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悲此凛秋,而且复季月。抚世徒纷华,徂年信飘忽。
经行见登临,道旧叹存没。不知其何心,予怀到明发。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赠周处士诗,南北朝,王褒,
我行无岁月,征马屡盘桓。崤曲三危岨,关重九折难。
犹持汉使节,尚服楚臣冠。巢禽疑上幕,惊羽畏虚弹。
飞蓬去不已,客思渐无端。壮志与时歇,生年随事阑。
百龄悲促命,数刻念馀欢。云生陇坻黑,桑疏蓟北寒。
鸟道无蹊径,清汉有波澜。思君化羽翮,要我铸金丹。
杂诗,魏晋,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为祥符县滕硕先生题驺虞卷,唐代,王翰,
陆浑之疆,伊阙之旁。气盘势阻,水汇山苍。神兽见之当八月,西律行天金气泄。
向嵎不怒亦不啸,貌闲言和心且狎。但见黑章眹眹映林薄,白雪被身毛质洁。
更有两虎作舆卫,供奉饮包不敢阙。贤王致之献上京,词臣制为影颂声。
圣皇褒崇赐金敕,王言致此由皇灵。驺虞之身上天去,至今形质留丹青。
承运殿上亲赐与,白璧不换千金轻。驺虞千年为上瑞,拜表又贺黄河清。
芰荷香·倚晴空,宋代,赵以夫,
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锺。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
至日见菊花盛开有感,宋代,罗公升,
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复余。
今晨转阳律,始见天地初。
黄花独何事,佳色炯自如。
渊明骨已朽,余子不称渠。
风霜不汝容,岁若驰故车。
独立良自苦,归根勿徐徐。
宝此后凋质,会见秋香舒。
吾亦焚笔砚,南山荷春鉏。
冰井,宋代,萧磐,
冰井曷无水,为与火山对。真宰福梧人,命名适相配。
炎炎火之性,所至能为害。冰焉压其气,转否还高泰。
祥光每发时,州人同福赉。乃至井若冰,其义故有在。
我来酌冰井,其美同沆瀣。初疑蓬岛脉,又雅林泉派。
井窦倘依然,古基尽亡昧。半为土烟没,半为石缺坏。
于时初下车,未暇整颓溃。州城百舍敝,缔创岂容怠。
旧者为之新,露者为之盖。卑污易以高,狭小易以大。
于公无所侵,于私无所贷。一诚与规画,黾勉及三载。
始来想井基,指示经数辈。引绳取其直,立标正其界。
开凿三尺馀,适与古基会。西偏甃坚完,界不差井怪。
三隅彷佛见,砖师且徐缀。此井信有神,州人亦嗟怪。
井前为开池,引水成沟浍。所防三伏天,饮者成群队。
井名未磨灭,自我发沉晦。□□□□□,所虑规模隘。
堑崖基坎穴,伐木除荒秽。装点自天成,可为州胜概。
碧塘寺之腹,青山寺之背。环翠既控引,泉水亦襟带。
三宝杂装严,七宝旧豪迈。对面瞻神霄,出门远阛阓。
登临益增价,顾盼无凡态。往往市人来,如在琼壶内。
往往士人来,如出尘笼外。我常引客至,五马随双旆。
暂脱簿领巾,忽然无障碍。怡神八极远,濯体清风快。
临池似山涧,酩酊常所戒。屡作谢公游,敢望苍生待。
虽无异政绩,薄有循良最。寄语此冰泉,为我留遗爱。
召父歌送朱版曹升之守延平,明代,祝允明,
西北有高山,东南有大海。生我延平民,居中百千载。
远在天南头,去圣人万里。欲得无菑害,秪赖贤守宰。
圣人念远人,赐我慈父母。辍其股肱佐,来为赤子乳。
我望朱夫子,如望汉召父。请为召父歌,女知召父不。
召父善治田,从横正疆亩。始予我钱镈,以及奄铚艾。
耦耕并牛犁,粳稌诸种艺。田功多方理,要领在水利。
广开沟门阏,处处广浇灌。均水作约束,刻石防决泛。
劭农走阡陌,止舍即野次。召父善教人,颁训从幼艾。
孝弟正家族,勤谨不弛怠。趋役赴公事,和孙于社火。
有禀特秀异,使结衿带佩。入学共弦诵,学古壮而仕。
召父善阜财,民产加丰大。召父善听讼,无情不哗喙。
饥渴召父食,寒祼召父被。召父善使人,随时各分代。
召父善事神,水旱不为厉。人口岁增倍,讼盗悉衰止。
召父去已久,循良风声在。惟有朱夫子,甚与召父似。
凡此召父善,朱夫子尽备。夫子来毋迟,百姓日候伺。
凡此召父事,于今益有赖。一一速施行,惠我起我惫。
上戴天子恩,夫子还入拜。愿为公孤贵,名与召父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