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轮上座

作者:王炎(宋代)

念旧今归楚,寻师久入吴。

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

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

70

诗文译文

念旧今归楚,

寻师久入吴。

有缘依梵释,

何事走江湖。

休问传心印,

当先觅髻珠。

直须言语断,

方不堕凡夫。

诗词中的\"念旧今归楚\"表明诗人怀念过去的岁月,回忆起在楚地的往事。\"寻师久入吴\"则表明诗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位导师,已经到达了吴地。

接下来的两句\"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表达了诗人与佛教徒有缘,决定在江湖中行走,寻求灵性的指引和启示。这表明了诗人渴望通过佛教的教导来超越尘世的追求。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回答关于传授心法的问题,而是更关注于寻找内心的珍宝,也就是佛教中的智慧和领悟。

最后两句\"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超越言语的束缚,摆脱尘世的执着,才能达到超越凡夫俗子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修行的追求,展现了他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寻求超越尘世的决心和努力。通过对佛教修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够在江湖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并摆脱世俗的束缚。

诗文简析

《赠轮上座》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江湖之中寻求真理和追求修行的决心。

诗文赏析

念旧今归楚,

寻师久入吴。

有缘依梵释,

何事走江湖。

休问传心印,

当先觅髻珠。

直须言语断,

方不堕凡夫。

诗词中的\"念旧今归楚\"表明诗人怀念过去的岁月,回忆起在楚地的往事。\"寻师久入吴\"则表明诗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位导师,已经到达了吴地。

接下来的两句\"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表达了诗人与佛教徒有缘,决定在江湖中行走,寻求灵性的指引和启示。这表明了诗人渴望通过佛教的教导来超越尘世的追求。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回答关于传授心法的问题,而是更关注于寻找内心的珍宝,也就是佛教中的智慧和领悟。

最后两句\"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超越言语的束缚,摆脱尘世的执着,才能达到超越凡夫俗子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修行的追求,展现了他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寻求超越尘世的决心和努力。通过对佛教修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够在江湖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并摆脱世俗的束缚。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内心解脱和智慧开悟的渴望。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其他诗经

减字木兰花二首 其二

减字木兰花二首 其二,清代,刘永济,

江山犹是,千古离堆差可指。小楫轻舟,梦入吴榔藻国秋。

云居清閟,世上惊尘飞不至。待卜菟裘,晨夕从君觅胜游。

44

九日胡竺西过小斋视疾酬和

九日胡竺西过小斋视疾酬和,明代,于慎行,

残菊床头剩欲簪,长安秋色闭门深。羁怀漫对重阳酒,侠客能为洛下吟。

说剑寒霜飞大漠,翻经法雨落祇林。维摩丈室劳相问,已会忘言学陆沉。

69

霓裳中序第一 越隽鹤田

霓裳中序第一 越隽鹤田,清代,周岸登,

逋仙冷旧约。怪得南天亡大鹤。应怨藏舟夜壑。喜千顷翠深,九霄霜薄。

氋氃漫噱。嗣谷音、遥寄孤邈。嵇情远,广陵散雪,古逸韵韶箾。

寥廓。石田栖托。叹往事、扬州梦觉。华亭嘹唳更恶。

任大雪尧年,皓首京洛。稻粱谋未错。便足茧、荒山自乐。

春漪满,遗音天际,饮恨在城郭。

1

无想斋惠诗次韵奉寄

无想斋惠诗次韵奉寄,近现代,刘雄,

一别隔山岳,何由展良觌。遥知耐久朋,岂必定相觅。

君子不忧贫,进德唯夕惕。自任桑海迁,他年摩铜狄。

拂衣归去来,未肯徇釜鬲。闭户且读书,吉人自惠迪。

尚想赋新诗,下笔如破的。当其得意时,花鸟倘愁戚。

短翼我差池,退飞如宋鹢。壮心不复馀,病马甘卧枥。

百年能有几,千载终归寂。休访严君平,井水不须激。

21

薄命女·天欲晓

作者:和凝(唐代)

薄命女·天欲晓,唐代,和凝,

天欲晓,

宫漏穿花声缭绕。

窗里星光少,

冷霞寒侵帐额,

残月光沉树杪。

梦断锦帏空悄悄,

强起愁眉小。

98

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 其三

作者:刘攽(宋代)

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 其三,宋代,刘攽,

宫柳飞花暗度春,斛愁容贮奈伤神。曼声试作鸡鸣曲,何必阳关无故人。

75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 其三

作者:赵蕃(宋代)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

一别动五载,人生都几何。谈端方间起,行色又奔波。

剩欲摅离语,不成翻醉歌。飞腾与流浪,已矣两无那。

13

送周守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送周守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昔我移官皇恐滩,缄诗送公因阿连。转头梅事两飘忽,我亦解秩当返辕。

岂期邂逅客归舍,逢公政成朝日边。可无一语道离阔,顾待别后空阑干。

我闻袁人道路言,往者颇病吏道烦。袁人徯公以为治,如赤子待父母安。

问公治袁竟何如,宽不至弛严不残。不惟民绝催科瘢,吏亦不急惠文冠。

太平官府见今日,珥笔旧俗略不存。簿书期会足閒暇,江山风月忘游般。

作堂圃中视所尚,我所尊者房李韩。东西日月双跳丸,后人思公面孱颜。

人言循吏治无迹,有如春风被田园。试看一一发生意,从千百数何繇论。

淳熙圣人叹才难,得人之路无不殚。而于守令最注意,往往六察并郎官。

少公迩日与几政,仲氏力请得皖灊。公虽迟登玉笋班,持节其惠寡与鳏。

未知除书落何地,我家怀玉江东山。勿言形迹暂云远,在处孰非千万间。

61

句 其一

句 其一,宋代,黄子实,

剩携尊酒斟蓝尾,惜不杯羹荐墨头。

33

送人之邓城

作者:李复(宋代)

送人之邓城,宋代,李复,

哀弄发危弦,苦调出促管。伤别骨欲销,坐失重纩暖。

仙鹄顾徘徊,千里襄江潬。此去衮衮情,江水流不断。

96

寺中石下泉池可掬

作者:韩淲(宋代)

寺中石下泉池可掬,宋代,韩淲,

碧嶂清泉占上方,小留连久更相羊。市声只隔门前水,付与乌飞带夕阳。

42

再用晨吐字寄潘德久

再用晨吐字寄潘德久,宋代,敖陶孙,

舍人宾日姿,起居庭燎晨,

岂惟瑞朝廷,荐绅目多闻。

就如田甲謿,死灰果不然。

那知硕果剥,中有一念仁。

稽古得微酬,櫑具峨进贤。

琴为悲风弹,茶必活水煎。

平生转庵诗,小当寿千年。

忽闻朔方骚,更欲腰黄间。

向来扑朔豪,日者今华颠。

17

壬子春暮罢职西省以宫观东归道由富阳默记旧诗俯仰二十八年矣有足感者用前韵作因简叔问并诸故人 其一

作者:程俱(宋代)

壬子春暮罢职西省以宫观东归道由富阳默记旧诗俯仰二十八年矣有足感者用前韵作因简叔问并诸故人 其一,宋代,程俱,

春风吹衣双鬓华,山中小桃应着花。回思二十九年事,世故困人如弄沙。

56

偶观乐天酬杨八绝句有慨于心者因追和赠叔问

作者:程俱(宋代)

偶观乐天酬杨八绝句有慨于心者因追和赠叔问,宋代,程俱,

老壮荣衰才命别,如何同作侍祠官。几春桃李开还落,赢得闲人冷地看。

29

寄刘士明同知

寄刘士明同知,元代,吴师道,

前望谯楼带古城,濯缨河畔水泠泠。共分草径临门入,最喜书声隔屋听。

宦路驰驱足尘土,人生聚合等云萍。琴清茗冷何时共,直待秋风月满庭。

87

次和邓司谏闺怨四首 其四 冬怨

次和邓司谏闺怨四首 其四 冬怨,明代,卢龙云,

添烛夜廊回暗光,舞旋风雪白盈堂。占凭喜信归期近,望引穷愁别路长。

檐压冻花梅索笑,阁移寒影月临妆。淹留暂尔悲离索,潜伏生机天转阳。

21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明代,释函可,

少年易使气,俗物必遭吐。忽遇其中人,胸肝急披露。

老大足和平,于世或无忤。泾渭难自浑,时复露其故。

14

周厚山中丞家鹤产双雏是称瑞鹤为赋此诗

周厚山中丞家鹤产双雏是称瑞鹤为赋此诗,明代,湛若水,

产鹤家奇瑞,亦惟人瑞之。和鸣学雍睦,脩洁似操持。

乐意将雏舞,成巢愧燕归。托身已得所,应感主仁慈。

84

东山新庙用前韵

东山新庙用前韵,明代,郑绍炰,

东山几度成追忆,此日来游异往年。祠宇载瞻新气象,衣冠重拜古忠贤。

练拖一带江洲出,黛扫千峰石壁悬。菊饮不妨移树影,风骚馀韵绕前川。

58

题雪霁图

作者:郑真(明代)

题雪霁图,明代,郑真,

银界参差百万重,太虚清气压鸿蒙。旧来行处频观画,如在冰崖雪壑中。

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