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凿石天无际,钓水耕云地有余。
金鼎莫传添汞法,墨池且问太玄书。
开山凿石天无际,
钓水耕云地有余。
金鼎莫传添汞法,
墨池且问太玄书。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仙人境界和修炼之道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使用隐喻,抒发了对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对深奥玄妙的探索。
这首诗词以开山凿石、钓水耕云等意象,创造了一个广阔无边的仙境。开山凿石象征着对道路的探索和突破,表达了诗人对突破世俗束缚的渴望。钓水耕云则展示了诗人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平凡事物背后蕴含的奥秘的关注。
诗的后两句用了金鼎、汞法、墨池、太玄书等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道法和修炼之道的思考。金鼎和汞法是道家修炼的象征,诗人呼吁不要过于追求修炼方法的外在形式,而应该关注内在的修行心境。墨池和太玄书则指代深奥的道家经典,诗人在其中寻求智慧和启示。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观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对深奥玄妙的探索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子们对道家思想和修身养性的倾慕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传。《全宋词》据《钱塘遗事》卷一辑其词一首。
前诗感慨颇深犹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读而悔之乃复作此然亦未能超然物外也,宋代,陆游,
身世今如一老僧,病馀残发雪鬅鬙。湖桑埭下渔舟雨,道树山前野店灯。
涧水潺湲供洗钵,松风萧飒入行縢。世人欲觅何由得,觌面相逢唤不应。
送徐布政之广东,明代,王称,
连山隔星纪,雄藩控边陲。内分青琐彦,远牧沧海涯。
春云拥画戟,白日明绣衣。一朝立意气,万里生光辉。
都门别同袍,尊酒秋风时。丈夫贵有为,岂作儿女悲。
停杯赠马策,脱颖囊中锥。何必守章句,终年困蓬藜。
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 其一,宋代,王炎,
清昼浑无客叩关,不知春色满溪山。少年侧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间。
挥麈逢君谈世事,举杯为我变衰颜。归来更倚绳床坐,剩得劳生一日閒。
忆昔行送李成之徵君,宋代,程公许,
忆昔与君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万言入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
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君家三秀立分鼎,太阿觉君锋更颖。吏行凫鹜鬨尘坌,寒露玉壶夐光炯。
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彻冕旒。四贤同时一网收,朔风扶柂长江流。
迟顽我自费推激,隐忧百罹霜鬓出。未能勇决便幽栖,宁免随阳睨残粒。
送君矫翮玉霄去,为我一破胸怏悒。向来四海李兵部,正色立朝古遗直。
九原凛凛有生气,馀愤须与君湔涤。世故翻覆况多端,沉思使我心胆寒。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不知聚几州铁铸此错,百尺竿头一步底处著。
天位天职特用轩轾人,明眼勘破定何物。波流何可金石转,鲍肆讵能兰麝夺。
君不见考功望郎谏疏沥忠赤,垂绅满朝皆太息。
信有宗工妙绳尺,梁园我亦尘下客。法当冗散逃百谪,满意诸贤拱霄极。
谠言正论囊封溢,国势不难一枰活。正途未易荆榛辟,有谋勿惮时造膝。
救溺拯焚奚可失,海南波宽老龙蛰。朝朝满涧玩泉石,当为诸贤失衰疾。
我亦三叫喜动色,早愿采薇休戍役。
题蒋永仲蜀道图,宋代,程俱,
梓州别驾真雏凤,赏古探奇坐饥冻。要窥琼苑蔚蓝天,直上潼江历秦宋。
每逢佳处静盘礴,流出胸中九云梦。乾坤坱圠本无迹,我独毫端发神用。
戏驱万变寄陶写,轩豁端倪巧抟控。苍筠擢秀饱冰雪,古干撑空中梁栋。
奇礓那得在山谷,回首何年委坚重。轮囷偃盖屈金铁,夭矫惊虬起岩洞。
舂江莽苍迷东西,汉南老柳参差垂。烟中远近见本末,明星已没城乌啼。
平生险怪三峡水,古木巃嵷阴风吹。石间雷雹殷九地,出入喷薄无穷时。
我身趼足半天下,偃蹇故是山林姿。南行灊霍北嵩洛,应接不暇空狂痴。
作诗写意如捕景,况有三绝穷天机。清晨对此恍自失,眼中太白横峨嵋。
请君十袭秘缇革,恐复仙去归无期。
谒鄂侯庙,明代,安希范,
异代神犹赫,当年勇绝伦。玉驹随战伐,金槊剪荆蓁。
麟阁勋名旧,龙池庙貌新。表章勤柱史,伏腊走村民。
画壁威灵在,丰碑纪述真。石墙围白草,虚砌照青燐。
旨酒供溪水,嘉蔬摘渚蘋。临风聊以荐,好为净边尘。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