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琴僧

作者:林放(宋代)

霜林凋落云影垂,朔风猎猎鼓寒威。

偶来禅房访虚寂,上人为我弹金徽。

此调悠悠泯千载,今日忽闻一嗟咨。

上人所弹不在指,我亦非于耳听之。

霜天玉磬敲清晓,夜月秋声动翠微。

举世纷纷爱筝筑,寂寥古意谁能知。

过门不是钟期子,慎勿汗漫调朱丝。

4

诗文译文

赠琴僧

霜林萧瑟云影垂,

寒风呼啸鼓寒威。

偶然造访禅房里,

上人为我弹琴徽。

这琴调悠扬已千载,

今日听闻一声悲叹。

上人所弹音乐不在乎指法,

而我也不是依靠耳朵聆听。

寒冷的天空,玉磬敲出清晨的悠响,

夜月下,秋风荡起翠微之音。

世人纷纷热爱筝琴,

古老的寂寞情怀谁能领悟。

进入僧门不是为追求名利,

切莫肆意传唤丝绦之音。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对琴僧的赠诗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禅境中琴音的悠远和凄美之情。诗中以冷寂的秋天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霜林和云影的凄凉景象,风声呼啸,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然而,当诗人偶然造访禅房,琴僧为他弹奏琴音时,音乐却超越了指法技巧和耳朵的感知,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和情感。诗人感叹这种音乐之美已经存在了千载,而今日却突然听到了这样一声悲叹,似乎是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无常的叹息。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琴声的影响力,无论是清晨玉磬敲响的悠扬,还是夜月下秋风带动的翠微之音,都可引起世人对筝琴的热爱。然而,真正能够领悟古雅寂寞的琴音的意境的人却很少。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进入僧门并非为了追求名利,因此告诫大家不要随便弹奏琴弦,以免玷污了古雅的意味。整首诗通过对禅境和琴音的描绘与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真正音乐之美的赞叹和对琴音的崇敬。

林放

林放(一○五五~一一○九),字达本,仙居(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中将赴试礼部,以亲死不果,隐居东山。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五。著有诗千首,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清光绪《台州府志》卷一二一,《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其他诗经

游通天岩

游通天岩,明代,李之世,

团团俯众岫,岩峦夐茜峭。凿磴曲盘空,沿溪共缭绕。

阴壁炫霞光,残林间疏照。始入洞如迷,屡穷胜未了。

居然一壑尊,俯揽众岫小。潦倒石疑崩,撑云复夭矫。

一岭千重岩,千岩千佛绕。随相露庄严,因势藏窈窕。

初作洞閜观,转疑入冥窅。箭括微通天,攀扪出象表。

如来丈六躯,蹲立云峰渺。天龙周拥护,狮象莽奔跳。

遐哉开辟初,洵矣良工妙。苍崖题字遍,阅人知多少。

云盖石层层,倒卓莲花袅。孤高难久立,注视营魂掉。

搴萝才一憩,循径出松杪。石龛闻钟声,馀响咽虚窍。

阳光渐匿景,阴飔来悄悄。清境恋遐搜,疲力阻延眺。

暂与山灵辞,后期还杳杳。

77

游山五题·游大峒山

作者:余靖(宋代)

游山五题·游大峒山,宋代,余靖,

十里松桧风,万仞斗峭壁。

阳崖雷自奔,阴壑雪犹积。

势争衡霍雄,地控楚越扼。

胡为千载间,名未光图籍。

物乃因人彰,闻人於在昔。

不逢巢许高,箕山亦顽碧。

我今共游览,逍遥非俗格。

剧论穷古今,玄谈叩虚寂。

攀萝蹑孤峰,和云坐幽石。

濯缨清泠泉,留为不朽迹。

16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元代,贯云石,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

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

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觉来评,求名求利不多争。西风吹起山林兴,便了余生。白云边创草亭,便

留下寻芳径,消日月存天性。功名戏我,我戏功名。

怕西风,晚来吹上广寒宫。玉台不放香奁梦,正要情浓。此时心造物同,听

甚《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

怕相逢,怕相逢歌罢酒樽空。醉归来纵有阳台梦,云雨元踪。楼心月扇底风,

情缘重,恨不似钗头凤。东阳瘦损,羞对青铜。

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外,独立苍苔。看黄花谩自开,

人安在?还不彻相思债。朝云暮雨,都变了梦里阳台。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

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数归期,绿苔墙划损短金篦。裙刀儿刻得阑干碎,都为别离。西楼上雁过稀,

无消息,空滴尽相思泪。山长水远,何日回归?

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绣鞋香染莓苔路,搔首踟蹰。灯残瘦影孤,花落

流度度,春去佳期误。离鸾有恨,过雁无书。和阿里西瑛懒云窝

懒云窝,阳台谁与送巫娥?蟾光一任来穿破,遁迹由他。蔽一天星斗多,分

半榻蒲团坐,尽万里鹏程挫。向烟霞笑傲,任世事蹉跎。

85

书任生案 其一

书任生案 其一,唐代,嵩山女,

我本籍上清,谪居游五岳。以君无俗累,来劝神仙学。

26

赠别王生 其二

赠别王生 其二,明代,王世贞,

玉壶天酒号长春,五岳金符字字真。若到缑山逢子晋,为言俱是姓王人。

31

五言诗三首 其二

作者:嵇康(魏晋)

五言诗三首 其二,魏晋,嵇康,

修夜家无为。独步光庭侧。仰首看天衢。流光曜八极。抚心悼季世。遥念大道逼。飘飘当路士。悠悠进自棘。得失自己来。荣辱相蚕食。

朱紫虽玄黄。太素贵无色。渊淡体至道。色化同消息。

94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作者:陆游(宋代)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宋代,陆游,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41

道室试笔六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道室试笔六首 其二,宋代,陆游,

兜罗绵云常满谷,勃落叶衣无四时。中原百战血涂野,此老醉眠初不知。

43

故山四首 其三 梅山

作者:陆游(宋代)

故山四首 其三 梅山,宋代,陆游,

老尉鸿飞隐市门,千年犹有旧巢痕。陆生于此寓棋局,曾丈时来开酒樽。

渺渺帆樯遥见海,冥冥蒲苇不知村。数僧也复投诗社,零落今无一二存。

42

登上戍石鼓山诗

登上戍石鼓山诗,南北朝,谢灵运,

旅人心长久。

忧忧自相接。

故乡路遥远。

川陆不可涉。

汩汩莫与娱。

发春托登蹑。

欢愿既无并。

戚虑庶有协。

极目睐左阔。

回顾眺右狭。

日末涧增波。

云生岭逾叠。

白芷竞新苕。

绿苹齐初叶。

摘芳芳靡谖。

愉乐乐不爕。

佳期缅无像。

骋望谁云惬。

80

清溪路中寄诸公

作者:崔备(唐代)

清溪路中寄诸公,唐代,崔备,

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

72

鹦鹉杯

作者:胡宿(宋代)

鹦鹉杯,宋代,胡宿,

介族生螭蚌,杯形肖陇禽。曾经良匠手,见爱主人心。

置在金樽侧,来从珠水浔。愿为仁者寿,再拜莫辞深。

100

子庄见求近诗以一阕为介

作者:胡宿(宋代)

子庄见求近诗以一阕为介,宋代,胡宿,

半纶祗役谢英游,牒诉装怀思若抽。铜钵任敲何所得,铁盂虽缺岂销忧。

楚囚操乐宁忘本,蜀客摛辞祇傍愁。强抉巴音还首鼠,知君诗户敌千侯。

33

赠从善上人

作者:徐照(宋代)

赠从善上人,宋代,徐照,

骨气清泠无片尘,即应僧可是前身。诗因缘解堪呈佛,棋与禅通可悟人。

扫地就凉松日少,煮茶消困石泉新。不能来住城中寺,去买青山约我邻。

42

即事

作者:刘敞(宋代)

即事,宋代,刘敞,

梅靥稀疏无剩白,柳眉繁弱未全青。墙头红杏春多少,醉看愁吟意总醒。

19

壶公祠大树

作者:刘敞(宋代)

壶公祠大树,宋代,刘敞,

壶公飞升向千岁,兹树悬壶今尚在。繁根郁屈蟠蛟龙,冗干呺嚎作天籁。

樛枝入土又旁出,四面童童若车盖。大钧播物信容易,父老相传谩惊骇。

孔明庙前千丈柏,老子庭中左纽桧。天资正直本当寿,地养坚强自宜大。

嗟尔朽质名弗闻,虽能所生世何赖。雷霆不及斤斧遗,但恐狐狸假为怪。

77

拟古二首 其二

拟古二首 其二,宋代,赵友直,

堂堂谷中室,草木恒相邻。顷缘出游衍,室内虚无人。

犬羊窥我间,蹄迹分扰驯。秽我衣裳区,安所置其身。

翘然起遐思,结屋依湖滨。手执羲皇卷,门栽五柳春。

春风一披拂,意恐缁泥尘。

56

幽居

幽居,宋代,郭祥正,

春晚堪行乐,幽居独闭门。忘形付诗酒,吾道委乾坤。

坏壁蜗涎乱,残经鼠迹翻。交游今已绝,孤坐欲何言。

38

赠普照监院

作者:赵鼎(宋代)

赠普照监院,宋代,赵鼎,

飘泊嗟何往,归来恨莫从。师犹作秦语,我已效吴侬。

水浅长河浪,山低太华峰。几时携手去,南北本同宗。

24

德久寄所与文叔酬唱因次韵

作者:韩淲(宋代)

德久寄所与文叔酬唱因次韵,宋代,韩淲,

红云岛上茶,一叶开枪旗。到今清梦飞,正焙水芽时。

世无桑苧翁,泉井空日滋。当年游其间,停鞭尝午炊。

想像修贡珍,清风可忘饥。故人持英荡,岂不一赋之。

应笑拾涧薪,白石煮作糜。台高有揖客,更和别驾诗。

3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