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

作者:徐钧(宋代)

为母辞金义且仁,却甘为盗忍轻生。

若非有姊扬风烈,千古谁知壮士名。

17

诗文译文

聂政为母亲放弃荣华富贵,

选择义举,甘愿成为盗贼。

若非有姐姐扬风烈之事,

千古谁能知晓这壮士的名字。

诗文简析

《聂政》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壮烈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聂政为了母亲而放弃荣华富贵,选择了义举,甚至不惜冒险成为了盗贼,最终默默地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牺牲。诗中还提到了聂政有一个姐姐,她的英勇事迹将使聂政的名字流传千古。

这首诗的

诗文赏析

聂政为母亲放弃荣华富贵,

选择义举,甘愿成为盗贼。

若非有姐姐扬风烈之事,

千古谁能知晓这壮士的名字。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勇敢而牺牲的英雄形象。诗人通过聂政的事迹,表达了对母爱的尊崇和对忠诚、义气的崇高赞美。聂政放弃了金钱和权势,选择了为母亲付出一切,即使是冒险成为盗贼。他的行为既是对母亲的孝心表达,也是对正义和道义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姐姐扬风烈的事迹更是给予了聂政无尽的荣耀。姐姐的英勇事迹将聂政的名字传扬了千古,使他成为了壮士,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纪念。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聂政的英雄形象,同时也传递了对家庭、母爱和忠诚精神的赞美。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唤起了读者对于家庭、爱和牺牲的共鸣。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其他诗经

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

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宋代,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

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惭无沈郎笔。

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

61

听竹轩

作者:林弼(明代)

听竹轩,明代,林弼,

廛居迩阛阓,入耳皆市嚣。偶坐竹轩中,便觉尘虑消。

好风自南来,万竿戛青霄。秋声落庭宇,天籁锵琼瑶。

洒洒雨初入,霏霏雪纷飘。蛟龙舞黄咸,凤鸟仪虞韶。

28

和答钱宫声见怀

作者:许虬(清代)

和答钱宫声见怀,清代,许虬,

吴阊惜别雁书稀,春树春江雨色微。游子谁怜亲渐老,无家止有国堪依。

青萍啸夜中原在,白日流空两鬓非。还忆长安同跃马,极边樵悴揽征衣。

59

次韵内翰刘可大赠别

作者:林光(明代)

次韵内翰刘可大赠别,明代,林光,

道眼看来透几层,斯文未语意先承。诗传肺腑惭康节,病对膏盲得子陵。

交谊话深连日雨,旅怀书破几宵灯。医人医国吾何敢,自笑从前三折肱。

73

【中吕】粉蝶儿 海马闲骑,

【中吕】粉蝶儿 海马闲骑,,元代,孙叔顺,

海马闲骑,则为瘦人参请他医治,背药包的刘寄奴跟随。一脚的陌门东,来到这干阁内,飞帘籁地。能医其乡妇沉疾,因此上,共宾郎结成欢会。

【醉春风】说远志诉莲心,靠肌酥偎玉体,食膏粱五味卧重裀,阳起是你,你。受用他笑吐丁香、软柔钟乳,到有些五灵之气。

【迎仙客】行过芍药圃、菊花篱,沉香亭色情何太急!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待黄昏不想当归,尚有百部徘徊意。

【红绣鞋】半夏遐蛇床上同睡,芫花边似燕子双飞。则道洞房风月少人知,不想被红娘先蹴破。使君子受凌迟,便有他白头公难救你。

【耍孩儿】木贼般合解到当官跪,刀笔吏焉能放你!便将白纸取招伏,选剥了裩布无衣。荜澄茄拷打得青皮肿,玄胡索拴缚得狗脊低,你便穿山甲应何济?议论得罪名管仲,毕拨得文案无疑。

【三煞】他做官司的剖决明,告私情的能指实,监囚在里人心碎。一个旱莲腮空滴白凡泪,一个漏芦腿难禁苦仗笞。吊疼痛,添憔悴。问甚么干连你父子?可惜教带累他乌梅。

【二煞】意浓甜有苦参,事多凶大戟,今日个身遭缧絏,犹道是心甘遂。清廉家却有这糊突事,时罗姐难为官宜妻。浪荡子合当废,破故纸揩不了腥臭,寒水石洗不尽身肌。

【一煞】向雨余凉夜中,对天南星月底,说合成织女牵牛会。指望常山远水恩情久,不想这剪草除根巾帻低,那一个画不成青黛蛾眉。

【尾】骂你个辱先灵的蒋太医,我看你乍回乡归故里!蔓荆子续断了通奸罪,则被那散杏子的康瘤儿笑杀你!

87

作者:苏轼(宋代)

竹,宋代,苏轼,

野人献竹

67

婺源胡氏屏山楼

作者:郑玉(元代)

婺源胡氏屏山楼,元代,郑玉,

楼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高人对此不容语,独倚阑干看晚晴。

4

端年前一日游北山护林处泉瓯亭竹田分韵

端年前一日游北山护林处泉瓯亭竹田分韵,清代,全祖望,

频泛晴湖棹,南山又北山。天中思益智,人外足消闲。

灌木连云绿,残阳逐水弯。支公闻客至,一笑启禅关。

41

记梦

作者:虞集(元代)

记梦,元代,虞集,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

37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五

作者:张嵲(宋代)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五,宋代,张嵲,

病起清羸废酒卮,茶烟聊复飏轻飔。卜居便作千年计,会见蟠桃著子时。

37

坟北观泉

作者:韩琦(宋代)

坟北观泉,宋代,韩琦,

坟北清泉味至甘,寺僧渟蓄已成潭。跃鱼灵感思追孝,酌水高怀不戒贪。

万草日滋珠竞出,一天晴落鉴方函。暂延嘉客求新句,欲创幽亭即就龛。

57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

作者:刘敞(宋代)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宋代,刘敞,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5

庆宫春 送袁仲野归绍兴

庆宫春 送袁仲野归绍兴,宋代,朱晞颜,

綵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

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

扁舟乍可夷犹。一镜平湖,数点轻鸥。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

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30

看书有感

看书有感,宋代,罗公升,

龆龀趋庭日,真期万里程。

开编十行下,刻烛五言成。

颇笑阿时学,方怀览古情。

只言如昨日,不悟已前生。

客里余长铗,忙中负短檠。

旧言如远客,新卷即生兵。

文武终何执,行藏两未明。

空余清夜梦,时作读书声。

44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二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二,宋代,张伯端,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鍊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20

白鹤词 其二

作者:赵佶(宋代)

白鹤词 其二,宋代,赵佶,

瑶台风静夜初分,仰喙惊鸣露气新。太液徘徊归未得,曾于往劫作麒麟。

20

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 其二

作者:刘跂(宋代)

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 其二,宋代,刘跂,

贤哉疏太傅,遗荣归印绶。当时汉廷臣,未省出其右。

进为岂不能,止足吾所守。驱车晓出关,祖帐已刍狗。

惟馀清风在,竹帛端不朽。大夫怀家声,相望千年后。

结庐离城郭,与致寄林薮。华发映童颜,如公殆无有。

何必松与乔,岂弟神所寿。嗟余真漫浪,持是终安取。

敢言六百石,固已愧升斗。行当自免去,执谒随邻叟。

纵复无新诗,犹期饮醇酒。但问客如此,亦许登亭否。

96

古意二首寄邹参政济 其二

作者:王称(明代)

古意二首寄邹参政济 其二,明代,王称,

亭亭江上楼,绮窗洞然开。上有愁思妇,感叹当为谁。

良人别经年,游宦苦不归。忧来不自媚,堂下寻履綦。

感彼三春花,将同秋叶飞。中怀如辘轳,日夜不停移。

高堂张素丝,弹作别鹤悲。馀音入云汉,何由使君知。

18

寿虞丞相 其七

寿虞丞相 其七,宋代,员兴宗,

吐握勤劳只自卑,人希宾退欲归时。一编灯火重帘静,万里关河梦枕攲。

周召成名须保义,萧曹何事尽规随。维新造化今将始,鱼跃鸢飞物物宜。

73

印藏经

印藏经,宋代,释普度,

分明印板脱将来,只为劳生眼未开。

破一微尘翻得出,大千沙界起云雷。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