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鼓山

两峰峻上半天开,一水争奔急雪来。

眺远直疑沧海近,洞灵曲坳涌泉回。

慨思南北江山异,更陟嵯峨宇宙恢。

眇眇愁余歌石鼓,漫磨枯墨洒苍苔。

59

诗文译文

两峰峻上半天开,

一水争奔急雪来。

眺远直疑沧海近,

洞灵曲坳涌泉回。

慨思南北江山异,

更陟嵯峨宇宙恢。

眇眇愁余歌石鼓,

漫磨枯墨洒苍苔。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览鼓山的景色和感受。诗人看到两座峰峦高耸入云,宛如天空被一分为二,一条水流奔涌而来,仿佛急速的雪花。远望之下,景色直接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沧海就在眼前,而洞穴中的灵泉弯曲流淌回旋。诗人感慨南北的江山风景如此不同,不禁想要再攀登高峰,感受更广阔的宇宙。最后,诗人在寂寥中歌唱着石鼓,墨迹已经被洗刷得苍苔覆盖。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抒发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中的鼓山景色形象生动,通过对山峰和水流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壮美和奔放。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的\"两峰峻上半天开\"一句,形容了峰峦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以开阔和壮丽之感。\"一水争奔急雪来\"一句,通过对水流的描绘,表达了水势的湍急和奔腾之势,与峰峦的高耸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眺远直疑沧海近\"一句,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远处的山水景色与海洋相联系,产生错觉,给人以广阔和深邃的感觉。\"洞灵曲坳涌泉回\"一句,描绘了洞穴内的灵泉,水流曲折回旋,给人以神秘和活泼的印象。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江山风景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慨思南北江山异\"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南北风景迥异之感叹,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世界的探索欲望。\"更陟嵯峨宇宙恢\"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攀登高峰,探寻更广阔宇宙的心情。

最后两句\"眇眇愁余歌石鼓,漫磨枯墨洒苍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考。诗人在孤独中歌唱着石鼓,墨迹已经被岁月磨灭,洒落在苍苔之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艺术创作的坚持,墨迹被洗刷,但诗人的歌声却在寂寥中传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景色描写和深沉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壮美和奔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照,抒发了对世界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这首诗词具有豪放和深远的意境,呈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郑应开

郑应开,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尝游鼓山(《闽中金石志》卷一○)。

其他诗经

次韵钱逊叔独鹤图三首 其三

次韵钱逊叔独鹤图三首 其三,宋代,吕本中,

眼明见此出笼鹤,似我北归辞瘴岚。慎勿低头待收养,人间欣戚尽朝三。

8

石斋歌

作者:陆深(明代)

石斋歌,明代,陆深,

关西夫子今元老,有石当斋斋更好。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

磨砺堪为百世师,璠玙不数连城宝。星光璀璨太白精,云根崒嵂西川道。

早年充贡来明庭,玉堂紫阁静仪刑。擎天八柱开黄道,障海千寻掣巨灵。

有时条理振韶夏,百兽率舞游鱼听。孤标共仰积铁壁,大手为勒磨崖铭。

授书空传谷城叟,汉室开基一培塿。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

石斋峨峨高入云,四海苍生共翘首。万年永藉圣朝安,再拜为歌仁者寿。

74

斋居和舜咨侍读院署见寄韵二首 其二

斋居和舜咨侍读院署见寄韵二首 其二,明代,李东阳,

绿槐庭馆坐春风,十九年前此兴同。未老身犹书卷里,不眠人在漏声中。

大鹏南去云连海,群鹤西飞月绕空。灯火忆君连夕话,不胜幽思满斋宫。

82

寄闾卫之同府二首 其二

作者:边贡(明代)

寄闾卫之同府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

江上逢君感昔年,往来相见陆陵前。那知宦迹如萍梗,犹得相依一水边。

39

客自江上来者为予言临川先生心疾如故健忘更甚独有昕夕不置者予之近况也因与檗斋共为怃然

客自江上来者为予言临川先生心疾如故健忘更甚独有昕夕不置者予之近况也因与檗斋共为怃然,清代,全祖望,

当年接席谈经地,廿载升沉恨有馀。祗为嗜痂成痼疾,不须入梦动欷歔。

衰残空寄相思子,零落谁成未竟书。此意旁人犹感叹,我心戚戚更何如。

70

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三

作者:杨亿(宋代)

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三,宋代,杨亿,

兰夜沈沈鹄漏移,羽车云幄有佳期。应将机上回文缕,分作人间乞巧丝。

15

灵鹫寺

作者:高翥(宋代)

灵鹫寺,宋代,高翥,

灵鹫名山万古名,几回无事绕廓行。

殿前流水晴犹急,塔上春云晚自生。

鹤傍经床听梵语,鸟窥斋钵候钟声。

我来借得团蒲坐,归去閒眠梦亦清。

56

寄题鄂州李屯田家园仁安亭

寄题鄂州李屯田家园仁安亭,宋代,郭祥正,

头陀楼阁坐青烟,画屏正落南檐前。主人隐几写风物,幅巾莹爽南昌仙。

仙翁读书五千卷,道与世背多聱邅。

安之不扰静以养,逸我寿老全于天。

帘栊疏疏白光透,栏槛寂寂花阴圆。黄鹂弄巧子趁母,白酒酿熟金为船。

渊明醉矣客可去,细藤织榻闲攲眠。君不见黄鹤楼,鹦鹉洲,碧云欲合天自晚,芳草无情春亦愁。

祢衡白骨瘗何处,曹王旧曲无人收。沈吟往事变华发,不饮何以销吾忧。

销忧乎,君且饮,醉来天地真衾枕。

32

玉清乐 其五

作者:赵佶(宋代)

玉清乐 其五,宋代,赵佶,

白玉飞符下紫庭,华幡三举召群灵。

攀条咀嚼空青蕊,五体金光射日星。

10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

作者:陈深(宋代)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宋代,陈深,

泄云蒙朝日,微雨沾庭除。

幽人掩财卧,门外无来车。

曹子别经岁,枉道过我庐。

谓余抱文艺,胡为守乡闾。

余日匪高尚,褊性涉世疏。

上奉白发亲,馀暇读我书。

岂知叔时甫,妙年美名誉。

词华烂絺绣,间学滋新畲。

奉子一卮酒,聊为谭斯须。

威凤翔高阁,逸骥腾云衢。

及时树远业,临事毋踟蹰。

44

将次六邑读子美诗有感

将次六邑读子美诗有感,宋代,毕仲游,

苏岚背日千盘曲,淝渚迎风四面吹。此水此山吾有恨,杜陵才子不同时。

67

春晴 其一

春晴 其一,宋代,刘辰翁,

江柳长天草色齐,新晴何物不芳菲。无因化作千蝴蝶,西蜀东吴款款归。

89

元立留诗二首因次韵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元立留诗二首因次韵 其二,宋代,韩淲,

孟郊有句散愁端,墨妙犹能待我看。试问新秋能几日,栏干一叶已吹寒。

14

谒曾祖提刑墓

谒曾祖提刑墓,宋代,万俟绍之,

簪缨辉映绍兴间,身后清贫陋巷颜。

犹有云仍在西浙,远思霜露拜南山。

祖风三世未应息,天道百年今好还。

欲去欲留松一路,藤花染泪路斓斑。

15

秋怀二首 其二

秋怀二首 其二,宋代,沈与求,

林梢吐寒月,清绝不胜任。蛮榼凭谁共,胡笳秖自吟。

探帘风似剪,切户斗如斟。何处行舟动,澄波自委金。

13

次韵七首 其一

作者:苏泂(宋代)

次韵七首 其一,宋代,苏泂,

隐几看鱼乐,洋洋圉圉然。一身随见定,万事任从前。

卖剑更农服,操觚耨纸田。岂能无俭岁,固自有丰年。

32

咏朱默斋山茶花

咏朱默斋山茶花,宋代,金朋说,

谁掇孤根墙角栽,天然秾艳衬瑶台。岁寒松柏如相问,一点丹红雪里开。

56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二,宋代,韩驹,

卧病京华客,尘缘种种轻。共谁倾盖旧,之子逼人清。

笔倒三江水,诗专五字城。白头听讽诵,浑觉黑丝生。

21

临江仙 张光甫家儿子咬驴

临江仙 张光甫家儿子咬驴,元代,元好问,

膝上添丁郎小小,*雏彩鹤初匀。书堂合与孟家邻。诵诗琴解□,论学墨沾唇。头玉**眉刷翠,更将秋水为神。看花留待百年春。金鞍南陌上,惊动洛阳人。

21

留昌平四诗 其一 居庸关

留昌平四诗 其一 居庸关,元代,吴师道,

神京望西北,连山郁崔嵬。百里达关下,两崖忽中开。

林霏递掩映,磴道随萦回。岂知古燕塞,径以越与台。

夙闻弹琴峡,涧响逾清哀。行行未及远,秋风涨黄埃。

翠华届榆林,丞相前驱来。疾还惮迫险,顾瞻复徘徊。

惟天设限蔽,万古何雄哉。抚迹思往代,键钥每自摧。

皇衢坦荡荡,来往无惊猜。毡车正联络,怒辄奔春雷。

前趋见行殿,遥峙积雪堆。腾凌万马驹,暮绕龙虎台。

愚生一何幸,获忝儒臣陪。凭高未成赋,琐琐嗟微才。

7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