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作者:王炎(宋代)

德声不减汉东平,玉鉴冰壶表里清。

休问南山山色翠,淡然无欲自长生。

29

诗文赏析

德声不减汉东平,

玉鉴冰壶表里清。

休问南山山色翠,

淡然无欲自长生。

诗词以贺吴兴郡王生日为题材,表达了对吴兴郡王的祝福和赞美。首句“德声不减汉东平”,暗指吴兴郡王的德行声望不亚于汉代东平王,传承了汉代贤臣的美德。第二句“玉鉴冰壶表里清”,通过玉鉴和冰壶的比喻,形容吴兴郡王的品质高洁纯正,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瑕疵。

第三句“休问南山山色翠”,诗人以南山山色翠绿为景,表达了吴兴郡王的人格和修养如同南山一般宁静和深邃。这句话也暗示了吴兴郡王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心境的宁静。最后一句“淡然无欲自长生”,表达了吴兴郡王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追求内心的长久安宁和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吴兴郡王的赞美,传达了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境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吴兴郡王的赞美,展现了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启迪和鼓舞。这首诗词充满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修养,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道德高尚的追求。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其他诗经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

作者:朱熹(宋代)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

80

寓言

作者:弘历(清代)

寓言,清代,弘历,

置方丈之屏于十步之前,而不能蔽九仞之山。一指当目,可使不见泰华巅。

画灰促膝,谓弗闻焉。书其后者,不啻耳属于垣。勿恃已之明,勿谓人弗聪。

吾谁欺乎,与时偕行。

91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 其二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 其二,宋代,杨万里,

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瓯。铃声忽起九天半,有塔危峰最上头。

86

赠韦夐诗

赠韦夐诗,南北朝,周弘正,

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

27

夜听妓诗

夜听妓诗,南北朝,刘骏,

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深心属悲弦,远情逐流吹。

劳襟凭苦辰,谁谓怀忘易。

20

观打毬有作

观打毬有作,唐代,杨巨源,

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军唱好声。

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鬉分处拂红缨。欲令四海氛烟静,杖底纤尘不敢生。

72

寄蛩光上人

寄蛩光上人,唐代,陆希声,

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

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头洴澼人。

49

鍊铅火候

鍊铅火候,宋代,张伯端,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数。首尾须教用武烹,中间文火温温煮。

炉中鍊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将来掌上和壳吞,逍遥永作真仙侣。

55

句 其七

作者:徐俯(宋代)

句 其七,宋代,徐俯,

诗如云态度,人似柳风流。

94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 其三

作者:赵鼎(宋代)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 其三,宋代,赵鼎,

森森竹树晓生寒,病怯秋衾梦易阑。欲驾征鞍慵未起,卧听渔鼓吼空山。

4

句 其三

作者:李畋(宋代)

句 其三,宋代,李畋,

银山云出海,练水涧分冈。

1

雍千秋有东岩诗信师古和之矣次其韵

作者:侯宾(宋代)

雍千秋有东岩诗信师古和之矣次其韵,宋代,侯宾,

洼山插曾云,古诗荫修柏。琅玕缭疏垣,为供窗户碧。

地灵轻俗驾,尽扫尘埃迹。一新堂殿容,共诧今胜昔。

朅来厕嘉践,深衣曳方舄。荒□障□风,积润藓侵壁。

可人茶供甘,乳窦出寒液。□龛明石像,断碑摸铁画。

湍江激崩岸,道路几更易。群山碧参差,眼境多克获。

穷幽老不能,负我登山屐。狂歌击唾壶,醉墨纷狼藉。

47

清明

作者:韩淲(宋代)

清明,宋代,韩淲,

既喜寒食晴,复值清明雨。山空洗雨花,零落蔽泥土。

脩林发新叶,青绿粲莫数。虽云风日异,景物俱可睹。

犁锄动远村,愈觉爱农圃。形迹欣得闲,持醪醉为主。

47

送施知院洪帅

作者:韩淲(宋代)

送施知院洪帅,宋代,韩淲,

便好槐庭听报麻,少迟江右建高牙。使华仕路应争羡,昼绣乡闾合共誇。

别院笙歌开祖席,满城桃李正飞花。不知谁下陈蕃榻,且看儿童竹马遮。

57

感兴二十七首 其十

感兴二十七首 其十,宋代,方一夔,

转丸有馀巧,物莫如蛣蜣。置身粪壤中,不复知臭香。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

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

69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六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六,元代,揭祐民,

笳鼓竞,铙歌长。王有灵,福此方。男吹笙,女协簧。抚琴瑟,升中堂。

惠我杭,时无疆。

18

春愁

作者:金涓(元代)

春愁,元代,金涓,

一春多为惜春愁,无柰鹃声叫不休。最是恶怀难著处,落花风雨五更头。

27

立春日试笔

立春日试笔,明代,李延兴,

霞坞光相炫,冰池冻半开。影随瑶色起,香逐綵旗来。

17

送华秘书还朝

送华秘书还朝,明代,安希范,

暂释庭帏恋,仍归供奉班。凤池毫再淬,温室树重攀。

阙下东方隐,淮南庄助还。倘承前席问,何策佐时艰。

53

承张罗峰阁老手书野外送鱼之作见示倚韵奉和二首

承张罗峰阁老手书野外送鱼之作见示倚韵奉和二首,明代,湛若水,

宇宙恢恢是广居,沧溟泼泼有长鱼。若在相公怀度内,乾坤此乐更无馀。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