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送应子发之官吴兴

又向吴兴去,江湖风雪天。

莱衣归戏采,俭幕看依莲。

伉直不随世,低徊今有年。

谁将华阴土,一为拭龙泉。

66

诗文赏析

《诗送应子发之官吴兴》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湖风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应子发赴吴兴官职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应子发的送别之情。诗人再次目送应子发前往吴兴,面对江湖风雪的天气,他心中充满了关切和忧虑。诗中提到莱衣,意味着应子发在采风时披挂的衣袍,象征着他游历江湖的自由和无拘无束,而诗人则将其戏称为“莱衣归戏采”,表达了对友人欢乐自由的祝福。

诗人使用了“俭幕看依莲”这一意象来描绘应子发的官位。俭幕指的是清廉廉洁的官府,而依莲则象征高尚纯洁的品德。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应子发廉洁奉公的期望和赞美。

诗中还有一句“伉直不随世,低徊今有年”,表达了诗人对应子发正直坚定的性格的赞美。应子发不随世俗之风,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这种坚守已经有了多年。这句味深长,表达了对朋友品质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祝福。

最后两句“谁将华阴土,一为拭龙泉”,通过华阴和龙泉这两个地名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华阴和龙泉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拭龙泉意味着洗涤心灵的净化。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将华阴的土壤和龙泉的清泉一同带走,以求进一步的精神净化和修行。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湖风雪和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时通过隐喻和意象的运用,赋予了诗词深刻的和哲理,表达了对友人品德和前途的期许。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其他诗经

万年山

万年山,宋代,高似孙,

依松屈曲疑无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台平入蓬莱图,人烟尽属天台赋。

山奔万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

阴磴仍遗前腊雪,阳崖竞拔千年树。

亦容羽客卖丹来,更有神僧飞锡渡。

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献宝胡儿踞。

未午催敲集梵钟,随云共展升堂具。

冥搜穷日不知极,妙尽所历何容遽。

平生略持山水眼,是处且了林泉素。

挥支公钱极易事,分庞翁榻良难遇。

青山不是世闲无,山若识人人也住。

41

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

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明代,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马一书生,感时涕江涘。

握手访中原,茫茫不可视。今上古武丁,鼎铛缺双耳。

大川棹腐楫,劲弦控挠矢。翰林养相望,棋枰酒杯底。

何不习吏事,而但讨文史。言官无大谏,徒取圣听鄙。

是以越职言,或从小臣起。大学古成均,诸生与胄齿。

今为鬻爵肆,群蚁奔羊市。高皇重积分,中兴复古始。

司成冢宰争,王言若置屣。嗟古举贤良,选择励廉耻。

晁贾公孙文,犹云累科举。胡乃名世才,时艺斯焉取。

孔孟虽皇皇,亦当事训诂。而况帖括中,安得伊与吕。

安石乱天下,种毒今未已。记诵欺主司,田宅遗孙子。

大车誇闾巷,竿牍害乡里。养士三百年,功效如是止。

齐寇比帝京,寒齿附唇比。困兽思决藩,恐其渡辽水。

西贼秦抵燕,较齐稍缓尔。亦畏走北胡,二寇互表里。

即我粤海中,大鲸相衔尾。百城一参戎,犄角将何以。

墨牧嚼人骨,大吏倒贤否。清惠被弹文,交章荐狼豕。

犯怒长官邪,乃云肃网纪。虽不非大夫,亦当计桑梓。

子昔感神京,帝栋础则圮。万虏城下薄,无人应拊髀。

天子自登陴,朋分挠国是。寄书太息言,天下事如此。

以致圣主疑,有臣不敢恃。大镇工户曹,中官坐协理。

主既疑益深,臣乃化绕指。间有谔谔然,千人而一士。

此行又三岁,抱膝熟摩揣。努力经世务,明明天子使。

若乃逢年事,其道在故纸。黄口拾进贤,沾沾亦自喜。

得之不必才,况子已才美。何事立春江,喃喃话知己。

32

饯春绝句二首 其一

饯春绝句二首 其一,清代,曹家达,

东风吹绿泛琼卮,零乱残香不入时。惠照将离根柢苦,斜阳留得一丝丝。

13

庭菊纷披有怀王喻二君子

庭菊纷披有怀王喻二君子,明代,李梦阳,

雁急秋真晚,园空菊自黄。露团番有色,风度不随香。

却忆初开日,君来夜把觞。忍今看烂熳,独绕碧篱傍。

17

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四

作者:方回(宋代)

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四,宋代,方回,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著眼,数口仅容身。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34

寄内

寄内,明代,周顺昌,

南度经秋岁已淹,一番积闷醉逾添。风辞别叶频惊枕,月引愁心忽入帘。

脾疾每惊新齿发,空囊无愧旧齑盐。纷纷轻薄徒为尔,曾念当年素与缣。

84

董桃行

作者:陆机(魏晋)

董桃行,魏晋,陆机,

和风习习薄林。柔条布叶垂阴。

鸣鸠拂羽相寻。仓庚喈喈弄音。

感时悼逝伤心。日月相追周旋。

万里倐忽几年。人皆冉冉西迁。

盛时一往不还。慷慨乖念凄然。

昔为少年无忧。常恡秉烛夜游。

翩翩霄征何求。于今知此有由。

但为老去年遒。盛固有衰不疑。

长夜冥冥无期。何不驱驰及时。

聊乐永日自怡。赍此遗情何之。

人生居世为安。岂若及时为欢。

世道多故万端。忧虑纷错交颜。

老行及之长叹。

65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牲碑别正朔,祠祝虏衣冠。神亦岂堪此,出门山雨寒。

77

弓矢赞

弓矢赞,南北朝,萧统,

弓用筋角,矢制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杨叶命中,猿堕长空。

68

讲堂前右植石榴左植脩竹是年蝗灾竹为所食石榴味苦感而有作

作者:王翰(唐代)

讲堂前右植石榴左植脩竹是年蝗灾竹为所食石榴味苦感而有作,唐代,王翰,

芳树吐佳花,时近君子居。君子惜芬香,且爱枝叶敷。

外饰内不德,细叶含辛毒。妖蝗群飞来,四野无嘉谷。

此木免噬啮,为尔受性独。所喜彼偶存,所悼惟脩竹。

抗节异群木,畜甘胜诸菽。坐见颜色改,无复青阴穆。

向恶尚免祸,外直恒遭戮。转首霜节至,问讯南窗菊。

18

题翠微亭

作者:李观(宋代)

题翠微亭,宋代,李观,

竹根穿石嘴,松影入泉心。不致玄玄处,白云徒自深。

93

杂曲歌辞。竹枝

杂曲歌辞。竹枝,唐代,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67

古桧亭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古桧亭 其一,宋代,刘攽,

散栎厌为社,枯梧非有神。一身具松柏,千岁作秋春。

风影日亭午,露香宵向晨。唯应仙鹿迹,不悔白头新。

79

漫兴十一首 其九

作者:赵蕃(宋代)

漫兴十一首 其九,宋代,赵蕃,

风顺风横总欲乘,传呼虽数不余应。去程渺渺湖边草,宿伴悠悠水上罾。

70

六祖南华寺

六祖南华寺,宋代,郭祥正,

水转山来曲曲梯,参差楼殿占清辉。龙章凤袭藏天篆,玉索金钩贲祖衣。

春去不知庭柏老,月明谁棹钓船归。曹溪有路人人到,踏断玄关古亦稀。

12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翠锦亭

作者:许将(宋代)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翠锦亭,宋代,许将,

阑干窦溜长,䆗窱空埃静。修林密总翠,尽得锦城景。

云舒青青色,风散骚骚影。未为夜行人,共此昼夜永。

49

罗山即事

罗山即事,宋代,毕仲游,

吏情临老盍偷閒,异县人风倦往还。古屋半摧元是冢,重冈相带不成山。

升平是处容糊口,应接非心祗强颜。早晚骑鲸跨沧海,欲抛簪笏寄人间。

100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二

作者:刘跂(宋代)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二,宋代,刘跂,

岸荠随渔屦,林桃映舞衫。定非铜雀榭,似是雨花岩。

僮有家千指,书多日百函。斯人太高语,吾意秖尘凡。

98

和杨廉夫赠海东云韵

作者:郑洪(宋代)

和杨廉夫赠海东云韵,宋代,郑洪,

祇陀树园立孤凤,舍卫国城悬五云。衡山秀削芙蕖朵,铁史书题星斗文。

日日中天宝花落,时时空谷履声闻。芸窗琢得巢云句,茧纸乌丝写八分。

5

句 其三

作者:范镇(宋代)

句 其三,宋代,范镇,

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