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梅花照玉堂,只今浓绿覆宫墙。
樛枝偃盖云千叠,下荫清池玉一方。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
【双调】清江引 秋思自从玉,元代,张可久,
秋思
自从玉关人去也,寂寞银屏夜。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雁儿未来书再写。
幽居
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桐柏山中
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
湖山避暑
好山尽将图画写,诗会白云社、桃笙卷浪花,茶乳翻冰叶,荷香月明人散也。
春思二首
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梨花月未圆,柳絮春将半,夜长可怜归梦短。
绣针懒拈闲素手,倦枕金钗溜。莺啼绿柳春,燕舞红帘昼,东风院落人病酒。
九日湖上
西风又吹湖上柳,画肪携红袖。鸥眠野水闲,蝶舞秋花瘦,风流醉翁不在酒。
山居春枕
门前好山云占了,尽日无人到。松风响翠涛,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春晚二首
黄昏闭门谁笑语,燕子飞不去。珠帘溅雨花,翠坞埋烟树,酒醒五更闻杜宇。
离愁困人帘未卷,上下飞双燕。孤云带雨痕,暗水流花片,湖边日长春去远。
湖上晚望
东西往来船斗蚁,拍手胡姬醉。歌声落照边,塔影孤云际,荷风夜凉大似水。
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北亭与吏民别诗,南北朝,谢灵运,
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
晚末牵馀荣,憩泊瓯海滨。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
行久怀邱窟,景昃感秋旻。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
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贫者缺所赠,风寒护尔身。
赵蕲州枉示数诗皆弋阳往还所作经行道间有怀其人作长句寄之,宋代,赵蕃,
一饭留人意甚真,数篇仍出好诗新。追随却恨向来少,怅望空增别后频。
到处鹭鸥如习熟,转经山水尽精神。可怜吟讽多馀地,只是登临无若人。
会三山十二县宰,宋代,真德秀,
皇皇造化钧,橐答籥生万汇。
林林满穹壤,异体实同气。
痛痒本相关,彼已当一视。
矧惟守令职,休戚我焉寄。
盍推若保心,睠焉抚孩稚。
横目事征求,往往学顽痹。
床剥肤已侵,鹰击毛尽挚。
但期已丰腴,皇恤彼憔悴。
近来二十年,贪风日滋炽。
蒲萄得凉州,西园閧成市。
环詹郡邑间,太半皆污吏。
民穷盗乃起,原野厌枯胔。
哀哉罹祸徒,念这辄挥涕。
天地忽开张,清飙扫氛{左日右台}。
我乃於此时,拥旄忝为帅。
雇惭老儒生,蹇拙乏长技。
同官为僚友,努力图共济。
惟闽古大都,星罗邑十二。
岂无良大夫,与我同阙志。
要如羔羊直,委蛇自无愧,
勿为硕鼠贪,踯躅乃多畏。
上方明黜陟,我亦公举刺。
民言即丰碑,令问疾邮置。
黄堂一卮酒,殷勤抒至意。
慎勿多酌余,忧心正如醉。
知县沈奉议所至榜双清于书室诸公篇咏甚多猥以见属辄赋四韵,宋代,慕容彦逢,
燕居随处榜双清,借问何修称此名。迹似壶中冰莹洁,心如潭底月澄明。
棠阴人散红尘静,炉篆香飘翠雾轻。不必林泉堪寄傲,林泉虽胜尚关情。
尹彦明彦举昆仲从其师伍宗逊读书于上游庄作山中归,明代,湛若水,
山中归兮景暮,筵白云兮饯俎,汲甘泉兮为酌,列西山兮为簠。
鸣山鸟兮当歌,袅游丝兮缕舞,欢饯君归兮君生悲,北顾黄云兮横烟雾。
山中景兮人不知,归见外人兮不足为道。
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明代,郑岳,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闺中闻子规,明代,区大相,
玉楼绮窗朝日晖,百花声中闻子规。憔悴林莺浑不语,差池梁燕未堪飞。
绕遍南枝又北枝,可怜千春伤别离。直从桂岭花开日,啼到巴川花落时。
巴川桂岭春难驻,越南燕北路多歧。几处听来皆下泪,谁家闻去不低眉。
佳人玉箸垂红颊,朱颜坐叹芳菲歇。览镜慵图两鬓鸦,停针懒绣双飞蝶。
长安大道皆言直,梦里相寻转相失。徒闻泪血染成花,岂料贞心化为石。
含愁含恨诉香闺,想料枝头只独栖。但令贱妆惊鸳梦,不劝行人驻马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