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

作者:苏颂(宋代)

道济三千子,文高二百年。

朝廷得王佐,经术有师传。

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

平生思颍事,倏忽启新阡。

58

诗文译文

第一首

道济三千子,文高二百年。

朝廷得王佐,经术有师传。

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

平生思颍事,倏忽启新阡。

第二首

久已著文章,时来更奋然。

德隆非骞笔,功著异鲁连。

光宗麟足下,荣锡士无前。

深仁自有泽,高风岂独全。

诗文简析

《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是苏颂创作的诗词,描绘了欧阳修的政治才能和学术造诣,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追思之情。

诗文赏析

这两首诗是苏颂对欧阳修的挽辞,表达了对欧阳修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学术成就的赞美,并对他的离世表示深切的思念和追思。诗中描绘了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他的治道使国家得到滋润,他的文学成就长盛不衰。他在朝廷中成为一位重要的辅佐者,他的学术传承自师长,使经学得到广泛传承。他的文笔娴熟,才华横溢,但他的志向和抱负尚未得到充分展示。他在思考自己一生致力于颍水之事的同时,突然离世,使人们悲痛不已,但也启发了新的志士。

这两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认为欧阳修是当世的政治家和学者兼备的代表,他的才华和学术成就使他成为朝廷的得力助手。诗人称赞他的文才在书写和修剪方面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但他的志向和理想还没有完全实现。他一生思考着颍水之事,突然离世,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然而,他的离去也激励着新一代的志士,继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

这两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欧阳修的杰出才能和卓越贡献,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它们将欧阳修塑造成一个令人敬仰和追思的伟大人物,鼓舞着后人继续追求卓越和为社会作出贡献。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其他诗经

五桂山飞瀑

五桂山飞瀑,明代,梁思诚,

桂岭插云表,苍茫天四围。洪泉劈涧落,寒瀑破空飞。

百道穿危磴,千寻下翠微。晓烟洗残黛,白雾掩轻扉。

流响方成韵,闻声未觉希。香垆思渺渺,庐阜梦依依。

雨气杂晴霰,电光浮夕晖。沿洄卷绡幕,喷薄洒珠玑。

低咽青溪玉,斜侵白袷衣。云垂大鹏翼,风助巨鳌威。

树杪层冰折,帘间赤日晖。隔崖烟袅袅,阴壑草霏霏。

蜿地长虹似,绷云綵带非。莲开太华晓,芝吐雪苗肥。

清啸灵禽和,高吟木客稀。二楼山月白,三岛露桃绯。

遇物结遐想,观空悟化机。重林时徙倚,鸾鹤夜深归。

47

九日过滁囧卿洧盘先生招饮阳明先生祠

九日过滁囧卿洧盘先生招饮阳明先生祠,明代,申佳允,

东篱何处酒,此日恰登山。双屐涛烟湿,孤筇柿叶斑。

逐臣天地阔,胜会壑云閒。学道他年事,萧骚澹客颜。

64

【中吕】红绣鞋

【中吕】红绣鞋,元代,冯子振,

题小山苏堤渔唱

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玉龙嘶断彩鸾鸣。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苏公堤上景。

1

墨梅四首 其二

作者:张嵲(宋代)

墨梅四首 其二,宋代,张嵲,

南枝昨夜雪初乾,瘦质临风乱蕊繁。忆向溪桥曾驻马,却疑浑是雾中看。

1

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

作者:刘攽(宋代)

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宋代,刘攽,

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欺。

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

35

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笋峰旧游用初三日韵

作者:赵蕃(宋代)

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笋峰旧游用初三日韵,宋代,赵蕃,

相识欣佳士,常谈厌老生。湖山游息处,风月笑言情。

岂但沈疴愈,能令老眼明。无嫌数呼唤,政尔一殷兄。

14

索米

作者:刘敞(宋代)

索米,宋代,刘敞,

索米东方朔,端居陆士衡。书仍闻北阙,赋亦让南伧。

感激秋风起,提携夜剑横。南军败王略,谁事请长缨。

19

夏日上府公

作者:刘敞(宋代)

夏日上府公,宋代,刘敞,

红芳过尽绿阴多,索寞无如长日何。午影迟留成蕴暑,熏风飘荡作清和。

梦馀欲验松生腹,棋罢真知斧烂柯。还想高吟酬美景,讼庭岑寂长青莎。

36

寄持正都官按部嘉眉

寄持正都官按部嘉眉,宋代,范纯仁,

使者观风过晚春,逢山应暂柅征轮。云埋雪岭铺银界,日射金仙照碧津。

千里讴谣民足食,万家水竹地无尘。未能结驷相从去,簿领空嗟绊此身。

53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 其五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 其五,宋代,释普宁,

壬戌十月十六朝,虚空拳踢不相饶。等闲打破疑团后,大地黄金也合消。

18

宫词 其九十四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九十四,宋代,赵佶,

粉杏夭桃出苑墙,堤边杨柳拂波光。梭门耸插彤云里,风引花毬丝缕长。

15

西溪次韵九首 其三

作者:刘跂(宋代)

西溪次韵九首 其三,宋代,刘跂,

英英数君子,贫甚亦清门。萧散俱相好,疏慵每见原。

玄谈得泾渭,芳意有兰荪。从此窥名理,金篦刮眼昏。

5

爱日堂为陈编修全赋

作者:王称(明代)

爱日堂为陈编修全赋,明代,王称,

羲和整六辔,昼夜无停机。青阳方届候,朱火倏已驰。

壮士感芳岁,佳人惜流晖。怀我孝子心,视景起徘徊。

奉觞庭闱趍,喜惧恒共之。去日不可留,来日方在兹。

中堂弦管清,疏房帏幄垂。谁挥鲁阳戈,为我驻四时。

72

西峰东面莲花形

作者:王履(明代)

西峰东面莲花形,明代,王履,

玉并十丈花,欺我亦已久。

巅池千叶莲,寻池复何有。

果是莲峰望或开,记者之辞又为缪。

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

窊隆偶尔如花形,便谓此山缘此名。

我来觅胜胜已盈,谁真谁伪何须征。

世间图谋多耳听,未如吾眼真搜冥。

我诗通我怀,不为稽考作。

且看鳞动众山来,化作笙钟满林壑。

49

十一月晦

作者:韩淲(宋代)

十一月晦,宋代,韩淲,

沙雁徒高下,荒鸡任喔咿。连山云日过,夹涧雪霜吹。

叶径湿仍滑,柴扉久易攲。不知诗在否,诗亦费心思。

45

黄甘寄李献甫

作者:冯山(宋代)

黄甘寄李献甫,宋代,冯山,

果山多果遍林丘,惟有黄甘格最优。繁结几经秋雨熟,完滋宜带晚霜收。

霞馀点缀青林远,星散玲珑绿叶稠。秀色盈衢争委市,秾香浮水半通舟。

金苞烂漫差三等,乳蒂龙钟占上游。一宴尝珍皆绝品,万钱要价或轻酬。

盘筵皎洁如圆盖,梨栗粗凡似赘疣。蕴藉佳宾忻共赏,芬芳醇酎雅相投。

殷勤食指尝先动,顾盼馋涎已自流。花瓣琼瑶纷落爪,云腴冰雪冷侵喉。

蒲萄锁碎终非匹,荔子肥甘仅可俦。但效儿童贪磊落,不知牙齿怯飕飗。

力蠲消渴多年病,清酿骚吟一腹秋。属餍且行犹掌上,闷馀虽卧亦床头。

肤轻渐密衣犹重,种好悬囊子尚留。憔悴瀼西三寸小,酸寒东望一枚休。

柽均奴仆知郎贵,橘类玞砥比玉羞。美实旧嗟遗贡禹,嘉名今愧下温州。

多栽厚利羸栀茜,一熟经时汗马牛。晚岁幸为安汉守,眼明重到洞庭游。

已将滋味千时好,宁免苞苴徇世求。大嚼有谁能快意,素餐无事却成忧。

徐陵奖识诗辞古,胡济矜誇赋笔遒。愿得新篇聊假借,庶几声望出遐陬。

48

再次韵兼简李道夫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再次韵兼简李道夫 其二,宋代,韩驹,

李侯梨饤坐,风味胜仁频。投老须鸣玉,相看尚秃巾。

便应寻木客,何必问波臣。不复来城市,从人笑我真。

11

宿湖外

作者:柴望(宋代)

宿湖外,宋代,柴望,

懒入城中去,来维柳下舟。

空江明月上,残雨夕阳收。

好景多归夜,他乡易得秋。

倚梧吟不尽,樽酒更登楼。

6

寄同庚友

寄同庚友,宋代,郑思肖,

淳祐初年同下生,已经三十七番春。此身虽堕胡尘里,只是三朝天子臣。

44

满江红·不爱浮花

作者:王旭(元代)

满江红·不爱浮花,元代,王旭,

不爱浮花,元只爱、松筠高节。归去好、草堂风雨,对床心切。东鲁云山多秀丽,西溪泉石尤香洁。待英灵、重入梦中来,分明说。今古异,行藏别。身易退,腰难折。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玉斧已修明月就,瑶琴何必朱弦绝。试回看、前日利名心,红炉雪。

5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