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运司西园亭诗·海棠轩

作者:许将(宋代)

海棠冠蜀花,此轩花尤冠。

红云簇蕊细,渌水照叶嫩。

倚妆宫粉聚,叠绮霞光散。

雨泪点春风,应怀上林怨。

97

诗文赏析

海棠冠蜀花,此轩花尤冠。

海棠的花冠胜过了蜀地的花朵,

而这座亭子中的海棠花更加出众。

红云簇蕊细,渌水照叶嫩。

细蕊上聚集着红云,

清澈的水面照映着嫩绿的叶子。

倚妆宫粉聚,叠绮霞光散。

妆扮的宫廷妆粉聚集在一起,

迭起的霞光闪耀散开。

雨泪点春风,应怀上林怨。

雨滴如泪点缀在春风中,

应是怀念上林苑的怨思之情。

诗中描绘了一幅海棠花盛开的景象。首句中,海棠花被形容为超越蜀地花朵的佳丽。接着,诗人描述了海棠花的细蕊上聚集的红云和清澈的水面照映下的嫩绿叶子。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亭子中浓郁的宫廷妆粉香气和如霞光般闪耀的景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雨滴如泪点缀在春风中的情景,引发了诗人对上林苑的怨念之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和绚烂,通过对花朵、叶子和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娇艳的春日氛围。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海棠花的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同时,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离愁别绪,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词以其鲜明的形象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示了许将的才华和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它是一首充满生动色彩的描写诗,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日的美好和对往事的思念。

许将

许将,福建闽县(今福建闽清)人。他生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嘉祐八年(1063年)中癸卯科状元,年仅27岁,是历史上福州地区第一个状元。其人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

其他诗经

咏马蹄墨一首柬留守郑广之玉峰李景辉二知己

作者:童轩(明代)

咏马蹄墨一首柬留守郑广之玉峰李景辉二知己,明代,童轩,

汗血曾劳百战场,空遗踣铁在文房。砚台夜迹元霜滑,笔阵朝冲紫雾香。

削玉谩劳龙作剂,藏金聊藉豹为囊。可怜一蹶无人识,却欲追踪后二王。

79

甲寅八月约大田胡同登钓台次旧韵 其二

甲寅八月约大田胡同登钓台次旧韵 其二,明代,张天赋,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饮,莫惹红尘两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归酩酊过湖西。夕阳牧笛声嘹亮,惊起寒鸦古木啼。

84

忆秦娥

忆秦娥,清代,史承谦,

檐冰折,鸳鸯瓦上霜如雪。霜如雪,玉台呵手,今朝寒绝。

檀心点点香初彻,晓妆才罢凭肩说。凭肩说,去年今夜,围炉时节。

76

疏草成 其一

疏草成 其一,明代,陈邦彦,

七尺昂藏愧此躯,褐衣徒步一迂儒。未能健翮随鸿鹄,谁与修弧射狂胡。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盈廷此日多长策,为问刍荛定有无。

57

酴醿

作者:滕岑(宋代)

酴醿,宋代,滕岑,

群芳谁不让天柔,笑杀金沙敢并游。

少借余妍入樽酒,真堪一斗博凉州。

2

【越调】黄蔷薇

【越调】黄蔷薇,元代,高克礼,

黄蔷薇过庆元贞燕燕别无甚孝顺,哥哥行在意殷勤。三纳子藤箱儿

问肯,便待要锦帐罗帏就亲。唬得我惊急列蓦出卧房门,他措支刺扯住我皂腰裙,

我软兀刺好话儿倒温存:“一来怕夫人,情性哏,二来怕误妾百年身。”

又不曾看生见长,便这般割肚牵肠。唤奶奶酩子里赐赏,撮醋醋孩儿弄璋。

断送得他萧萧鞍马出咸阳,只因他重重恩爱在昭阳,引惹得纷纷戈戟闹渔阳。哎,

三郎,睡海棠,都则为一曲舞霓裳。

97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其一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其一,明代,湛若水,

俯视沧溟气欲吞,群山高作万长垣。堂开揽结重重秀,东西二洲两●门。

66

伯镇出都后见寄

作者:刘敞(宋代)

伯镇出都后见寄,宋代,刘敞,

叠鼓鸣笳太守船,都人倾注似登仙。旧游俯仰成陈迹,离思纷纭绕别弦。

愁目青枫空自极,素书双鲤不忘传。恐君未得江湖乐,追诏方将急用贤。

30

读,宋代,欧阳修,

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篇章缀谈笑,雷电击幽荒。

众鸟谁敢和,鸣凤呼其凰。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

穷者啄其精,富者烂文章。发生一为宫,揫敛一为商。

二律虽不同,合奏乃锵锵。天之产奇怪,希世不可常。

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

患世愈不出,孤吟夜号霜。霜寒入毛骨,清响哀愈长。

玉山禾难熟,终岁苦饥肠。我不能饱之,更欲不自量。

引吭和其音,力尽犹勉彊。诚知非所敌,但欲继前芳。

近者蟠桃诗,有传来北方。发我衰病思,蔼如得春阳。

忻然便欲和,洗砚坐中堂。墨笔不能下,恍恍若有亡。

老鸡嘴爪硬,不易犯其场。不战先自却,虽奔未甘降。

更欲呼子美,子美隔涛江。其人虽憔悴,其志独轩昂。

气力诚当对,胜败可交相。安得二子接,挥锋两交铓。

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

乖离难会合,此志何由偿。

36

琴月轩诗卷

作者:王翰(唐代)

琴月轩诗卷,唐代,王翰,

幽人独坐敞华亭,霁宇无尘河汉横。窗纸渐明知月上,琴丝微冷觉秋生。

霜凝碧树乌三绕,露下苍苔鹤一鸣。更得梅花相慰藉,闻香三弄不胜清。

2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一,唐代,王翰,

苒苒沙汀展翠毡,行行苔径踏青钱。适来倚杖看云处,閒与白鸥相对眠。

82

瓶花斋早集啖腊八粥同周京穆门金志章江声厉鹗樊榭丁敬钝丁梁启心蔎林杭世骇堇浦吴城瓯亭联句

瓶花斋早集啖腊八粥同周京穆门金志章江声厉鹗樊榭丁敬钝丁梁启心蔎林杭世骇堇浦吴城瓯亭联句,清代,全祖望,

岁序何匆匆,弹指忽届腊。抚管灰再飞,扪天星一匝。

其月著汉家,其日重梵夹。浴佛东京遗,消寒我辈法。

吟社邀襼联,山馆喜簪盍。但期一饱佳,况复七宝杂。

果兼桧壳肤,米零龠勺合。释之复糅之,载剥还载搯。

滤泉宜斧冰,升馨应焚蒳。渐看粳粒遒,莫教火力乏。

汩汩乳泛瓯,溶溶醅泻榼。醍醐倏以成,和齐罔不洽。

宿辨胜咄嗟,群起占噬嗑。坐拟集檀林,围如礼花塔。

不待木鱼呼,争讶水凫喋。流散滑凝脂,磊块利用梜。

侑以新笋牙,下以乾豆荚。口香闻诸天,腹果傲古衲。

时方鸡三号,晨光漏帘押。长明灯未烬,盈厨忙仆妾。

荧荧玉井光,中天何喷欱。利益瞿昙云,家风宗靖答。

缹详放翁诗,膏志吴郎剳。新交四九辰,山茶放红恰。

有客重江来,将鼓东归楫。萧瑟度岁资,清新纪游箧。

斯人依食住,多苦理生陕。鲁公半月困,犹传乞米帖。

我辈叨丰年,文史佐欢狎。岁事举上寅,朋笺搜某甲。

流连及曛黄,暮鼓声䶀䶀。相期更卜夜,净糜继绛蜡。

61

送赵灵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外

作者:徐玑(宋代)

送赵灵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外,宋代,徐玑,

郡以竹为名,因如此地清。

溪来城下绿,山到市边平。

入幕非无客,能文必有声。

江湖共游宦,相望若为情。

40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三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三,宋代,朱晞颜,

平生判青白,好丑悬心胸。看朱忽成碧,转首今一翁。

绝怜窗底月,坐废诗书工。磨研正亥豕,反覆寻鱼虫。

当时擅轻俊,下目一纸空。天工忘听察,障此阿堵中。

文章不可恃,信足欺盲聋。欲求一匕药,刮膜开双瞳。

尝闻先达言,目与心神通。废书减思虑,远胜金篦功。

便当逐一散,挥弦送飞鸿。

17

访华阳隐者

访华阳隐者,宋代,郭祥正,

小径斜分石磴通,萧萧古屋隔杉松。主人无事昼慵起,残雪满庭春未融。

96

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 其二

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 其二,宋代,毕仲游,

西帅旌幢旧,东州几杖新。偏裨尝破胆,徒弟盍书绅。

雄略浑无敌,沈机妙若神。不须锄盗贼,公在本良民。

84

送张永锡

送张永锡,元代,张伯淳,

台阁文书静,相过眼倍明。澹交还有□,远别若为情。

行色随秋薄,扁舟载月轻。书邮如可寄,休付石头城。

81

卢直院挽词

作者:戴栩(宋代)

卢直院挽词,宋代,戴栩,

五十一回春梦中,兄悲子哭愬东风。

别司制敕归天上,不共尘凡住哉中。

幌拂幽弦琴自语,奁遗残粒药无功。

松飔九里凄歌薤,依旧西湖不负公。

8

寄奉化任叔实

寄奉化任叔实,元代,吾丘衍,

钓鳌海上任公子,曾与庄周钓秋水。长风鼓浪非所忧,断掣虹霓未云已。

时人闻此谓我夸,我闻为君长惊嗟。欐梁不为鼠穴用,天河乃可横仙槎。

君家昔住海东邑,柳侯一见如曾识。相逢大笑倾酒壶,诵君文章洗胸臆。

东风吹船忽西下,扬马声名孰相借。醯鸡未信云中鸾,结绿青萍岂闻价。

人才自古难过知,丈夫未肯轻扬眉。杜陵岂是不鸣者,孟生老作襄阳儿。

炎歊吹风九天热,相忆林幽洒云发。拄杖可待或有期,为扫秋空待明月。

73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三 鳌峰驾海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三 鳌峰驾海,明代,卢龙云,

奇峰巀嶪驾洪涛,何必三山并戴鳌。海若固应怜负重,化来此地转孤高。

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