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
骎骎。宝勒向东吟。戏彩看而今。更袜步黄云,琴弹碧玉,汇泽杯斟。争先长至几日,料春风多喜鹊传音。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
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
仰望瀛洲高山,有人在海外旅行,惊叹登上高峰的壮丽景色。
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
记住岛上秋天的月亮,夜空中星星降临,岛上的宝物闪耀金光。
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
将来以巧妙的手法创作雨中的诗歌,展示智慧并传达美好的箴言。
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
回忆起槐府的黑头人(指木兰)从前的事业,芹宫中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骎骎。宝勒向东吟。
骎骎(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宝马踏着节奏朝东方吟唱。
戏彩看而今。更袜步黄云,琴弹碧玉,汇泽杯斟。
欣赏现在的戏剧艳彩。更换鞋袜踏上黄云(指登仙途),弹奏琴声如碧玉,将酒倾斟在汇泽之杯。
争先长至几日,料春风多喜鹊传音。
争相前往的旅途何时才能到达,预计春风中将有许多喜鹊传递信息。
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
梅花蕴藏着和羹的美味,心意相连,绣线补衮工(指木兰)深入人心。
这首诗词以瀛洲(传说中的仙境)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如木兰)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宝物和文化传统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精神、智慧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形容词的运用、对景物的细致描写等,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和张辑的写作风格。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张辑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宋代,辛弃疾,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仙吕】点绛唇 慢马四只粗,元代,杨舜臣,
慢马
四只粗蹄,一条乌尾,棕垂地。搭上鞍骑,二三百棍行三四里。
【混江龙】怎做的追风骏骥,再生不敢到檀溪。几曾见卷毛赤兔,凹面乌骓。美良涧怎敌胡敬德,虎牢关难战莽张飞。能食水草,不会奔驰,倦嘶喊,懒马店骤,曾几见西湖沽酒楼前系,怎消得绣毡蒙雨,锦帐遮泥。
【后庭花煞】叹梁园芳草萋,怕蓝关瑞雪飞。为爱背山咏,任教杜宇啼。空吃得似水牛肥。你可甚日行千里,报主人恩,何日把缰垂?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宋代,释正觉,
烟苍苍兮白鸟飞,水茫茫兮金鳞嬉。空杳杳兮智不知,觉冥冥兮性所宜。
包万像而括二仪,彻三际而周四维。影象累累,品类差差。
发挥元自我,点化更由谁。方之则矩,圆之则规。不须特地,且么过时。
兀兀腾腾,憨憨痴痴,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
送锁子坚北上,唐代,王翰,
乱象既无已,中心恒不夷。翩翩南林鸟,厉翮无所依。
念子将焉如,慷慨与我辞。西北有名将,世秉仁义麾。
壮哉国士心,嘉会良在兹。江汉有舟楫,梁楚多旌旗。
时焉不我与,言念渴与饥。明良际昌运,允称平生怀。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唐代,王播,
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 其十一,宋代,赵蕃,
频登采芹亭,所乐非山水。君今去我东,愁绝重来倚。
送翁灵舒赴越帅分韵得欲字,宋代,戴栩,
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
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
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
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
兴亡百粤乡,挽仰千载俗。
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
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
有类古蹻将,敌勍乃所欲。
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
箦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
秋风吹虫声,桂菊渐结束。
京华万种身,聚散棋着局。
吾徒日夕偕,文字当杯醁。
奈何夺此翁,为我谢州督。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 其五,宋代,沈与求,
心事空牢落,身名盍罢休。得闲羞彊聒,避谤巧淹留。
老矣嗟如此,谁欤问以不。傥容亲杖履,不拟向丹丘。
仲儿起文以壬午仲夏补博士弟子员率尔志喜兼用为勖果有寸长当有徵于斯言也凡三十韵,明代,张元凯,
武功开代邸,薄禄寄吴城。乃乏强弧力,而多柔翰情。
生儿怜汝慧,教子愧余伧。仲也当如仲,卿还自用卿。
经才明大戴,文未准西京。白面初求试,青衿乍剪成。
籍通秦博士,员备鲁诸生。缝掖欣从事,加冠顾美名。
喜真如捧檄,望已愈招旌。木铎宣王训,韦编课士程。
五车何必泛,一艺转须精。尔雅宜循式,偏奇莫惮更。
便堪高第置,徐与计偕行。班曷为投笔,终安用请缨。
泮流方涣涣,莪渐以菁菁。章句昔云鄙,贤科今最荣。
鸿恩蒙累叶,燕寝梦延英。八口将谁哺,三年待尔鸣。
寒门当极否,衰运敢图亨。积草庭难过,编蓬户半倾。
董帷宁昼下,孙案亦宵征。不讳言干禄,差强务耦耕。
养雏犹枳棘,舐犊尚柴荆。未信眉偏白,还看角且骍。
傥来焉有意,非分肯徒营。愿岂过三鼎,人将老一铛。
丈夫多激烈,志士绝肥轻。敝帚藏而父,遗簪畀汝兄。
兄期修世业,弟勉振家声。莫谓吾潦倒,斯言可莅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