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开宝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

作者:和岘(宋代)

气和玉烛,睿化著鸿明。缇管一阳生。郊禋盛礼燔柴毕,旋轸凤凰城。森罗仪卫振华缨。载路溢欢声。皇图大业超前古,垂象泰阶平。(和声)
岁时丰衍,九土乐升平。睹环海澄清。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嘉禾甘露登歌荐,云物焕祥经。兢兢惕惕持谦德,未许禅云亭。

41

诗文译文

气和玉烛,明智的统治带来荣耀。缇管吹奏,象征着君主权威的象征。南郊祭祀盛大,燔烧柴禾,随之是凤凰城中的繁华景象。仪仗队伍整齐,振奋着华丽的缨带。载路上欢声溢出。皇室的宏图大业超越了古代,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和谐。

岁时丰衍,九州大地的欢乐平安。看到环海清澈。道德高尚的统治者效法尧舜,治国有道,日月一起照耀着文明的光辉。丰收的禾稻和滋润的甘露一同登上歌谣,云物焕发着祥和的景象。谨慎持谦德,兢兢业业,不敢自满,不敢放纵,未能进入禅修的云亭之中。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是和岘在开宝元年南郊祭祀时所作,以歌颂宋朝的繁荣和治理成就。诗人通过描绘南郊祭祀的盛况以及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表达了对当时政权的赞美和对和平富饶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皇帝的明智统治带来的荣耀和权威,以及君主威仪的象征——缇管乐器的奏响。南郊祭祀是一项庄严而盛大的仪式,燃烧柴禾象征着祭祀神灵和祈求丰收的仪式,而凤凰城的繁华景象则显示出国家的兴盛。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庄严的仪仗队伍和华丽的缨带,展示了皇家的威严和荣耀。载路上欢声溢出,彰显了人民对国家繁荣的欢乐和祝福。

接下来,诗人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述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九州大地的岁时丰收,海洋清澈如环,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诗人称赞了以尧舜为榜样的明君,他们以高尚的道德统治国家,使文明得以繁荣发展。禾稻丰收和甘露滋润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富饶和人民的幸福,云物焕发的祥和景象更加彰显了国家的吉祥繁荣。

最后,诗人强调谦德的重要性,兢兢业业的态度,表达了对持谦德的统治者的赞扬。虽然诗人未能进入禅修的云亭,但他认为只有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才能在国家的发展中不断进取。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宋朝的繁荣和治理成就。诗人通过描绘南郊祭祀的盛况、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以及明君的道德统治,表达了对当时政权的赞美,并呼吁统治者要保持谦德和勤奋的精神。该诗词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欢乐祥和景象,并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富饶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和岘

岘字晦仁,开封浚仪(开封)人,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生。父凝,晋宰相,花间集词人。岘十年等朝为著作郎。建隆初,太常博士。太平兴国二年(977),为京东转运使,坐事削籍。端拱元年(988),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是年卒,年五十六。

其他诗经

翠云堂

作者:弘历(清代)

翠云堂,清代,弘历,

堂北阴森森,金源双树在。过雨翠益浓,涛翻青色海。

梧竹不敢鸣,众音之所汇。我来实九夏,九秋如我待。

旱树多回苏,枝叶曾无改。

98

环佩重来轩为槐塘程文实赋 其二

环佩重来轩为槐塘程文实赋 其二,明代,唐文凤,

何年斲就峄阳桐,律吕音谐指下工。相业当时勤燮理,心同虞舜鼓南风。

92

仙女图二首 其一

作者:张宁(未知)

仙女图二首 其一,未知,张宁,

碧空云净石坛清,自启琅函拜月明。一道灵风王母降,山童莫认许飞琼。

8

旅游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旅游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壮志蹉跎雪满头,久将馀日付沧洲。闲云不入老人梦,邻笛似知孤客愁。

小筑聊须傍兰渚,片帆那复到樟楼。生涯草草真堪笑,三十年来一破裘。

11

答庾僧渊诗

作者:张翼(魏晋)

答庾僧渊诗,魏晋,张翼,

茫茫混成始,豁矣四天朗。三辰还须弥,百亿同一像。

灵和陶氤氲,会之有妙常。大慈济群生,冥感如影响。

蔚蔚沙弥众,粲粲万心仰。谁不欣大乘,兆定于玄曩。

三法虽成林,居士亦有党。不见虬与龙,洒鳞凌霄上。

冲心超远寄,浪怀邈独往。众妙常所晞,维摩余所赏。

苟未体善权,与子同佛仿。悠悠诚满域,所遗在废想。

2

长相思

长相思,南北朝,萧统,

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

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

38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南北朝,刘骏,

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迁昼夜生。

1

送陈词训回京

作者:王翰(唐代)

送陈词训回京,唐代,王翰,

几年踪迹困名场,一第栖迟又可伤。旅眼惯看秦树碧,征衣尚染洛尘黄。

燕城北望云山断,京国南归道路长。我欲留君同是客,骊驹初唱劝离觞。

9

七夕钝轩集同人祭苍翁于隐学山房 其一

七夕钝轩集同人祭苍翁于隐学山房 其一,清代,全祖望,

今夕是何夕,良辰好祭忠。秋江潮汐壮,银汉女牛通。

耿耿扶韩志,堂堂磔卞功。我歌降神曲,天半吐长虹。

29

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

作者:刘攽(宋代)

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宋代,刘攽,

昔岁歉无年,今夏仍荐饥。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

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

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

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

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

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

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

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庶兹咻喔恩,足以苏茕嫠。

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釐。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

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

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

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89

和吴仲举通判见赠

和吴仲举通判见赠,宋代,范纯仁,

侍行曾见羽书飞,独鹤归辽想令威。三纪家声几泯泯,重来民俗尚依依。

脱身负担诚多幸,屏迹山林愿正违。主诺已繄贤者助,第承先业愧才非。

23

江亭十绝 其七

江亭十绝 其七,宋代,朱晞颜,

轩窗小小客情舒,榾柮堆红拥地炉。荡暖破除晨粥了,此身还似在家无。

23

题沈华溪诗集

作者:陈深(宋代)

题沈华溪诗集,宋代,陈深,

暑夕坐无寐,把君诗独谣。

才堪敌冰柱,韵不减江{虫兆}。

瘴海三年隔,风沙万里遥。

相逢欣有得,倾箧尽瑶琼。

35

醉歌行答郑五迪

作者:王称(明代)

醉歌行答郑五迪,明代,王称,

人生三十古所立,嗟余落拓竟何有。眼中万事皆等閒,帐下一经空自守。

扬雄寂寞人皆羡,长卿憔悴谁相偶。五陵西上事已非,百粤南归岁应久。

侯门无分曳长裾,别墅閒来闭虚牖。感怀徒使壮士悲,托交何处论新旧。

与君一见即倾倒,握手相驩情颇厚。意气能凌豪士前,风流肯落当时后。

每于结客散黄金,纵令负郭无百亩。白社吟来落木秋,青山醉倒芳尊酒。

知己终怜水上萍,年光暗掷门前柳。惟有长歌一片心,此日赠君君识否。

75

夜坐评史 西汉书

夜坐评史 西汉书,宋代,方一夔,

班固师迁亦步趋,末容后进造庭隅。半生描摸龙门像,虽乏精神貌却腴。

12

以游子悲故乡为韵又五首 其二

作者:王炎(宋代)

以游子悲故乡为韵又五首 其二,宋代,王炎,

择友得石交,心腹管城子。可怜老而秃,我穷正坐此。

玲珑玉其音,六学有妙理。抱此为身媒,前贤恐不尔。

翩翩肉食飞,书生懦于武。

58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

作者:毛珝(宋代)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宋代,毛珝,

登桥仍问渡,迢递到吴中。倩仆挑茶灶,移船避钓筒。

月生林屋洞,潮接馆娃宫。得句人传去,苏笺价益穹。

39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 其一 北阙休上书

作者:程俱(宋代)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 其一 北阙休上书,宋代,程俱,

说将且不暇,于时真自疏。深惭叔孙子,未办茂陵书。

正自饥欲死,敢言忠有馀。平生畎亩志,本不羡严除。

81

兴龙节日有感二首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兴龙节日有感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

往岁坤成节,群生鼓舞中。至公同造化,和气浃羌戎。

佐佑三王治,弥缝十乱功。戎衣何日定,无处问高穹。

28

题黎泉山吟卷二首 其二

题黎泉山吟卷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

杜说在山泉水清,泉山诗好称诗名。如今山外正多事,泉出山来应太平。

2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