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嵌空下如屋,寒泉馥冽甘如饴。
昔人传是龙蜃窟,睡未千岁人不疑。
云蒸每见飞雳火,沉绠或惹髯间氂。
安得海奴秉犀炬,乘月夜照窥端倪。
在古井的洞底像屋子一样,
清寒的泉水芬芳凉甜如饴。
古时有传说这是龙蜃的巢穴,
千年未醒的人们始终怀疑。
云气蒸腾时常见到闪电般的火光,
深沉的绳索或许会挑起胡须间的灰尘。
要是能够拥有海奴手持的宝犀之炬,
在月明之夜照亮那隐藏的秘密。
《冽泉亭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古井嵌在空地下,宛如一个小屋,其中冰冷而清甜的泉水宛如美味的糖浆。这个地方被传说为龙蜃的巢穴,千年来没有人能够证实这个传闻,给人以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诗中还描绘了云气蒸腾时闪电的出现,以及深沉的绳索可能会弄脏胡须的情景。这些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和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拥有海奴(传说中的神灯)手持的宝犀之炬,在月光下照亮这个隐秘的地方,揭示它的真相。
《冽泉亭诗》以浪漫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场景,给人以盎然的感觉。通过对古井、泉水和传说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未解之谜的世界,引发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想象。
诗中运用了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的词语,如\"龙蜃窟\"、\"飞雳火\"、\"沉绠\"等,给整首诗增添了神秘感和艺术性。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井嵌空下像屋子、泉水甘如饴等,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个景象的美妙。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示了李廌细腻的艺术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和传说的敬畏之情,也可以在想象和联想中体会到自然之美和人类对于未知奥秘的追求。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秋日感怀,金朝,赵沨,
岁月不相饶,秋风䬃巳至。蚊雷稍收声,团扇且复置。
久雨不宜人,新凉差快意。数篇东皋诗,引我北窗睡。
林泉久隔阔,尘土作憔悴。但有适人适,何尝事吾事。
一贫既忘怀,所好无不遂。世无陶靖节,何人知此味。
苦寒行,魏晋,陆机,
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难。
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
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
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
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
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临江仙·披袍□[1]地红宫锦,唐代,和凝,
披袍□【1】地红宫锦,
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
凤凰双□【2】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
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鸾衾,
兰膏光里两情深。
桧花,宋代,刘敞,
百花乘春辉,红白相妩媚。暂开已半落,过眼如梦寐。
繁奢能几时,寂寞都埽地。儿童惜徘徊,妇女瞻歔欷。
中庭两桧树,百尺浮云际。芳意不玩俗,秀色亦自喜。
绿烟凝参差,金粟点细碎。霏霏堕疏香,袅袅隔清吹。
足明后凋节,不与众草类。忽思折瑶花,自放天宇外。
鹤林,宋代,赵文昌,
江声撼群山,万马东南驰。盘盘铁瓮城,鼓角缠秋悲。
维天有设险,实为奸雄资。阿奴何许来,王业自此基。
金陵气已基,虎口馀义熙。潜机寿阳发,凛凛天象垂。
划然九州鼎,竟属卖履儿。中原自汉蹶,神器良屡移。
黄屋如传舍,与夺谁汝疵。顺守尚有策,嗜杀徒自隳。
山阳作虞宾,豚犬犹能知。零陵一累囚,互亡何足疑。
凶德一至再,鬼责其何辞。殄歼肘腋来,泉壤悔莫追。
惜哉勤王功,一臭万古遗。我登黄鹤山,指顾生嗟咨。
茫茫六合内,俯仰几盛衰。尧年与桀日,究竟孰纲维。
东去云悠悠,西来风飔飔。把酒呼山灵,听我鹤林诗。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六,宋代,方一夔,
铜驼向京洛,千里牵双轮。分不埋荆棘,去邺复还秦。
自辞秋风客,不浪五百春。悲欢与穷泰,过眼如飞尘。
眷言返桑梓,茂陵翳荒榛。忆昔禹铸鼎,罗缕九土珍。
犹嫌问轻重,推落泗水滨。况尔不任重,顽钝磨不磷。
未知从此去,何时免漂沦。勿叹流落苦,渠更多阅人。
满江红·袅袅东风,元代,姚燧,
袅袅东风,碧湘左畔群山囿。海棠无语不成蹊,桃李羞牛后。生脸朱唇晕酒。问坡仙、肝肠锦绣。未容花睡,银烛高烧,何如晴昼。十事之中,不随人意长居九。结贻憔悴笑灵均,兰盈襟袖。今代巫阳恐有。剑南呼、樵人画手。向青轩底,貌取妖妍,为司花寿。
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 其二,明代,谢铎,
好景分明画不成,品题今日仆须更。路从险处行来稳,山到深时望却平。
花气暖催春日转,树声寒带朔风鸣。向来奔走偷閒地,始觉官曹分外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