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

路转下层崖,乱石通微径。

山深万象虚,叶脱千林静。

连苔苍欲横,衮雪飞泉迸。

有睹那可言,寒烟日向暝。

1

诗文译文

路在下层崖转弯,

乱石通向狭小的小径。

山深处万物显得虚幻,

树叶脱落,千林静寂。

苔藓连绵苍翠欲横亘,

雪花飞扬,泉水迸溅。

这景象难以言表,

寒烟笼罩着日向暮时。

诗文简析

《石桥》是一首宋代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一条转弯的小路,穿过下层崖的乱石,通向山间的小径。这里的路途曲折艰险,石块凌乱,给人一种探险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深处的景象。山深处的景物显得虚幻,仿佛是万物的幻影。树叶脱落,千林静寂,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随后的两句描绘了连绵的苔藓和飞扬的雪花,以及泉水迸溅的景象。苔藓覆盖着地面,苍翠欲横,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雪花飞舞,泉水溅起,给人一种活力和美感。这里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变幻多样。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感受。作者表示这样的景色难以言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和传达。寒烟笼罩着夕阳,给人一种寂寥和幽远的感觉。整个在表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思索。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美,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传递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读者在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诗文赏析

《石桥》是一首宋代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一条转弯的小路,穿过下层崖的乱石,通向山间的小径。这里的路途曲折艰险,石块凌乱,给人一种探险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深处的景象。山深处的景物显得虚幻,仿佛是万物的幻影。树叶脱落,千林静寂,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随后的两句描绘了连绵的苔藓和飞扬的雪花,以及泉水迸溅的景象。苔藓覆盖着地面,苍翠欲横,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雪花飞舞,泉水溅起,给人一种活力和美感。这里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变幻多样。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感受。作者表示这样的景色难以言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和传达。寒烟笼罩着夕阳,给人一种寂寥和幽远的感觉。整个在表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思索。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美,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传递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读者在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张康国

(1056—1109)扬州人,字宾老。神宗元丰二年进士。知雍丘县。哲宗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转运判官,有惠政。徽宗时累迁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始因蔡京进,曾预议定元祐党籍。及得志,渐为崖异。帝恶京专愎,阴令沮其奸。暴卒,谥文简。

其他诗经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羁所七忆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羁所七忆,清代,王士禄,

谁云弄瓦。绣褓相怜无异者。弱女非男。也与陶公慰醉颜。

还思卖犬。笥屐他年亲嫁遣。此意悠悠。面壁娇啼我欲愁。

38

过凤县简主簿徐敏

过凤县简主簿徐敏,明代,程本立,

城门人迹没蒿莱,城上青山四面开。土物只看鹦鹉卖,邑人空说凤凰来。

三年簿领心如水,十岁儿童瘿似杯。赋得诗成写厓石,欲留姓字刻苍苔。

32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宋代,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94

兰陵王(郴州作)

兰陵王(郴州作),宋代,袁去华,

晓阴薄。隔屋呼晴噪鹊。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秋容自寂寞。清浅溪痕旋落。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
天涯信飘泊。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文园多病宽衣索。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甚良宵闲却。
辽邈。误行乐。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西风满院垂帘幕。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74

【中吕】阳春曲 浮云薄处ㄔ

【中吕】阳春曲 浮云薄处ㄔ,元代,杨朝英,

浮云薄处ㄔ胧日,白鸟明边隐约山。妆楼倚遍泪空弹,凝望眼,君去几时还?

沈腰易瘦衣宽褪,潘鬓新皤镜怕看。月明千里报平安,音信悭,归梦绕巫山。

57

洞霄宫

作者:苏轼(宋代)

洞霄宫,宋代,苏轼,

上帝高居悯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鸦翻。长松怪石宜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5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大将上兵符,军容备扫除。恭惟陛下圣,方采直臣书。

忽报分司去,还寻入幕初。宗藩虽旧识,莫遣得亲疏。

23

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茟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 其四

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茟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 其四,清代,全祖望,

前辈渊原尽,谁其足嗣音。菑畬如不怠,阡陌岂难寻。

忽忽中哀恨,茫茫后死心。同畴期二妙,一振式微吟。

63

小原欲归

作者:高登(宋代)

小原欲归,宋代,高登,

潮颊香醪晕醉红,{左革右登}敲归路勒青骢。

水涵万顷曾孙稼,月逗盈衿少女风。

大误平生缘画足,无聊中夜只书空。

拟将方宇难论事,直扣天门问化工。

100

和魏周辅

作者:陈亚(宋代)

和魏周辅,宋代,陈亚,

昔贤自是堪加罪,非敢言君爱窃诗。

尀耐古人多意智,预先偷子一联诗。

77

泊阎桥有怀

泊阎桥有怀,宋代,俞德邻,

青镜霜刀杳莫寻,陈留巷陌故阴阴。鸿飞犹记东西迹,燕去难留下上音。

多病乐天悲老近,三生杜牧恨春深。浮云柳絮元无准,惭愧人间儿女心。

19

观柳见桃

作者:韩淲(宋代)

观柳见桃,宋代,韩淲,

柳已看看暖,桃仍恰恰开。叶间惊甚雨,花外合轻雷。

不分青春半,其如素发催。官閒惟可句,心醉也寻杯。

84

次韵斯远五首 其五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斯远五首 其五,宋代,韩淲,

开恍如斯落更新,寻香逐色转精神。直须一夜风吹尽,到底孤标不负人。

42

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闺五绝 其一

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闺五绝 其一,宋代,慕容彦逢,

香如云彩出无心,一室初凝画舫深。静对氛氲永终日,谁知真相在清襟。

20

隐居杂兴 其四

隐居杂兴 其四,宋代,杨公远,

生计新来喜有涯,莳菘栽韭树桑麻。惯眠纸帐三竿日,饱听萍池两部蛙。

往事真成看堕甑,凡身安敢望乘槎。一般受用还官样,门外黄蜂为报衙。

39

赠元美

赠元美,明代,李攀龙,

共拟怀人作,先成幼妇篇。微音知者少,佳句法谁传。

10

重送张阃使

重送张阃使,明代,李攀龙,

将才君自有,儒术众谁如。廷对诸生策,家传孺子书。

百蛮麾下出,两浙闽中居。故事单醪在,流言二卵虚。

名应铜柱上,身是玉关馀。拊髀方今日,君恩未可疏。

76

秋日奉别王元美比部详刑还京四首 其二

作者:卢楠(明代)

秋日奉别王元美比部详刑还京四首 其二,明代,卢楠,

烁烁天上星,皎皎岩际月。蟠蟀感夜吟,凉飙迟晨发。

山木既云苍,江枫亦已脱。遥望百里间,茫茫但寥阔。

鸱鸮鸣园陬,虎豹步庭阙。临路别所亲,怅然增华发。

思心独徬徨,谁能为解结。安得琼芳枝,慰我常饥渴。

66

枝上雪二首 其一

枝上雪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鸟宿寒枝动,晴天雪更飞。既沾台石冷,复上老僧衣。

56

婺源五岭诗

婺源五岭诗,明代,湛若水,

春山绣芙蓉,闪烁入青空。我来乘云车,缥缈行空中。

芙蓉临对镜,镜光花愈胜。未见本来面,更须学山静。

静坐看羊队,羊化石空在。石吾甚爱之,勿使羊践坏。

德胜非人力,而乃见天则。是德何必胜,日用常饮食。

新岭德胜前,问新何以然。盛德乃日新,春花自年年。

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