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事

作者:徐照(宋代)

着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

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

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

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100

诗文译文

穿上鞋履登上陡峭的山峰,呼唤儿童斟满瓦制的酒杯。千山万岭经过雨水的洗涤,一群候鸟带着秋意飞来。野艇顺着潮水驶出,山园随着主人的到来而开放。饶有余生的我从事着砍柴和放牧,打开书卷,尘埃不多。

诗文简析

《山中即事》是一首宋代徐照的诗词。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文赏析

穿上鞋履登上陡峭的山峰,呼唤儿童斟满瓦制的酒杯。千山万岭经过雨水的洗涤,一群候鸟带着秋意飞来。野艇顺着潮水驶出,山园随着主人的到来而开放。饶有余生的我从事着砍柴和放牧,打开书卷,尘埃不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生活情景,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词以登山为开篇,通过穿越险峻的山脉,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其中的\"呼儿注瓦杯\"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对快乐和欢聚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绘了经过雨水洗涤的千山万岭,以及带着秋意而来的候鸟。这些景象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律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流转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野艇顺流而下,山园随着主人的到来而重新开放的情景。这里展现了生活的喜悦和希望,以及对于归属和归宿的渴望。

最后两句\"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选择了放牧和砍柴这样朴素的工作,将自己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开卷少尘埃\"则强调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表示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世界却是丰富的。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中景色和生活情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和知识的追求。这种对自然、对生活、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价值。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其他诗经

次韵子瞻与邓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怀武昌西山旧游

作者:苏辙(宋代)

次韵子瞻与邓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怀武昌西山旧游,宋代,苏辙,

我游齐安十日回,东坡桃李初未栽。扁舟乱流入樊口,山雨未止淫黄梅。

寒溪闻有古精舍,相与推挽登崔嵬。山深县令喜客至,寺荒蔓草生经台。

黄鹅白酒得野馈,藤床竹簟无纤埃。可怜迁客畏人见,共怪青山谁为堆。

行惊晚照催出谷,中止乱石倾馀罍。古今相望两令尹,文词洒落千山隈。

野人岂复识遗趣,过客时为剜苍苔。五年留滞屐齿秃,一朝挥手船头开。

玉堂却忆昔游处,笑问五柳应彫摧。满朝文士蚤贵达,凭凌霄汉乘风雷。

入参秘殿出华省,何曾著足空山来。漂流邂逅览遗躅,耳中尚有江声哀。

88

题吴历天池石壁图

作者:弘历(清代)

题吴历天池石壁图,清代,弘历,

我登鸟道华山巅,一泓天池乃俯视。设从山下望石壁,虚无应在云端拟。

乃知居高见自广,游于物内迷恶美。渔山写照即境披,评图莫若评其理。

6

【中吕】山坡羊 寓兴鹏抟九

作者:乔吉(元代)

【中吕】山坡羊 寓兴鹏抟九,元代,乔吉,

寓兴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冬日写怀

离家一月,闲居客舍,孟尝君不费黄齑社,世情别,故交绝,床头金尽谁行借?今日又逢冬至节。酒,何处赊?梅,何处折?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儹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冬寒前后,归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自警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失题

云浓云淡,窗明窗暗,等闲休擘骊龙颔。正尴九咸,莫贪婪,恶风波吃闪的都着淹,流则盈科止则坎。行,也在俺;藏,也在俺。

妆呆妆亻林,妆聋妆口吞,人生一世刚图甚?句闲吟,酒频斟,白云梦绕青山枕,看遍洛阳花似锦。荣,也在恁;枯,也在恁。

20

于贾谧坐讲《汉书》诗

作者:潘岳(魏晋)

于贾谧坐讲《汉书》诗,魏晋,潘岳,

治道在儒,弘儒由人。显允鲁侯,文质彬彬。笔下摛藻,席上敷珍。

前疑既辨,旧史惟新。惟新尔史,既辨尔疑。延我寮友,讲此微辞。

5

因种酴醾、金沙作度雪台。以下临之,酴醾瘁

因种酴醾、金沙作度雪台。以下临之,酴醾瘁,宋代,杨万里,

独种酴醾冷却伊,金沙作伴暖相依。

酴醾枯了来年补,且看金沙也自奇。

38

诗偈 其一八一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八一,唐代,庞蕴,

惭愧一双耳,常思解脱声。若论俗语话,实是不能听。

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不受有无语,何虑不惺惺。

30

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其二

作者:张栻(宋代)

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其二,宋代,张栻,

茗事萧疏五岭中,修仁但可愈头风。春前龙焙令人忆,知与故人风味同。

38

禅定指迷歌

禅定指迷歌,宋代,张伯端,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

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

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

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

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

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

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

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於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只学闹口合唇。

夸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

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

便逞已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

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

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19

寒松

作者:洪朋(宋代)

寒松,宋代,洪朋,

茅茨结构野云端,终有松筠贯岁寒。但使斧斤无斩伐,穿天出月不应难。

18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其二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十年故国黍离离,一日翩然赋式微。儒服政怜山鸟怪,机心何独海鸥飞。

山中朝露閒观槿,岭曲春风自采薇。苍狗白衣从变化,是今非昔昔谁非。

98

辞李大谏再住万寿

辞李大谏再住万寿,宋代,释师观,

年来老倒觉痴顽,振作丛林岂等闲。

珍重贤侯休更问,且容懒散卧云间。

61

泰山发秋潦

泰山发秋潦,元代,揭祐民,

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

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

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

秋成一月浸,百草俱烂物。客中视此意,忧事贯华发。

茫茫下双洪,寥落寸心掇。

98

再和林提举韵

作者:吴澄(元代)

再和林提举韵,元代,吴澄,

昼日閒庭步,秋云万里天。眼前俱实际,身外一随缘。

得意浑忘老,论交岂问年。此中真乐在,不要华山眠。

9

白石

白石,元代,丁鹤年,

雪色云根出翠微,坚贞不与道心违。尘空自比神仙镜,路滑谁参佛祖机。

岂为砺金希世用,都缘韫玉发山辉。点头默契生公法,绝胜商歌叹短衣。

39

董逃行

董逃行,明代,李攀龙,

吾欲上谒从蓬莱,遨游三山戏九垓。阊阖詄荡开,斑璘宫阙楼台,流光倒景徘徊。

但见织女弄杼往来白榆,累累支机十二枚。河流逶迤,但见丈夫牵牛饮其隈。

问尔凡吏所为,客谢主人乐哉。教敕酌彼金罍,织女长跪进酒,牵牛陪。

桂树一何摧颓,嫦娥端坐颔其颐。白兔抱杵,戛树虾蟆栽。

采取甘露一玉杯,服此露,寿以崔嵬。服此甘露,颜色自好。

陛下长生不老,坐享万年有道。君臣欢如鱼藻,陛下长与天相保。

45

赠谢磐谷山人 其二

赠谢磐谷山人 其二,明代,邹元标,

堪怜四世老箕裘,白发萧萧亦壮游。尘世相看成独往,几人端不为身谋。

1

六十一自寿

六十一自寿,明代,陈宪章,

世间甲子是何年,母鬓双皤子亦然。

十数曾孙罗膝下,两三杯酒笑灯前。

寻僧野寺花迷路,吹笛江门月满船。

圣主万年歌不足,黄河清了凤翩跹。

94

怀林鸿

作者:郑阎(明代)

怀林鸿,明代,郑阎,

寒月照古树,朔风吹城楼。如何咫尺居,致我千里愁。

俯景暂自遣,浩歌无与酬。思君若逝水,旦暮长悠悠。

57

春日即事次陈石岸韵五首 其二

春日即事次陈石岸韵五首 其二,明代,王应斗,

肃气吹残上苑花,一封征调出官家。敷天有泪伤民瘼,烟景无人玩物华。

累岁秋风鸣甲马,几时妖雨化虫沙。愿教再睹昆崙捷,五夜军筵寂不哗。

45

咸阳八字行赠周图大刻玉

咸阳八字行赠周图大刻玉,明代,黎遂球,

君不见咸阳八字今何有,半尺盘螭那得守。荀卿弟子去人间,犹堪天遣生君手。

看君神与苍皇接,梦入虫文飞一蝶。遂使刚刀切白泥,腕底□衡吹柳叶。

曲如结蚓垂如露,陆走龙蛇随意住。朱章晰理射成虹,岣嵝之碑何足慕。

只今古意寥寥尔,石鼓无声卧烟里。另儿一事如古人,顿令须眉皆可似。

况君锦心清且奇,新买蜀丝谁织之。十年抱玉耻为泪,苦心镂与时人知。

我家相傍仙城曲,双荷叶底名交属。意气相期郁片云,小技宁为丈夫勖。

宝君数画聊相赎,君兮古人君莫足。

1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