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观客夜博

积雪深一尺,堆琼迷山扉。豪客夜排闼,挑灯红炉围。

成枭呼五白,转胜赏四绯。举觞无不釂,寒深酒力微。

姑置博与酒,剧谈木屑霏。坐久更寖阑,疏钟到帘帏。

72

诗文简析

《雪中观客夜博》是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雪夜中与朋友们一起观赏雪景、畅饮作乐的情景。

诗文赏析

雪中观客夜博,积雪深一尺,堆成琼瑶般的美丽迷人的山扉。豪客们在夜晚聚集在门前,挑起灯火,围绕红炉,共同欣赏这雪夜的壮丽景色。他们兴奋地叫嚣着,彼此互相竞赛,使得雪白的山峰更加耀眼夺目。他们的豪情和欢乐超过了世间的喧嚣和纷扰。大家举起酒杯,无不兴高采烈地喝酒,然而寒冷的天气使得酒的力量减弱。尽管如此,大家依然把博弈和酒宴并置,热烈地谈论着琐碎的话题,像漫天的木屑一般飘散。坐久之后,更加疲倦,渴望安静休息,这时疏疏的钟声传到了帘帏之间,宣告了深夜的来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夜观赏和豪客的欢聚场景,展现了一种豪放奔放、热闹非凡的氛围。诗中的积雪、琼瑶山扉和红炉等景物描绘了雪夜的美丽与壮丽,而豪客们的饮酒、博弈和畅谈则体现了他们豪情万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以雪夜为背景,通过描绘丰富的细节和活泼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豪客们娱乐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冬夜的寒冷和豪客们的热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豪客们的描绘,表达了对豪放豪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欢乐和快乐的追求。整首诗词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给人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

赵汝燧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其他诗经

题杨山人隐居

题杨山人隐居,明代,黎民表,

紫逻云林僻,青溪径路斜。应怜招隐地,况复草玄家。

藤古蟠幽石,松寒落细花。山窗开罨画,天井上烟霞。

宅胜栖心远,凭高属兴赊。图书淹日月,芝术共年华。

雏凤飞将奋,冥鸿迹渐遐。浮荣真梦幻,悔不学丹砂。

46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七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七,清代,张鹤龄,

窈窕排丹闼,回翔出钿车。春旗拂岸柳,轻吹落山花。

似出齐遄室,将宴楚章华。夷庚休畏险,峻坂隔褒斜。

28

公馆

作者:文同(宋代)

公馆,宋代,文同,

公馆昼沈沈,烟云晚作阴。琴轩冰沼净,书阁火炉深。

默坐自有得,闲行谁可寻。还应上高阁,看雪一千岑。

34

承晨昏省侍太夫人,必诘问史事,或对稍延,诃责随之,今不复闻矣

承晨昏省侍太夫人,必诘问史事,或对稍延,诃责随之,今不复闻矣,清代,谢道承,

儿来前,自尧经今凡几年。儿强记,自尧经今凡几帝。

儿时应对稍逡巡,母颜变色旋恚嗔:陈箧孙志学人责,稽古胡不如妇人?

吁嗟乎!母言在耳,儿颜犹泚。安得我母常嗔儿常泚,于今劝学无闻矣。

79

桂殿秋 其一 和竹垞韵

桂殿秋 其一 和竹垞韵,清代,陈祖绶,

秋色好,在江干。捞虾船歇苇花看。雁行画出寥天字,书破残云觉月寒。

5

虞美人

虞美人,宋代,范成大,

落梅时节冰轮满。何似中秋看。琼楼玉宇一般明。只危邖娥添了、万枝灯。
锦江城下杯残后。还照鄞江酒。天东相见说天西。除却衰翁和月、更谁知。

26

寄赠含曦上人

作者:卢仝(唐代)

寄赠含曦上人,唐代,卢仝,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
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
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
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纵遇强礼拜,雅语不露齿。
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
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
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
怜僧无远□,信佛残未已。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
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
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靴靴。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
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未达不敢尝,孔子疑季子。
药成必分余,余必投泥里。不如向阳堂,拨醅泛浮蚁。
麹米本无愆,酒成是法水。行道不见心,毁誉徒云尔。
雪晴天气和,日光弄梅李。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
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高僧有拄杖,愿得数觏止。

68

出见桃花盛开

作者:张嵲(宋代)

出见桃花盛开,宋代,张嵲,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

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1

次韵斯远见梦有作六言二首

作者:赵蕃(宋代)

次韵斯远见梦有作六言二首,宋代,赵蕃,

白也江南逐客,少陵因梦成诗。

我亦移官衡岳,惊乌未有安枝。

47

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

作者:徐照(宋代)

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宋代,徐照,

客花十月开湘桃,蓬天春浅霞烟高。

仟郎玩世跨鹏海,红龙紫仗青童翿。

星斗心胸□□□,笔端衮衮惊沧涛。

天皇庚申开凤历,百八十岁生夔皋。

彤庭射策鬼斗□,虎符分寄梁悬刀。

承华出入汉长吏,画图周室诸侯朝。

绫绮连钱蔽华屋,神奎秘画黄金标。

鹤嘴瓶深贮沆瀣,西峰倒碧翻蒲萄。

55

暮春晚酌

暮春晚酌,宋代,赵汝普,

春去夏来雨雪花,飞入隔窗点绛纱。

呼童掇取尊前酒,看景哦诗醉落霞。

92

性地颂

性地颂,宋代,张伯端,

佛性非同异,千灯共一光。

增之宁解溢,减著且无伤。

取舍皆为过,焚漂总不妨。

见闻知觉法,无一可猜量。

76

句,宋代,姚宋佐,

蛮丁诵吏部,沙户知退之。

96

长干里

长干里,宋代,罗必元,

山垄中间号曰干,此干长里盛衣冠。想应王谢朝回后,日日行人看绣鞍。

52

次花翁冬日三诗 其三

作者:杜范(宋代)

次花翁冬日三诗 其三,宋代,杜范,

翛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山泽肯为仙骨瘦,襟怀自得遁身肥。

有诗盈帙遮空橐,无酒留宾办典衣。一棹稽山风雪里,便应兴尽雪中归。

29

入丛山隘见雪

入丛山隘见雪,宋代,汪梦斗,

天公有意相归程,晓起千峰照眼明。一白自能遮百丑,只疑风味太清生。

96

和晏太尉三月十三日锡庆院二首

作者:宋祁(宋代)

和晏太尉三月十三日锡庆院二首,宋代,宋祁,

绀宇传香鹭序回,南趋别馆宴庭开。

正因恩厚心先醉,不待君王常满杯。

96

龟石

龟石,宋代,孔武仲,

平川汹汹经南国,匹练横托半天碧。

洪澜巨浪之中央,忽见颓嵬太古石。

此石由来几许时,混元一气初开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划落半空随霹雳。

非鼋非鳌不可辩,有若神龟见踪迹。

精刚不待娲皇练,浑朴宁从巨灵擘。

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运转非人力。

当时大禹走天下,驱至九江为纳锡。

万牛攒车载不动,铁轴峥嵘自堆积。

秦皇鞭山移四海,怒视不能移咫尺。

至今独立犹惊人,地志山经不能测。

千灵万状谁复知。一片坚顽粗可识。

昂头突出翠涛中,跪足横蹯九泉脉,

当心一搭莓苔黑。渊潜不见曳尾状,

日烁犹惊负图色。青髯剥落向何处,

秋草绥绥晨露滴。劲健曾支玉女床,

孄斑似点乖龙额。渔翁未网先自骇,

灵蓍欲伏安可得。鼋鼍缩首不敢近,

暇蟆巡行夜战惕。岁冬大寒百圣伏,

圜圜劲势无欹侧。风磨霜练无日休,

发鬓皴痛成兆坼。负才不免刳肠累,

至珍惟籍天公惜。灼以炎皇之火精,

寡以少昊之金液。神鑽鬼卜不见形,

阴阳造化无遗策。大哉龟者物之精,

岁久已化为真形。有时月黑无人夜,

绕岸光芒芒自生。下骇深潭怪蜃窟,

上应中天玄武星。万众森森下相向,

来决吉凶真伪情。奸狐妖鼠已破胆。

山魑野魅见亦惊。波神吞气不敢喘,

四面长漪铺席平。吾闻溪老记往岁,

半夜风雨来冥冥。剨然曳转大潭左,

百里震惊如雷霆。妒憎摧折虽万状,

崔嵬孤高终自灵。吁哉天地至奇物,

何为流落于江城。铜马犹闻标汉殿,

神羊昔亦驯尧廷。便当推置玉堂上,

古貌岌岌无欹倾。奸臣猾豎作狐媚,

见之頳面先吞声。凶荒水旱必可卜,

仓卒变怪皆先明。匈奴丧魄万里外,

慉缩不敢窥天兵。龟乎龟乎用不用,

壮士与尔同死生。

41

高亭道中一绝留题净慧壁

高亭道中一绝留题净慧壁,宋代,鲜于枢,

野酴醾发气薰然,睡起时惊雪入船。安得鸱夷三百乘,空令馋客口流涎。

39

送林彦清归永嘉

送林彦清归永嘉,元代,柯九思,

雁荡接银汉,翠涌生高寒。

芙容散秋锦,飞落秋云端。

我昔造绝顶,天阔路漫漫。

遥瞻广寒殿,素娥正凭阑。

白兔捣月魄,指顾成神丹。

因招宋成公,吹箫乘紫鸾。

俯视九万里,元气青团团。

别来知几时?弱水如平滩。

忽遇雁山客,霞佩青莲冠。

还入雁山去,玉髓供晨餐。

报我旧游者,久待凌烟峦。

吾患为有身,南望空长叹。

1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