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南谯炳地灵,穿云雁塔自层层。
残烟落日荒墟上,父老相传落雁亭。
千古南谯炳地灵,
穿云雁塔自层层。
残烟落日荒墟上,
父老相传落雁亭。
这首诗描绘了南谯地区的景色和历史底蕴。南谯是古代中国安徽省亳州市的旧称,被称为\"地灵\",意味着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诗人通过描绘穿云的雁塔,表达了南谯地区古老而庄严的气息。诗中提到的\"残烟落日荒墟上\"暗示了南谯地区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岁月的蹉跎。最后一句\"父老相传落雁亭\",表达了人们代代相传关于落雁亭的故事和传统,强调了这座古老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南谯地区的独特魅力。首句\"千古南谯炳地灵\"以\"千古\"和\"炳地灵\"这两个词,突出了南谯地区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瑰宝,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穿云雁塔自层层\",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雁塔仿佛在云中穿梭,给人以宏伟壮丽之感。\"残烟落日荒墟上\"这一描写,通过烟雾的凝结和夕阳的余晖,构建了一幅荒凉而寂寥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最后一句\"父老相传落雁亭\"则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落雁亭成为了历史与记忆的象征。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南谯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壮丽景观,给人以庄严肃穆和历史沧桑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南谯地区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传递了对古老文化的敬仰和传承的呼唤。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1093)滁州全椒人,初名琥,字邃明。张洎孙。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引入同编修中书条例,寻授集贤校理,数月间骤迁知谏院、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历知蔡州、判司农寺、知河阳。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进知制诰、知谏院,判国子监。四年,拜参知政事,次年改中书侍郎。哲宗立,谏官、御史合攻其依附王安石、吕惠卿,构陷冯京、苏轼。罢知郑州,累徙扬州。卒谥简翼。
磊磈行,明代,石宝,
深林人稀豺虎嘷,荒崖堕石海漱涛。长安万里烟浩浩,黄金触手轻如毛。
貂裘敝尽何足惜,腰下焚焚双宝刀。西来黄尘扑天起,将军破敌见天子。
圉夫灶下尽蒙恩,困杀英雄老燕市。燕南美人好颜色,压酒槽头劝行客。
东风舞折柳丝狂,醉击龙泉按歌拍。歌声嘹亮舞熊柔,不数当年宋意讴。
知己难逢头易白,出门跨马路悠悠。
杨周二子墓下作寄怀王山人,清代,严可均,
侵晨携斗酒,流眺城南隅。碧波带长麓,寒光清有余。
群鸦一以噪,累累多丘墟。念彼地下人,生前良我徒。
杨子雕龙手,周生野鹤如。飘飘两词客,长伴孙太初。
流行随大化,一去无贤愚。寥寥四五子,后死尔与余。
感此一相酹,沈吟立斯须。
尉迟杯(题卢石溪响碧琴所),宋代,尹公远,
冰弦语。在竹树、院落深深处。当年野草闲花,何许浮云飞絮。征鸿止止,纵汗漫、游人远回顾。迟琼楼、五色帘开,唤醒玄鹤飞舞。
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潮怒。三十年余池台泪,应不为、花奴羯鼓。想天上,群仙老矣,其比似,人间更愁苦。倩画阑、留住西风,莫教愁入云去。溪翁琴皆浙音,故云。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 其一,宋代,杨亿,
再入蓬丘席未暖,飘飘又建隼旟行。交朋莫惜河梁别,乡曲初期昼锦荣。
竹箭波声随一棹,斧柯山色对双旌。子牟江海心应在,频上高楼望帝京。
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示之,宋代,赵孟坚,
逃禅祖花光,得其韵度之清丽。
节庵绍逃禅,得其萧散之布置。
回观玉面而鼠须,已见工夫较精致。
双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来端若尔。
所传正统谅末节,舍此的传皆伪耳。
僧花工之工则粗,梦良意到工则未。
女中却有鲍夫人,能守师绳不轻坠。
可怜闻名不识面,云有江西陆公济。
季衔麤丑恶拙祖,弊到雪篷滥觞矣。
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
是中有趣岂不传,要以眼力求其旨。
踢须正七萼则三,点眼名椒梢鼠尾。
枝分三叠墨浓淡,蓊有正背多般蕊。
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说偈言吾亦赘。
谁家屏障得君画,更以吾诗跋其底。
纪危,宋代,刘敞,
四月河水湍,怒风复相乘。维绝柁亦摧,舟人废其能。
中流急回环,顷刻不可胜。性命委自然,岂知所依凭。
堤旁多聚观,失色气崩腾。孰不愿引手,而乏钩与绳。
嗟我亦天幸,既危乃复兴。追思方厄时,汗出如洗冰。
侧闻前此者,覆溺已屡曾。此事通为邦,长民可以惩。
因书作长诗,俾不忘战兢。
吕文靖,宋代,岳珂,
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
百年相承,文献攸萃。暇日启钥,抉奇出秘。有三轴者,实公程艺。
捧玩再拜,始识公字。丁丑禾兴,刻置官寺。枣肥失态,莫尽体势。
粤来维扬,岁在癸未。客出公帖,相示叹喟。如昔所见,毫发毕似。
于翰墨间,更著风谊。客谓此书,伐木无愧。亟以归我,备名臣体。
琼函锦缲,明窗棐几。时一展玩,若锵剑佩。是岁七月,日维乙巳,淮海堂下,清阴蔽芾。
我时受藏,午暑犹炽。月纪岁合,时又其位。于日之吉,与初览对。
载见载识,若合符契。岂非天耶,尚勿失坠。
烛影摇红 上晁共道,宋代,吴亿,
楼雪初消,丽谯吹罢单于晚。使君千炬起班春,歌吹香风暖。
十里珠帘尽卷。正人在、蓬壶阆苑。卖薪买酒,立马传觞,升平重见。
谁识鳌头,去年曾侍传柑宴。至今衣袖带天香,行处氤氲满。
已是春宵苦短。且莫遣、欢游意懒。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
陪师川纳凉大宁寺得绿字,宋代,洪朋,
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
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
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
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可令夜气清,更使年谷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