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黄明畜牧肥,外闲千驷气增威。
权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动若飞。
暂借行人持玉节,屡陪方伯展朱旂。
料君早晚趋严召,安稳乘归从六騑。
塞草黄明畜牧肥,
外闲千驷气增威。
权奇毛骨森相映,
騕褭精神动若飞。
暂借行人持玉节,
屡陪方伯展朱旂。
料君早晚趋严召,
安稳乘归从六騑。
诗词的主要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和行为来表达对李子仪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中提到的\"塞草黄明畜牧肥\",形象描绘了广袤的草原上,牧草丰美,马儿们健壮茁壮。接着,\"外闲千驷气增威\",形容了李子仪麾下的马匹数量众多,气势威武。接下来,诗中提到\"权奇毛骨森相映\",形容马匹的形态优美,毛发独特,骨骼结实。\"騕褭精神动若飞\"一句,则表现了马匹精神焕发,行动敏捷,仿佛飞翔般自由自在。
接下来,诗词转向表达对李子仪的祝福和期望。\"暂借行人持玉节\",意味着作者暂时借用行人之手,向李子仪送去祝贺之礼。\"屡陪方伯展朱旂\",表达了作者多次陪同李子仪,在盛大的仪式上展示红色的旗帜,象征着吉祥和荣耀。最后两句\"料君早晚趋严召,安稳乘归从六騑\"寄托了作者对李子仪的期望,希望他能早日获得重要的召唤,安全地返回,并且在六匹骏马的陪同下归来。
整首诗以马喻人,通过对马的描绘来表达对李子仪的敬佩和祝福。马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忠诚勇敢奔放的象征意义,因此通过马的形象,诗人将这些美好的品质寄托于李子仪身上,表达了他对李子仪的崇敬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行云流水,意境清新,用词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传颂李子仪功绩和美德的佳作。
《和李子仪瀛州借马寄安抚待制》是宋代苏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借马寄托作者对李子仪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李子仪的敬佩和对其未来的期望。
塞草黄明畜牧肥,
外闲千驷气增威。
权奇毛骨森相映,
騕褭精神动若飞。
暂借行人持玉节,
屡陪方伯展朱旂。
料君早晚趋严召,
安稳乘归从六騑。
诗词的主要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和行为来表达对李子仪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中提到的\"塞草黄明畜牧肥\",形象描绘了广袤的草原上,牧草丰美,马儿们健壮茁壮。接着,\"外闲千驷气增威\",形容了李子仪麾下的马匹数量众多,气势威武。接下来,诗中提到\"权奇毛骨森相映\",形容马匹的形态优美,毛发独特,骨骼结实。\"騕褭精神动若飞\"一句,则表现了马匹精神焕发,行动敏捷,仿佛飞翔般自由自在。
接下来,诗词转向表达对李子仪的祝福和期望。\"暂借行人持玉节\",意味着作者暂时借用行人之手,向李子仪送去祝贺之礼。\"屡陪方伯展朱旂\",表达了作者多次陪同李子仪,在盛大的仪式上展示红色的旗帜,象征着吉祥和荣耀。最后两句\"料君早晚趋严召,安稳乘归从六騑\"寄托了作者对李子仪的期望,希望他能早日获得重要的召唤,安全地返回,并且在六匹骏马的陪同下归来。
整首诗以马喻人,通过对马的描绘来表达对李子仪的敬佩和祝福。马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忠诚、勇敢、奔放的象征意义,因此通过马的形象,诗人将这些美好的品质寄托于李子仪身上,表达了他对李子仪的崇敬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行云流水,意境清新,用词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传颂李子仪功绩和美德的佳作。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罥马索 白下逢谭左羽,即送其游吴趋,清代,龚翔麟,
古秦淮,一片粼粼白蘋水。水楼歌扇,可怜零落斜阳里。
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甚饮徒船舣松门,偏问伤心六朝事。
燕子。双双早趁,初蜂瘦蝶,露杏香边闹春意。来听廊腰帘纤,雨吹堕玉梅残蕊。
画帘挑烛,才话离情,又一声声琼签起。怪整装、酒城遥盼,催挂轻帆冷云底。
【双调】珍珠马南 情,元代,未知作者,
箫声唤起瑶台月,独倚阑干情惨切。此恨与谁说,又值那黄昏时节。花飞也,
一点点似离人泪血。
【步步骄南】暗想当年,罗帕上把新诗写,偷绾同心结。心猿乘,意马劣,
都将软玉温香,嫩枝柔叶。琴瑟正和协,不觉花影转过梧桐月。
【雁儿落北】不觉的梧桐月转过西银台上,昏惨惨灯将灭。怎禁他纱窗外铁
马儿敲,这些时一团娇香肌瘦怯。
【沉醉东风南】一团娇香肌瘦怯,半含羞翠钿轻帖。微笑对人悄说:休负了
今宵月。等闲间将海棠偷折,山盟共设:不许暂时少撇,若有个负心的教他随灯
儿便灭。
【得胜令北】呀,若有一个负心的教他随灯灭,惨可可山盟海誓对谁说。海
神庙现放着勾魂帖,那神灵仔细写。你休要心斜,非是掩难割舍;你休要痴呆,
殷勤将春心漏泄。
【忒忒令南】他殷勤将春心漏泄,我风流寸肠中热。因此上楚云深锁黄金阙,
休把佳期暂撇。燕山绝,湘江竭,断鱼封雁帖。
【沽美酒北】湘北断鱼雁帖,他一去了信音绝,想着他负德辜恩将谎话说。
眼见的花残月缺,自别来甚时节甚时节。
【好姐姐南】自别,逢时遇节,冷淡了风花雪月。奈愁肠万结,怎禁窗外铁
无休歇。一似环摇明月,又被西风将锦帐揭。
【川拨棹北】又被西风将锦帐揭,倚帏屏情惨切。这些时信断音绝,眼中流
血。心内刀切,泪痕千叠,因此上渭城人肌肤瘦怯。
【桃红菊南】渭城人肌肤瘦怯,楚天秋应难并叠。停勒了画眉郎京尹,补填
了河阳令满缺。
【七弟兄北】补填了河阳令满缺,一片似火也。心间事与谁说,好教我行眠
立盹无明夜。今日个吹箫无伴彩云赊,闻筝的月下疏狂劣。画眉郎手脚拙,窃玉
的性情别,把好梦成吴越。
【川拨棹南】成吴越,怎禁他巧言搬斗喋。平白地送暖偷寒,平白地送暖偷
寒,猛可的搬唇递舌。水晶丸不住撇,点钢锹一味撅。
【梅花酒北】他将那点钢锹一迷里撅,劈贤刀手中撇。打捞起块丹枫叶,鸳
鸯被半床歇。胡蝶梦冷些些,破香囊后成血,楚馆着火焚者。
【锦衣香南】他将那楚馆焚,秦楼来拽。洛浦填,泾河截。梅家庄水罐汤瓶
打为磁屑,贾充宅守定粉墙缺,武陵溪涧花儿钉了桩橛。楚襄王梦惊回者,汉相
如赶翻车辙。深锁芙蓉阙,紫箫吹裂,碧桃花下凤凰将翎毛生扯。
【收江南北】呀,你敢在碧桃花下将凤毛扯,人生最苦是离别。山长永远路
途赊,何年是彻,响当当菱花镜碎玉簪折。
【浆水令南】响当当菱花镜碎扌颠,支楞楞瑶琴弦断绝,革支支同心绾带扯,
击玎宝簪儿坠折。采莲人偏把并头折,比目鱼就池中冷水烧热。连枝树生砍折,
打捞起御水流红叶。蓝桥下翻滚滚波浪卷雪,祆神庙袄神庙焰腾腾火走金蛇。
【尾声南】饶君巧把机谋设,止不住负心薄劣,梦儿里若见他俺与他分说。
岁末次韵答子戌兼寄留社诸公,近现代,刘雄,
伏枕送旧岁,沉忧如循环。难挽隙驹驰,弹指变暑寒。
曳尾信泥龟,据柱要彩狻。人事非金石,荣华有阑珊。
极知同一梦,不待梦已残。堪笑斗蛮触,蜗角几方圜?
或作鱼千里,何如守门阑?终然为散樗,不受儒者冠。
邂逅真莫逆,饕餮每共餐。青蚨随手尽,黄酒与身宽。
今我返巴蜀,盈耳爆竹喧。昔游二三子,何当理丝纶。
材大不偶世,秀木鸣风湍。遗君无长物,唯是祝平安。
凭网诵新诗,未觉阻重峦。钻坚而仰高,望洋迷其樊。
论文忝末座,分韵对春盘。翻疑寿陵子,学步失邯郸。
尚想缑山鹤,云表俯人寰。仙佛两茫茫,泪下不能言。
五月八日游北禅师川登塔尽七级仆能三级而已晚过公晦偶作二首 其一,宋代,韩驹,
徐郎胸次已冰清,北寺清游更绝尘。不欲茹荤缘道友,肯来出郭是诗人。
怜君远客情能尔,看我题名墨尚新。谁有好方扶脚力,故乡归去蹋峨岷。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三 来青轩,明代,文徵明,
寂寂云堂车马稀,高明不受短墙围。好山宛转双排闼,胜日登临一振衣。
望里风烟晴更远,坐来尘土暮还稀。松间白鹤如嫌客,顾影翩然忽自飞。
赏花,明代,释函可,
人爱花开好,我畏花开早。开早落亦先,旭日无常照。
世无魏与姚,各自矜芳号。富贵岂久长,露晞色随槁。
我每见花哭,人争见花笑。笑哭亦何关,衰荣本天造。
百物信有时,黄紫递光耀。为语赏花人,徒然乱怀抱。
郡大夫岭南陈公下车以来余未修谒乃徵傅吴令言忽枉赠章奖许太过兼悯困穷不揣陈说平生以当执贽诗成三十韵,明代,张元凯,
余生本椎鲁,家世服櫜鞬。郤縠从吾好,毛苌授尔言。
雄心追定远,长技怯楼烦。萤火偏能集,韦编不厌翻。
并忘鱼在釜,宁羡鹤乘轩。三黜偶齐惠,沉酣讵比髡。
弓韬消月影,甲绣尽苔痕。投璧宜遭剑,弹冠反戴盆。
蛾眉羞再画,驷舌亟须扪。野性抛鸡肋,霜蹄蹶虎贲。
蓬蒿张仲室,鸟雀翟公门。一葛何曾纩,聊饔孰继飧。
寒泉濯以洁,晴旭负之暄。减产至空壁,为佣且灌园。
土浇吴伯里,俗薄买臣村。羽铩悲笼鸟,途穷叹槛猿。
亭争留故尉,市惯辱王孙。稚子皆来笑,公侯敢去援。
幸逢齐傅琰,得御汉陈蕃。恍见德星聚,还看威凤鶱。
回翔空五岭,睥睨小中原。飞翰金飙迅,垂函玉露繁。
南邦孔翠穴,大海明珠源。白羽边书静,朱弦郢曲翻。
狂犹思鲁士,忠许吊湘魂。覆瓿终捐弃,雕虫幸记存。
云泥谁隔分,风雅愿同论。官橐冰壶冷,公庭玉树温。
徒怀祢衡刺,未共孔融尊。欲遂称知己,居然说感恩。
八龙济美行赠刘春台太守,明代,赵完璧,
丈夫合作人中龙,生子拟与荀氏同。荀龙之名不可核,转看八子迎春翁。
翠涛红雨奋头角,江门霹雳斡春工。八荒鸿润畅枯槁,九天一息袪氛雺。
姬周达騧直蝘蜓,高辛才子俱蠛蠓。老龙种种赤帝宗,要亦海若瑞锡乎天东。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