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 其十四

破砂盆,漏灯盏。死偷心,灭正眼。近之则愈远,亲之则愈疏。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全明全暗,双放双收。番复看来,当甚热大。

是则也是,只如进前叉手。

5

释普宁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 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其他诗经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作者:黄璋(清代)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清代,黄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

50

上清乐 其三

作者:赵佶(宋代)

上清乐 其三,宋代,赵佶,

高上皇人宴紫霄,撷芳常引八骞条。

肌肤表里琉璃彻,映照三涂万苦消。

3

弇园杂咏十六首 其十 超然台

弇园杂咏十六首 其十 超然台,明代,王世贞,

巉岩百尺俯澄潭,天水相和共蔚蓝。小坐自然尘外境,日斜无意下西弇。

84

怀怡云平老三首 其三

怀怡云平老三首 其三,宋代,刘应时,

柔桑已密吴蚕老,帘幕低垂燕子飞。想见石栏斜点笔,海云深重湿山衣。

6

声声令

作者:佚名(宋代)

声声令,宋代,佚名,

未怕飞燕似轻盈。

62

【中吕】阳春曲 别情多情去

【中吕】阳春曲 别情多情去,元代,王伯成,

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38

【正宫】端正好 上高监司众

【正宫】端正好 上高监司众,元代,刘时中,

上高监司

众生灵遭磨障,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

【倘秀才】殷实户欺心不良,停塌户瞒天不当,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滚绣球】甑生尘老弱饥,米如珠少壮荒。有金银那里每典当?尽枵腹高卧斜阳。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根粉以代糇粮。鹅肠苦菜连根煮,获荀芦莴带叶口庄,则留下杞柳株樟。

【倘秀才】或是捶麻柘稠调豆浆,或是煮麦麸稀和细糠,他每早合掌擎拳谢上苍。一个个黄如经纸,一个个瘦似豺狼,填街卧巷。

【滚绣球】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等闲参与商。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硬咽悲伤!

【倘秀才】私牙子船湾外港,行过河中宵月郎,则发迹了些无徒米麦行。牙钱加倍解,卖面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

【滚绣球】江乡相,有义仓,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那近日劝粜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伴读书】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杖,尫赢伛偻如虾样。一丝好气沿途创,阁泪汪汪。

【货郎】见饿莩成行街上,乞出拦门斗抢,便财主每也怀金鹄立待其亡。感谢这监司主张,似汲黯开仓。披星带月热中肠,济与粜亲临发放。见孤孀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更把脏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众饥民共仰,似枯木逢春,萌芽再长。

【叨叨令】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生放,无钱的少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便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

【三煞】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

【二】天生社稷真卿相,才称朝廷作栋梁。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治政公平,蒞事慈祥。可与萧、曹比并,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紫泥宣诏,花衬马蹄忙。

【一】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入阙朝京,攀龙附凤,和鼎调羹,论道兴邦。受用取貂蝉济楚,滚绣峥嵘,珂珮丁当。普天下万民乐业,都知是前任绣衣郎。

【尾声】相门出相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活被生灵恩不忘,粒我丞民德怎偿?父老儿童细较量,樵叟渔夫曹论讲。共说东湖柳岸旁,那里清幽更舒畅。靠着云卿苏圃场,与徐孺子流芳挹清况。盖一座祠堂人供养,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使万万代官民见时节想。既官府甚清明,采舆沦听分诉。据江西剧郡洪都,正该省宪亲临处,愿英俊开言路。

【滚绣球】库藏中钞本多,贴库每弊怎除?纵关防任谁不顾,坏钞法恣意强图。都是无廉耻卖买人,有过犯驵侩徒,倚仗着几文钱百般胡做,将官府觑得如无。则这素无行止乔男女,都整扮衣冠学士夫,一个个胆大心粗。

【倘秀才】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

【滚绣球】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做皮的是仲才邦辅,唤清之必定开沽,卖油的唤仲明,卖盐的称士鲁。号从简是采帛行铺,字敬先是鱼鲊之徒,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

【倘秀才】都结义过如手足,但聚会分张耳目,探听司县何人可共处。那问他无根脚,只要肯出头颅,扛扶着便补。

【滚绣球】三二百锭费本钱,七八下里去干取,诈捏作曾编卷假如名目,偷俸钱表里相符。这一个图小倒,那一个苟俸禄.把官钱视同已物,更狠如盗跖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个无,试说这厮每贪污。

【倘秀才】提调官非无法度,争奈蠹国贼操心太毒,从出本处先将科钞除。高低还分例,上下没言语,贴库每他便做了钞主。

【滚绣球】且说一季中事例钱,开作时各自与,库子每随高低预先除去,军百户十锭无虚。攒司五五拿,官人六六除,四牌头每一名是两封足数,更有合干人把门军弓手殊途。那里取官民两便通行法,赤紧地贿赂单宜左道术,于汝安乎?

【倘秀才】为甚但开库诸人不伏,倒筹单先须计咒,苗子钱高低随着钞数。放小民三二百,报花户一千余,将官钱陪出。

【滚绣球】一任你叫得昏,等到午,佯呆着不瞅不觑,他却整块价卷在包袱。着纤如晃库门,兴贩的论百价数,都是真扬州武昌客旅,窝藏着家里安居。排的文语呼为绣,假钞公然唤做殊,这等儿三七价明估。

【倘秀才】有揭字驼字衬数,有背心剜心异呼,有钞脚频成印上字模。半边子兀自可,捶作钞甚胡突,这等儿四六分价唤取。

【滚绣球】赴解时弊更多,作下人就做夫,检块数几曾详数,止不过得南新吏贴相符。那问他料不齐、数不足?连柜子一时扛去,怎教人心悦诚服?自古道人存政举思他前辈,到今日法出奸生笑煞老夫,公道也私乎?

【倘秀才】比及烧昏钞先行摆布,散夫钱僻静处俵与,暗号儿在烧饼中间觑有无。一名夫半锭,社长总收贮,烧得过便吹笛擂鼓。

【塞鸿秋】一家家倾银注玉多豪富,一个个烹羊挟妓夸风度。撇摽手到处称人物,妆旦色取去为媳妇。朝朝寒食春,夜夜元宵暮。吃筵席唤做赛堂食,受用尽人间福。

【呆骨朵】这贼每也有难堪处,怎禁他强盗每追逐。要饭钱排日支持,索赍发无时横取。奈表里通同做,有上下交征去。真乃是源清流亦清,休今后人除弊不除。

【脱布衫】有聪明正直嘉谟,安得不剪其繁芜。成就了闾阎小夫,坏尽了国家法度。

【小梁州】这厮每玩法欺公胆气粗,恰便似饿虎当途。二十五等则例尽皆无,难着目,他道陪钞待何如。

【幺】一等无辜被害这羞辱,厮攀指一地里胡突。自有他,通神物,见如今虚其府库,好教他鞭背出虫蛆。

【十二月】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口将言而嗫嚅,足欲进而趑趄。

【尧民歌】想商鞅徙木意何如?汉国萧何断其初?法则有准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说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耍孩儿十三煞】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传之三代币方行,有刀圭泉布从初。九府圜法俱周制,三品堆金乃汉图,止不过作贸易通财物。这的是黎民命脉,朝世权术。

【十二】蜀寇瑊交子行,宋真宗会子举。都不如当今钞法通商贾,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十一】已自六十秋楮币行,则这两三年法度沮。被无知贼子为奸蠹,私更彻镘心无愧。那想官有严刑罪必诛,忒无忌惮无忧惧。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

【十】穷汉每将绰号称,把头每表德呼。巴不得登时事了干回付,向库中钻刺真强盗,却不财上分明大丈夫。坏尽今时务,怕不你人心奸巧,争念有造物乘除。

【九】靦乘孛模样哏,扭蛮腰礼仪疏,不疼钱一地里胡分付。宰头羊日日羔儿会,没手盏朝朝仕女图。怯薛回家去,一个个欺凌亲戚,吵视乡闾。

【八】没高低妾与妻,无分限儿共女,及时打扮衠珠玉。鸡头般珠子缘鞋口,火炭似真金裹脑梳。服色例休题取,打扮得怕不赛夫人样子,脱不了市辈规模。

【七】他那想赴京师关本时,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亏杀数百千程递运夫,哏生受哏搭负。广费了些首思分例,倒换了些沿路文书。

【六】至省库中将官本收得无疏虞,朱钞足那时才得安心绪。常想着半江春水翻风浪,愁得一夜秋霜染鬓须,历重难博得个根基固。少甚命不快遭逢贼寇,霎时间送了身躯。

【五】论宣差清如酌贪泉吴隐之,廉似还桑椹赵判府。则为忒慈仁,反被相欺侮。每持大体诸人服,若说私心半点无。本栋梁材若早使居朝辅,肯苏民瘼,个事苞苴。

【四】急宜将法变更,但因循弊若初,严刑峻法休轻恕。则这二攒司过似蛇吞象,再差十大户犹如插翅虎。一半儿弓手先芟去,合干人同知数目,把门军切禁科需。

【三】提调官免罪名,钞法房选吏胥,攒典俸多的路吏差着做。廉能州吏从新点,贪滥军官合减除,住仓库无升补。从今倒钞,各分行铺,明写坊隅。

【二】逐户儿编褙成料例来,各分旬将勘合书。逐张儿背印拘钤住,即时支料还原主。本日交昏入库府,另有细说直至起解时才方取。免得他撑船小倒,提调官封锁无虞。

【一】紧拘收在库官,切关防起解夫,钞面上与官攒俱各亲标署。库官但该一贯须黥配,库子折莫三钱便断除,满百锭皆抄估。捶钞的揭剥的不怕他人心似铁,小倒的兴贩的明放着官法如炉。

【尾】忽青天开眼觑,这红巾合命殂。且举其纲,若不怕伤时务,他日陈言终细数。

32

金缕曲·过长沙贾谊宅

作者:邹韬(清代)

金缕曲·过长沙贾谊宅,清代,邹韬,

才大超人表。揽神州、笑谈麈尾,万军尽扫。六策治安忧国志,叹息王孙纷扰。

纵流涕、难呼苍昊。小谪三年宦情冷,任群曹、绛灌功名早。

留此宅,寄鸿爪。

栖迟我亦长沙道。恨漫漫、西风瘦马,白云天杳。濯锦坊平空怀古,还有心期未了。

寻梦影、斜阳衰草。莽荡关河倚楼感,弄瑶琴、敢说知音少。

相忆处,耿怀抱。

56

杂诗

作者:何劭(魏晋)

杂诗,魏晋,何劭,

秋风乘夕起,明月照高树。闲房来清气,广庭发晖素。

静寂怆然叹,惆怅出游顾。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

心虚体自轻,飘遥若仙步。瞻彼陵上柏,想与神人遇。

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76

有为予言乌龙高崄不可到处有僧岩居不知其年予每登千峰榭望之慨然为作二诗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有为予言乌龙高崄不可到处有僧岩居不知其年予每登千峰榭望之慨然为作二诗 其一,宋代,陆游,

樵子向予说,有僧巢翠微。岩扉云共宿,锡杖鹤同飞。

日暮松明火,天寒槲叶衣。弃官从此逝,非子尚谁归。

83

愁坐忽思南郑小益之间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愁坐忽思南郑小益之间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当年蜀道秦关,万里飘然往还。酒病曾留西县,眼明初见南山。

67

比作陈下瓜曲酿成奇绝属病疡不敢取醉小啜而已

作者:陆游(宋代)

比作陈下瓜曲酿成奇绝属病疡不敢取醉小啜而已,宋代,陆游,

翠蔓扶疏采撷忙,曲生糸出古淮阳。蹋成明月团团白,酿作新鹅淡淡黄。

醅瓮秋凄惊凛冽,糟床夜注爱淋浪。西斋幽事新成谱,首为高人著此方。

73

郡圃晓步因登披仙阁四首 其四

郡圃晓步因登披仙阁四首 其四,宋代,杨万里,

只道春来不见痕,风邀雨勒未忺人。暄云淑日消多少,花柳匆匆了却春。

42

寄奉新钟宰

寄奉新钟宰,宋代,杨万里,

传语清心阁,欣逢诗主人。莺花无恙否,风月一番新。

旧日行吟处,今来迹已陈。应怜杨县尹,须鬓两如银。

37

次韵无想斋

次韵无想斋,近现代,刘雄,

挥戈何计反流光,寄身与世久低昂。下土无因叫天阊,终然块独守空堂。

天下熙熙孰知方,天自不变道为常。忆昔江边共举觞,春酒何似江流长。

还如刘伶对嵇康,解酲犹须进酒浆。玉山将崩濯沧浪,千顷岂可以斗量。

知君才不逊豫樟,瑚琏不用空琅琅。身毒归来筑山房,藏经万卷日取将。

眠食不离经卷旁,口诵万言目十行。闲来出游携锦囊,赋诗往往到宋唐。

眼看北阙等北邙,种豆南山自不妨。今我止酒远酒坊,离心唯托南斗彰。

100

嘲友人诗

作者:李充(魏晋)

嘲友人诗,魏晋,李充,

同好齐欢爱,缠绵一何深。子既识我情,我亦知子心。

燕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良辰不我俱,中阔似商参。

尔隔北山阳,我分南川阴。嘉会冈克从,积思安可任。

目想妍丽姿,耳存清媚音。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

逝将寻行役,言别泣沾襟。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

23

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僚同

作者:薛涛(唐代)

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僚同,唐代,薛涛,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

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

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57

句,唐代,解叔禄,

千花苑外韶芳暖,一鸟山边翠色寒。

86

归家见斋前竹实有作

归家见斋前竹实有作,清代,全祖望,

鸣鸟谅不闻,竹寔胡为者。主人愧弗堪,聊复采盈把。

平生藜苋肠,一饱百忧舍。归装乏鞠藭,隔宿储亦寡。

何期邀此君,饷我以大雅。或曰岁且侵,飞鸿行遍野。

忧心夫如何,徘徊桐阴下。

93

富相公挽词五首 其三

富相公挽词五首 其三,宋代,范纯仁,

千龄遭际盛,五福始终全。还政周星纪,怀忠入夜泉。

华夷思旧德,河洛绕新阡。空有云亡叹,何由止逝川。

9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