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

作者:李廌(宋代)

昔喜马少游,我马仍款段。

古云末路难,百里九十半。

与尔皆调饥,欲速辄愈缓。

长鸣徒劳尔,终愧籋云汗。

10

诗文赏析

秋天的日子,我曾经喜欢骑着马四处游玩,而现在我的马儿却变得懒散。古人说,行将到达终点的时候往往困难重重,百里行程到了九十里就变得犹如半途而废。我和你们都感到饥饿,但越是急于前进,进展却越加缓慢。我长时间的呼唤只是白费力气,最终只能愧对汗马功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沮丧的情绪。诗中的\"马\"可以被理解为诗人自己,他曾经充满激情地追逐梦想,但如今却感到疲惫和困顿。诗人用\"百里九十半\"形容遇到困难时进展的缓慢,传达了生活中面对挑战时的无奈和焦虑。最后两句\"长鸣徒劳尔,终愧籋云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失望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是徒劳无益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常常感到的无奈和挫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矛盾心理。通过描写个人经历,诗人抒发了对生活中种种困境和冲突的思考和感慨。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共鸣力,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和安慰。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其他诗经

薄倖 滕王阁怀古

作者:高深(清代)

薄倖 滕王阁怀古,清代,高深,

滕王何在。悄不见、歌容舞态。有阁外、西山几点,槛外长江一带。

秖共他、少年王郎,凭阑感叹无聊赖。却客底逢欢,尊前得句,序出风流佳槩。

又怎奈、嬉游处,人散后,韶华易改。如今但暮雨,朝云来去,落霞孤鹜长千载。

此情谁解。叹萍踪、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债。霜髭尽短,赢得愁心似海。

53

古从军行五首 其五

古从军行五首 其五,明代,周是修,

宝马流星剑,金戈明月弓。千旗分别将,万骑拱元戎。

玉帐兵符袐,辕门杀气雄。长驱沙漠外,谁数卫青功。

22

送邵婿侍御还广

作者:戴缙(明代)

送邵婿侍御还广,明代,戴缙,

万里经吴楚,殷勤访阿翁。多情怜逸少,高谊羡梁鸿。

别思随流水,归帆趁便风。乡关何日到,篱菊想成丛。

42

【南吕】金字经 伤春落花风

【南吕】金字经 伤春落花风,元代,吴仁卿,

伤春

落花风飞去,故枝依旧鲜,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

咏蓝采和

紫檀敲寒玉,绿袍飘败荷,好个春风蓝采和。歌,人生能几何?乾坤大,小儿休笑他。

颂升平

太平谁能见?万村桑柘烟,便是风调雨顺年。田,绿云无尽边。穷知县,日高犹自眠。

咏樵

这家村醪尽,那家醅瓮开,卖了肩头一担柴。口怡,酒钱怀内揣,葫芦住,大家提去来。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咏渊明

晋时陶元亮,自负经济才,耻为彭泽一县宰。栽,绕篱黄菊开。传千载,赋一篇《归去来》。

崧南秋晚

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松南书满楼。楼外头,乱峰云锦秋。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道情

今人不饮酒,古人安在哉?有酒无花眼倦开。鼓吹台,玉人扶下阶。何妨碍,青春不再来。

道人为活计,七件儿为伴侣,茶药琴棋酒画书。世事虚,似草梢擎露珠。还山去,更烧残药炉。

太宗凌烟阁,老子邀月楼,便是男儿得志秋。休,几人能到头?杯中酒,胜如关内侯。

海棠秋千架,洛阳官宦家,燕子堂深竹映纱。嗏,路人休问他,夕阳下,故宫惊落花。

【中吕】上小楼

钱塘感旧

虚名仕途,微官苟禄。愁里南闽,客里东吴,梦里西湖。到寓居,问士夫,都为鬼录,消磨尽旧时人物。

题小卿双渐

苏卿告覆,金山题句。行哭行啼,行想行思,行写行读。自应举,赴帝都,双郎何处,又随将贩茶人去。

西湖宴饮

人凭画阑,舟横锦岸。一线苏堤,两点高峰,四面湖山。玉筝弹,彩袖弯,红牙轻按,直吃的酒阑人散。

春日闺怨

伤春病体,残春天气。萦损柔肠,蹙损双蛾,瘦损香肌。唤小梅,你快疾,重门深闭,怕莺花笑人憔悴。

西湖泛舟

骄骢锦鞯,轻罗彩扇。帘卷东风,花绽香云,柳吐晴烟。泛画船,列绮筵,笙箫一片,人都在水晶宫殿。

春残离思

春光正浓,莺声相送。人云兰堂,尘锁妆台,画罨帘栊。锦帐中,翠被空,无人相共,央及煞绿窗春梦。

佳人送别

鸳鸯共栖,鸾凤相配。夜放同衾,朝朝同乐,步步相随。猛可里,个厮离,相留无计,登时间粉憔脂悴。

佳人话旧

幽栏小轩,闲庭深院。同向书帏,共坐吟窗,对理冰弦。想在先,忆去年,今番相见,思量的人眼前活现。

青楼妓怨

正如鱼似水,早无仁无认。使了钱物,置了鞍马,做了衣袂。使见识,觅厮离,将咱抛弃,闪的人脊筋儿着地。

闺庭恨别

相知笑他,傍人毁骂。谢馆秦楼,柳陌花街,浪酒闲茶。若到家,下的马,如何干罢?和这吃敲才慢慢的说话。

章台怨妓

将咱撒开,和人伴怪。误了功名,弃了妻男,废了田宅。想起来,甚颇耐,当时欢爱。都撇在九霄云外。

12

读《山海经》 其一

读《山海经》 其一,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55

荆州十首 其十

作者:苏轼(宋代)

荆州十首 其十,宋代,苏轼,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29

诗偈 其一○九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九,唐代,庞蕴,

外若绝攀缘,欢喜常现前。本来何所得,吉祥自现形。

空生成长老,燃灯常照明。弥勒是同学,释迦是长兄。

神通次第坐,无劳问姓名。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

92

山行

作者:刘攽(宋代)

山行,宋代,刘攽,

危涂烦侧足,积水向吹襟。云树参天直,风湍殷地深。

翠香秋后草,巧语霁来禽。信美非人境,无为久滞淫。

79

樱桃

作者:刘攽(宋代)

樱桃,宋代,刘攽,

中庭两樱桃,枝叶密相对。蟠根不十年,不能开花如绣盖。

前人费力后人赏,曩日春风今日在。世间万事或如此,富贵功名岂无待。

共知韶光过眼疾,霞红雪白不足赖。繁华及时数快饮,鸟散蜂飞无所悔。

18

登崔园城上亭

作者:韩琦(宋代)

登崔园城上亭,宋代,韩琦,

危榭厌颓基,登临事可悽。邱墟唐殿左,禾黍汉宫西。

台古疑藏剑,峰遥不见圭。山川难尽识,赖有旧图携。

97

烧煤戏成

作者:韩琦(宋代)

烧煤戏成,宋代,韩琦,

无臭含天德,资贫乃地珍。群阴徒肆暴,万室自融春。

丰黍轻邹律,歌襦陋蜀民。何妨灰弃道,仁政不同秦。

92

偈颂二十一首

偈颂二十一首,宋代,释普宁,

檀那梦见大栋梁,高僧罗汉满云堂,

慷慨重新铺盖就,比之兜率更尤强。

衲子办道耐长久,成佛作祖法中王。

下等愚迷无正念,鎔铜灌口卧铁床。

2

上清宝箓宫立冬日讲经之次有羽鹤数千飞翔空际公卿士庶众目仰瞻卿时预荣观作诗纪实来上因俯同其韵赐太师以下

作者:赵佶(宋代)

上清宝箓宫立冬日讲经之次有羽鹤数千飞翔空际公卿士庶众目仰瞻卿时预荣观作诗纪实来上因俯同其韵赐太师以下,宋代,赵佶,

上清讲席郁萧台,俄有青田万侣来。蔽翳晴空疑雪舞,低徊转影类云开。

翻翰清唳遥相续,应瑞疑时尚不回。归美一章歌盛事,喜今重见谪仙才。

10

宫词 其六十二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六十二,宋代,赵佶,

七夕新秋玉露清,月钩遥挂碧云平。珍庭祈巧贪娱宴,唯恨残更促晓声。

74

奉同师川游大梵院小轩即事

作者:洪朋(宋代)

奉同师川游大梵院小轩即事,宋代,洪朋,

底处扶藜恣意行,僧家栏楯上冥冥。市声不废西山白,春色先从南浦青。

晚觉惠风生草径,坐看迟日上柴扃。明朝眼界即渐好,更向韦公湖上亭。

43

次韵昌甫所题唐宋诸贤画像石刻 其五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昌甫所题唐宋诸贤画像石刻 其五,宋代,韩淲,

放翁所刻章泉赋,雅道谁能见一斑。却怪我来居涧谷,摩挲墨妙得诗閒。

51

赠勉周济川

作者:陈郁(宋代)

赠勉周济川,宋代,陈郁,

坐窗长记别时愁,欲讯平安尚未由。

客袂重来惊日久,义怀高甚薄云浮。

论心句好能令喜,到骨贫深不足忧。

更向吟边策勋业,江湖近日欠清流。

21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廷云(元代)

春日田园杂兴,元代,廷云,

蛙鸣暮夜官何为,蝶恋芳菲梦不知。

20

杂感

作者:顾禧(宋代)

杂感,宋代,顾禧,

不与渔樵狎,甯知世事非。

功成枯战骨,发端误儒衣。

风雨槐阴梦,仓黄斗柄微。

东邻瓜正熟,把酒裛清辉。

93

故资政忠惠韩公挽词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故资政忠惠韩公挽词 其一,宋代,韩驹,

籍甚中山守,风流世有人。猎围边月晓,筵蹋塞花春。

金絮盟犹在,灰钉事已新。使公长卧护,何地起胡尘。

1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