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二绝

作者:王炎(宋代)

尽日扶舆度乱山,石根古涧水潺潺。

孤烟时傍翠微起,疑在新安道路间。

91

诗文译文

尽日扶舆度乱山,

石根古涧水潺潺。

孤烟时傍翠微起,

疑在新安道路间。

诗文简析

诗词:《山行二绝》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山行二绝》是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山行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描绘了走过崎岖山路、流淌古涧水的一天,以及在山间看到孤烟升起的情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山行二绝》以简洁明快的词语描绘了山行的场景,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中的“扶舆度乱山”描绘了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艰辛,同时也显现出诗人的坚韧和决心。而“石根古涧水潺潺”则展示了山中溪流的清澈流动,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诗中写到的“孤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诗人在山间看到升腾的孤烟,这景象使他产生了一种迷茫和思考。他感到那孤烟仿佛在新安道路间,这句话既暗示了他的迷失,也表达了他对未知前途的疑虑。这种微妙的情感和思考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山行的热爱和思考人生的哲理。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疑虑。这种融合了自然与人生的情感使得诗词更富有和共鸣。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行的景色和情感。它展示了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艰辛,清澈流动的溪流,以及在山间看到升腾的孤烟所引发的思考和疑虑。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共鸣。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其他诗经

祗事阙下逢李伯承有作

祗事阙下逢李伯承有作,明代,黎民表,

东风吹雪净芳尘,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压苑墙霞绮散,气浮宫树霁华新。

中朝缀履多奇士,两省分曹实近臣。日影渐移封事少,叨从西掖听阳春。

90

吊外舅

吊外舅,清代,徐搢珊,

泰山绝顶罕行踪,上有苍苍百岁松。恨煞白云横半岭,举头不见丈人峰。

85

前有猛虎行

作者:孙绪(明代)

前有猛虎行,明代,孙绪,

前有猛虎后有蛇,血吻怒目声呀呀。狂飙落木山欲裂,山中白骨纷如麻。

宁使蛇有足,莫使虎有翼。蛇虽添足竟何为,虎如有翼谁堪敌。

山林虎猛亦怕死,终岁不敢入城市。君不见城中猛虎垂饥涎,吮民膏血不怕天。

58

【双调】得胜令 银烛照黄昏

【双调】得胜令 银烛照黄昏,元代,张可久,

银烛照黄昏,金屋贮佳人。酒醉三更后,花融一夜春。恩情,怕有些儿困。亲亲,亲得来不待亲。

87

秋夜独醉戏题

作者:陆游(宋代)

秋夜独醉戏题,宋代,陆游,

敝袍羸马遍天涯,恰似伶优著处家。社瓮嫩醅初泛蚁,寒缸残烬自成花。

幽窗照影乌巾折,醉手题诗淡墨斜。莫恨久为峨下客,江湖归去得雄誇。

98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八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八,宋代,杨万里,

凭久栏干可一杯,湖山飞入水中来。多情燕子能相劝,舞破东风去却回。

69

鹊踏枝 其三

鹊踏枝 其三,近现代,刘雄,

前事温黁还已去。一别春风,欲共秋风暮。只合生涯长在路,路旁休种相思树。

却寄彩笺传数语。记得年时,密约佳期否?水畔蒹葭吹乱絮,水中宛见伊人处。

96

相和歌辞。铜雀妓

作者:王適(唐代)

相和歌辞。铜雀妓,唐代,王適,

日暮铜雀迥,幽声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重,妾舞为谁轻。

14

佛迹石

作者:李穆(元代)

佛迹石,元代,李穆,

达摩西归古昔闻,漫疑一足蹑云根。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

野寺山藏岚气合,长松风度梵音喧。康州胜概应多览,归向金身得细论。

85

天湖庆云寺

天湖庆云寺,清代,全祖望,

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

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

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

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

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

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

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

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

68

建业华藏院此君亭

作者:刘攽(宋代)

建业华藏院此君亭,宋代,刘攽,

何可幽栖无此君,层轩高下绝嚣尘。金声玉色三千士,雪戟蛇矛丈六身。

定有霜飙惊长夏,兼疑寒谷近比邻。阿戎风味真难得,好事由来我辈人。

51

次韵答永兴安抚文公

作者:韩琦(宋代)

次韵答永兴安抚文公,宋代,韩琦,

建牙非称冢司官,正是宸襟注意安。即日太平归辅翼,侍祠重陟岱宗坛。

71

檀州

作者:刘敞(宋代)

檀州,宋代,刘敞,

穷谷回看尽,孤城平望遥。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

冠带才通汉,山川更入辽。春风解冰雪,最觉马蹄骄。

33

睡起

作者:龙辅(宋代)

睡起,宋代,龙辅,

下帏恣午睡,怪杀鸟相呼。

起来慵刺绣,窗下理菖蒲。

27

游天峰寺

作者:龚况(宋代)

游天峰寺,宋代,龚况,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26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六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六,宋代,释普度,

今朝五月五,诸方尽鸣鼓。不说药病相治,便说书符咒士。

金山伎俩既无,未免别行一路。日轮当午。

26

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 其五

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 其五,宋代,程公许,

悠悠千古意茫然,娅姹谁非倚市妍。心事相期流俗外,牵联玉海傥同编。

37

春花秋色

作者:潘牥(宋代)

春花秋色,宋代,潘牥,

似觉山桃野杏非,耻将浓绿眩群姿。

向天乞入秋风队,兰菊中间入片时。

25

回至松江 其一

作者:汪莘(宋代)

回至松江 其一,宋代,汪莘,

欲向江南采白蘋,杜鹃啼后已无春。洞庭龙女云中降,手把双珠笑赠人。

22

次府教一览亭韵

次府教一览亭韵,宋代,萧立之,

秋膺重叠有谁编,客意难凭燕子传。欲送寒衣仍冷雨,稍疑飞雾近南天。

杨花舞歇春无力,湖水空明晚自烟。日日诗筒星火急,吟窗秃尽笔锋尖。

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