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

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25

诗文译文

五月的钱塘河中,风雨交加,宛如秋天的气息。我经常依靠在面山楼上,怀念着远方的亲人。云彩散去,树木的颜色遥远地融入大海,江水的声音悄悄地进入小沟。我喝完一斗酒,却输得一无所获;即便有千金财富,也无法买到能抵御严寒的衣袍。我自己可怜地孤独无依,不懂得玄学,像车马在门前匆匆而过,仿佛流水般匆忙。

诗文赏析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通过描绘五月杭州的风雨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诗中的风雨秋景,以及作者频繁登楼怀念远方的亲人,呈现了一种忧郁和孤寂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亲情的思念。

诗中的\"怀人频倚面山楼\"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作者在孤寂中倚靠山楼,与远方的亲人心灵相通的愿望。\"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描绘了风雨过后的景象,云散后的树木和江水的声音都远离了作者,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诗的后半部分,\"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表达了作者在寂寞中自嘲的情感。作者喝完一斗酒,却没有获得任何安慰和满足;纵然有千金财富,也无法购买到能够抵御严寒的衣物。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迷茫。作者自怜地感叹自己的寂寞和缺乏学问,形容自己在车马匆匆而过的情景中,仿佛流水般匆忙,不知所措。

整首诗以杭州五月的风雨秋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亲情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迷茫。深沉,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其他诗经

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

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宋代,李若水,

篆壁蜗涎细,织檐蛛网圆。

小轩幽梦破,竹露湿茶因。

6

鹧鸪天

作者:杨慎(明代)

鹧鸪天,明代,杨慎,

恰喜高秋爽气新。却愁秋月解伤神。酒阑二十年前事,梦醒三千里外身。

枫叶岸,菊花津。且须勤买阿宁春。帐头傀儡元来假,枕上邯郸岂是真。

56

容州岁暮怀故园诸友

容州岁暮怀故园诸友,明代,薛始亨,

久客虮攒褐,隆寒户冻蝇。纸窗风雨夜,香篆帐帷镫。

有泪如檐溜,无眠对寺僧。遥怜故乡腊,文酒几良朋。

11

【双调】新水令 乐道老来方

作者:范康(元代)

【双调】新水令 乐道老来方,元代,范康,

乐道

老来方知幼时非,急省悟半途之际。明明的添寿算,暗暗的减容仪。白发相催,全不似少年日。

【驻马听】日月如飞,急急光阴如逝水;去年今日,看看故友眼前稀。想藏阄打马都成非,思包商吟咏成何济,何所宜,都不如保全一点元阳气。

【乔牌儿】叹光阴如过隙,百年人旅中寄。被宿生冤债将身累。今日还了他方利己。

【沉醉东风】从教师诗书颇习,参释道性命根基。杏林中作生涯,橘井内为活计。炼玄元象帝幽微。有一日三岛十洲将名姓题,抵多少一官半职。

【雁儿落】一心待悟真常修物理,萦方寸绝名利,离尘寰远世交,游阆苑达仙契。

【得胜令】呀!我如今参透静中奇,识破动中机。人我山为平地,是非海波浪息。莫待要呆痴,将意马心猿系。休纵放奔驰,现一轮皓月辉。

【折桂令】现一轮皓月光辉,朗朗圆明,无缺无亏,恰一气才分,二仪初判,早三姓支离。生共死有几人悟得,死与生何处归依。奥妙玄微,不索猜疑。若吞却一粒金丹,怕甚么六道轮回。

【离亭宴煞】诵《南华》讲《道德》,谈《周易》见天心,察地利明人事,须持心炼已。分宾主,定浮沉;辨疏亲,识老嫩;通造化,别真伪。晓屯蒙否泰交,知消长盈虚意。甚的是先天至极?打破了太虚空,便是那出世超凡大道理。

18

依前

依前,近现代,程滨,

两鬓青青未忍髡,韦编暗被蠹鱼吞。行藏渐入滑稽传,方寸难开般若门。

花雨溟濛春气力,晴丝摇曳旧温存。床头月色依前白,照向槐安一断魂。

74

中书东厅十咏 其一 迎春

作者:韩琦(宋代)

中书东厅十咏 其一 迎春,宋代,韩琦,

覆栏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拆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任芬芳。

21

天基瑞应宫

作者:施枢(宋代)

天基瑞应宫,宋代,施枢,

金碧耀玉庐,天开绕电区。

乌流周室瑞,蛇断汉家符。

只蟛腾曦驭,瑶坛布头枢。

原将皇极福,敷锡遍康衢。

22

上清乐 其十

作者:赵佶(宋代)

上清乐 其十,宋代,赵佶,

万仞霞山峙玉虚,四司冠剑护灵都。

众真稽首持天禁,腰佩仙皇逸录符。

58

新辟小室自适

作者:韩淲(宋代)

新辟小室自适,宋代,韩淲,

扫除闲室置书琴,偃仰之间万古心。饭了欠伸因小憩,睡馀消散得孤斟。

辉辉白日回初暑,拂拂清风动晚阴。门巷喜无车马至,傍檐时自听鸣禽。

100

建阳连周宾幼入佛学近祝发江东真运副请住信鹅湖不出

作者:韩淲(宋代)

建阳连周宾幼入佛学近祝发江东真运副请住信鹅湖不出,宋代,韩淲,

不住鹅湖寺,惟甘小隐堂。老来才祝发,静处久烧香。

妙喜机缘峻,竹源滋味长。建阳桥下水,梦见亦清凉。

48

县斋秋怀 其二

县斋秋怀 其二,宋代,程公许,

弱龄去激昂,渐老增感慨。所亲日以疏,既往不可贷。

世途转艰棘,意行惧颠沛。乾坤一战场,今古几变态。

超超浮丘伯,何修独坚耐。驾言从之游,永啸尘劫外。

5

再韵答前人二首 其一

再韵答前人二首 其一,宋代,萧立之,

畸客残僧寺,匡床独夜身。乾坤为正统,獦獠尔何人。

梦破惊秋短,愁多入鬓新。望霓空感慨,赤日雨如尘。

49

雨后舟中晚眺怀王十一

作者:汪琬(明代)

雨后舟中晚眺怀王十一,明代,汪琬,

斜阳下兰陵,景物澹尘虑。草树竞含滋,夜来河上雨。

涓涓泉乱鸣,霭霭霞初吐。之子渺何在,相思楚天暮。

疏林表远村,微火明前渡。惆怅暮潮生,广陵隔烟雾。

60

早还乡行

早还乡行,明代,周是修,

长安城南官道傍,行人车马何彭彭。行人意气何轩昂,雕鞍绣毂摇琳琅。

锦袍玉带生辉光,健奴咆哮如虎狼。报酬贾勇百不当,短鎗长剑誇凶强。

疾贤不学鲁臧仓,持槌肯随汉张良。美妾娉婷双凤凰,绮罗珠翠娇殊妆。

春风列座宴华堂,吴歌楚舞劝清觞。雪肤花貌断人肠,结交豪侠轻侯王。

忽忽四海英声扬,天子召见入长杨。敕以紫绶悬金章,与朕连兵平北方。

北方万里天茫茫,严冬十月皆雪霜。鸷鸟不飞马傍徨,承恩受服心惶惶。

驱车三日抵渔阳,渔阳鼙鼓振大荒。分营遣将兵符藏,玉关祈连尚我疆。

黑山青海劳堤防,夜随烽火赴沙场。转战沙场夜未央,彗星当夕收精芒。

匈奴杀戮犬与羊,血流漂杵尸成冈。传道单于先买降,幕南塞北就平襄。

献凯归来朝建章,建章春雨花煌煌。宠恩慰劳不可当,功与韩彭相颉颃。

名同卫霍参翱翔,出入谋谟资庙廊。天下之人谁敢望,只今老大鬓欲苍。

故山海角路遥长,便辞明主趣归装。直指衡岳逾潇湘,公卿礼饯塞河梁。

箫鼓哀吟心思伤,但觉双轮起锵锵。是时九月天气凉,西风拂拂吹衣裳。

鸿雁南飞亦悽怆,我不如之为稻粱。誓寻三径隐幽庄,竹篱茅屋依山墙。

环堵树之干树桑,子孙世计斯为臧。秋露漙漙时菊芳,黄鸡肥来新酒香。

醉歌一曲临沧浪,向之富贵今已忘。岂知万国如虞唐,功成不退终致殃。

丈夫有志固莫量,用能与世扫秕糠。万钟之禄那保常,不如谢官早还乡。

62

秋夜宴西亭得莲字

秋夜宴西亭得莲字,明代,左国玑,

公子爱交结,閒园广招延。置酒临清池,泛池开红莲。

落日云雷生,银塘洒秋烟。飞雨海上来,倏忽成流川。

张登纵饮博,谑浪惊座前。夜半四天开,星河灿相鲜。

长歌倾金罍,且复乐当年。勿为苦行役,扰扰空拘缠。

今日不痛饮,古人应独贤。

64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六 少年行调长安客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六 少年行调长安客,明代,张元凯,

结束何翩翩,相逢洛阳陌。流水照清扬,春风披绿帻。

俨然傅脂粉,相传化闳籍。羞称霍家奴,云是馆陶客。

歌舞谁不怜,婉媚莫可逆。沾沾喜任侠,黄金得还掷。

珠因弹雀损,锦以斗鸡坼。而多青楼期,欲赴身无百。

且与酒人游,暂入蓬蒿宅。枕藉唯衮衣,何有一缝掖。

61

盐城闻促织

盐城闻促织,明代,赵完璧,

忽闻鸣促织,应自感清秋。花底来何暮,风前听未休。

异乡人不寐,故里思难酬。骨肉经年别,湖天回白头。

23

淮村八景 其六 囊沙报雨

淮村八景 其六 囊沙报雨,明代,赵完璧,

夙仰淮阴名,不识淮阴陈。囊沙今尚存,报雨无从信。

虫沙之化自可猜,千秋杀气神与偕。多多益办真雄才,军声十万风雨来。

39

西江夜泛

西江夜泛,明代,郑学醇,

霜后瘴烟清,空江新月明。中流千籁寂,孤屿一舷鸣。

练色淼无际,长风如有情。美人何处所,吟望隔蓬瀛。

23

卢郎中感交

卢郎中感交,明代,郑学醇,

旦夕历城闉,旷远聊骋目。北顾邯郸道,南指太行麓。

燕赵昔名疆,贤哲竟驰逐。亭幛绝烽烟,雁门居李牧。

秦人屡西却,良将称马服。边鄙多侠气,慷慨遗芳躅。

天步属艰难,邦家遂倾覆。浮云蔽旧京,中原力谁戮。

羁旅及幽并,滥竽縻薄禄。朽株岂栋梁,弱萝依灌木。

宽租愧汉倪,鸣弦思鲁虙。惓惓怀良俦,何以托心曲。

2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