。

同游金玉人,旷荡追阮嵇。

更摛江鲍思,杰句竞吐霓。

刘侯冥鸿侣,松菊思故栖。

岂为稻粱谋,如彼凫与鷖。

维之永今夕,胜游共攀跻。

行将著清班,奇字从君稽。

56

和黄靖州适轩韵

作者:韩淲(宋代)

和黄靖州适轩韵,宋代,韩淲,

山中轩槛几经秋,谁得如公肯自由。既把旌旄开两镇,且因香火奉真游。

消磨景色棋成趣,排遣功名醉不忧。此话尽教儿辈觉,人生凡事岂难求。

5

种菊吟

种菊吟,宋代,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尔。

9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