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园傲吏御风仙,聊以卮言后世传。
小大升潜同此地,智愚工拙岂其天。
众途适正何劳问,一理观心本自然。
从此二经束高阁,为君终夕读名篇。
深夜读庄子,献给高尚的紫微星,
只为传承智慧之风。无论大小升降,
潜藏于这片土地上,智慧和愚蠢、技艺和拙劣,
岂非由天所赋予。众多的道路向正道趋进,
何必追问,真理本来自然。从今以后,
将双经书束缚高阁,为你,我将整夜读这名篇。
《夜读庄子呈高紫微》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深夜读书时对庄子思想的敬仰和追求。作者将自己的读书心得献给高尚的紫微星,希望能够传承庄子的智慧,并在后世发扬光大。诗中提到智慧和愚蠢、技艺和拙劣都是由天赋予的,无论大小升降,都蕴含着天赋的本质。诗人认为追求真理的道路众多,但真理本身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不需要过多追问。最后,作者决定将经书束缚于高阁之中,整夜读着这些名篇,为自己和读者带来启迪和滋养。
这首诗词以夜读庄子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庄子思想的敬仰和对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读书的场景,表达了对庄子思想的推崇,认为庄子的智慧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永恒的价值。诗中运用了一些对偶的手法,如\"智愚工拙\"、\"小大升潜\"等,通过对比展示了智慧和愚蠢、技艺和拙劣之间的对立关系。诗人还通过\"众途适正\"、\"一理观心\"的表达,强调了追求真理的多样性和真理本身的自然性。最后,作者决定将经书束缚于高阁,表达了对读书的执着和专注,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和传承的决心。
整首诗词旨在表达对庄子智慧的景仰和对真理追求的信念,通过深夜读书的场景和对对立关系的描绘,展示了智慧和自然的关系,强调了追求真理的多样性和自然性。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双调】夜行船,元代,商衟,
风里杨花水上萍,踪迹自来无定。席上温存,枕边侥幸,嫁字儿把人来领。
【幺】花底潜潜月下等,几度柳影花阴。锦机情词,石镌心事,半句儿几时曾应。
【风入松】都是些钞儿根底假恩情,那里有倘买的真诚。鬼胡由眼下唵光阴,终不是久远前程。自从少个苏卿,闲煞豫章城。
【阿那忽】合下手合平,先负心先赢。休只待学那人薄幸,往和他急竟。
【尾声】俏家风,说与那小后生,识破这酒愁花病。再不留情,分开宝镜。既曾经,只被红粉香中赚得醒。
【双调】清江引 采薇首阳空,元代,钟嗣成,
采薇首阳空忍饥,枉了争闲气。试问屈原醒,争似渊明醉?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伯牙去寻钟子期,讲论琴中意。高山流水声,谁是知音的?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五湖去来越范蠡,甘作烟波计。功成心自闲,名遂心先退,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楚狂接舆歌凤兮,见人忙回避。固知势利心,岂识高贤意?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到头那知谁是谁,倏忽人间世。百年有限身,三寸元阳气,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假饶七步才,未到三公位,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古今尽成闲是非,翻覆兴和废。休夸韩信功,谩说陈平智,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凤凰燕雀一处飞,玉石俱同类。分甚高共低,辨甚真和伪?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道人淡然心似灰,酒色俱无意。绝交鹦鹉杯,退佃鸳鸯被,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利名假饶争到底,争得成何济。谁为刎颈交,那是安窠计?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宋代,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从道益声自清江送至樟镇别后书怀,宋代,罗公升,
故人虽合并,贫路惜羁旅。
孤蓬远追送,未怯危路阻。
当年滕王城,跌宕欣得侣。
朱颜侮华发,笑口失愁绪。
那知更世故,侠客变处女。
西风凄破帽,细雨杂参请。
羽书虽云急,飞斝未忍去。
嗟予百忧集,俯仰辄龃龉。
萧然一匏笠,四海莫我处。
断崖挥手处,别意写双艣。
夜阑江树摇,尚想客凝佇。
夏景 盛夏火为日,宋代,刘辰翁,
日在天无二,明明夏盛时。到今虽可爱,非火孰能为。
谩把薰弦语,难禁坐甑炊。未应一杯水,能沃九华枝。
王屋飞犹在,昆冈事可知。未须频梦灶,倏忽看崦嵫。
息寮王教授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黄鹤山前蜕骨仙,饱餐玉蕊漱珠泉。酒酣拓戟老工部,官冷无毡贫郑虔。
四海风埃方坱莽,一生岐路几迍邅。公今得向扬州死,况复悬车过八年。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