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生涯总是虚,狂游一梦入清都。
有家不住犹为观,底用区区觅鉴湖。
身外生涯总是虚,
狂游一梦入清都。
有家不住犹为观,
底用区区觅鉴湖。
诗词的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通过\"身外生涯总是虚\"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尘世的繁华和名利的淡然态度。他意识到人的一生如梦幻般虚无,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琐事和功名利禄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其次,\"狂游一梦入清都\"这句诗句揭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将自己比喻为狂游的人,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清净,超越尘世的束缚。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渴望脱离尘世的纷扰,进入一种超然的境地。
第三,\"有家不住犹为观\"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居所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园,也不愿意长久停留,而是喜欢四处游历,观赏世间的景色和人情百态。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开放态度和对于自由的追求。
最后,\"底用区区觅鉴湖\"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求灵感和启示的追求。\"区区\"一词表示诗人将自己的行为视为微不足道,他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以湖泊的景色为启示,寻找到更高的境界和境地。
总体来说,
《贺知章》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豪放自由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贺知章》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豪放自由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如下:
身外生涯总是虚,
狂游一梦入清都。
有家不住犹为观,
底用区区觅鉴湖。
诗词的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通过\"身外生涯总是虚\"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尘世的繁华和名利的淡然态度。他意识到人的一生如梦幻般虚无,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琐事和功名利禄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其次,\"狂游一梦入清都\"这句诗句揭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将自己比喻为狂游的人,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清净,超越尘世的束缚。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渴望脱离尘世的纷扰,进入一种超然的境地。
第三,\"有家不住犹为观\"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居所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园,也不愿意长久停留,而是喜欢四处游历,观赏世间的景色和人情百态。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开放态度和对于自由的追求。
最后,\"底用区区觅鉴湖\"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求灵感和启示的追求。\"区区\"一词表示诗人将自己的行为视为微不足道,他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以湖泊的景色为启示,寻找到更高的境界和境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淡泊态度、追求自由和清净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于灵感和启示的不懈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观淅江涨,元代,元好问,
一旱千里赤,一雨垣屋败。淅故以江名,暴与众壑会。
初惊沙石卷,稍觉川谷隘。雷风入先驱,大块供一噫。
千帆鼓前浪,万马接后派。崩崖不暇顾,拔木无留碍。
凭陵如藉势,洄洑各有态。平分乍舒徐,怒触忽碎坏。
云蒸楚树杪,雪映商岭背。髣髴千丈潮,恍与海门对。
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鳞介。阳侯富阴族,万首露光怪。
翠蕤澹偃蹇,钲鼓乱
寄太原同知姜文博二首 其一,明代,张弼,
太原别驾姜文博,底事平生酷好书。万里关山频致简,五更风雪独巾车。
乌皮几当千金璧,白练裙轻百斛珠。凡笔愧非王内史,徒劳注想欲何如。
露筋娘子诗,明代,王彝,
淮城小如盖,僻在湖草边。萧条城下路,昔有两婵娟。
秋姿艳明月,相携良可怜。小姑泣向嫂,薄暮惨墟烟。
炎天值暑溽,一望白水田。䆉稏杂稂莠,远与蒲荷连。
落日带沙岸,满耳雷阗阗。彷徨自相吊,所惜在青年。
依稀双影长,顾见返照前。修途行旅尽,惆怅不能还。
夏蚊喧且起,着面剧霜鹯。囊空无帷帐,奈此万嘴穿。
前村有鸡犬,灯火见归船。茅茨出丛薄,隐约四五椽。
匪无有帷子,叩门聊息肩。嫂云得相依,小姑泪溅溅。
冰肌与玉体,忍萎一夕眠。风生翠木下,兀兀坐为禅。
囋肤攒利镞,洒血乱幽泉。平生弱女子,苦当鸡肋拳。
肉尽志终定,柔筋露蜿蜒。森然出天巧,工岂人力镌。
含笑化为鬼,摄衣上云軿。素娥共蟾窟,错落诸星躔。
天孙下机处,一时成俗缘。何如作贞鬼,心不愧青天。
终为甓社珠,与月斗春妍。千年露筋碑,野水流涓涓。
崇祠闯水裔,蛛丝荣几筵。明妆俨如生,彷佛步湖莲。
神柳剥将枯,独有心中坚。垂条自婀娜,不受恶藤缠。
年年臈雪后,叶绽翠眉鲜。乡人枌榆社,日有牛羊牵。
惟闻繂縩响,纸伞撒金钱。神往女巫下,妙舞特蹁跹。
车旗飒灵雨,箫鼓咽秋蝉。祗愁神返驾,不得此周旋。
焄蒿古时魂,犹说草中钿。归来不见嫂,远道正绵绵。
嫂面有粪土,长淮终不湔。分明小姑面,留与后人传。
米生性好古,书字无半千。至今纚牲石,苔藓滋蜗涎。
碑言天地间,阴阳互推迁。阳类况君子,小人阴类偏。
五行有正位,变化岁功全。云胡值庞杂,交处荐成愆。
乱贼所禀性,狐媚最便嬛。潜如虮与虱,动乃百足蚿。
奄忽为魍魉,鬼箭脱神弦。赤手卖天下,性命徒少延。
阳阳服兖黼,班域在圣贤。妇女尚知赧,奈何欺八埏。
明虽未即察,阴谴固昭然。惟余泽国女,白骨寄荒阡。
姓名何必显,有此大义悬。清风起懦夫,未让夷齐专。
争欲楚人些,斯囝日星宣。我观碑上字,满纸秋沦涟。
共姜赋柏舟,名芳删后编。春秋伟宋姬,身与火蛾煎。
后来有此碑,砫石当奔川。隔江望高陲,野水惟鵻鸢。
忧来忽盈把,写此露筋篇。
移居宣武街庭前有奇石四各题以名维益汝脩弘甫欣然赋诗余亦各得一首 其四 化石岭,明代,温纯,
宁知木匪石,又知石匪心。不二者谁子,忘言亘古今。
将至五云泊舟同黄献君进士閒步刘须弥侍御园亭时侍御官楚中因赋,明代,黎遂球,
柏古偏留翠,梅红若带霜。江流林外绕,亭槛石间藏。
岸舞双鸣鹤,门停万里航。山楼能楚望,信宿亦登堂。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