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九日微雪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霰雪纤纤晚倍寒,梅花清瘦不禁看。小园准拟寻诗去,少待侵苔屐齿乾。

1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其他诗经

归宁伊川道中作

归宁伊川道中作,清代,缪宝娟,

向晓入幽谷,千岩秋气清。断崖飞瀑布,碎石咽滩声。

地僻人难到,山深鸟自鸣。崎岖三十里,一角露层城。

49

【双调】水仙子 杂咏

【双调】水仙子 杂咏,元代,未知作者,

丽春园苏氏弃了双生,海神庙王魁负了桂英。薄幸的自古逢着薄幸,志诚的

逢着志诚,把志诚薄幸来评。志诚的合天意,薄幸的逢着鬼兵,志诚的到底有个

前程。遣怀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眼儿里觑心儿上想,教我鬓边丝怎地当?

把流年子细推详:一日一个浅斟低唱,一夜一个花浊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春

香车宝马出城西,淡淡和风日正迟。管弦声里游人醉,尽生前有限杯,秋千

下翠绕珠围。绿柳中黄鹂啭,朱栏外紫燕飞,尽醉方归。夏

画船深入小桥西,红翠乡中列玳席。南薰动处清香递,采莲歌腔韵宜,效红

鸳白鹭忘机。细切银丝,浅斟白玉杯,尽醉方归。秋

萧萧红叶带霜飞,黄菊东篱雨后肥。想人生莫负登高会,且携壶上翠微,写

秋容雁字行稀。烹紫蟹香橙醋,荐金英绿义醅,尽醉方归。冬

彤云密布雪花飞,暖阁毡帘簌地垂。忆当时扫雪烹茶味,争如饮羊羔潋滟杯,

胆瓶中温水江梅。试宛转歌《金缕》,按蹁跹舞玉围,尽醉方归。

随时达变变峥嵘,混俗和光有甚争。只不如胡卢蹄每日相逐趁,到能够吃肥

羊饮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若要似贾谊般般正,如屈原件件醒,到了难行。

你强我弱我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墙板般世事无碑记,料想来争甚的,则争个

来早来迟。由你待夸强说会,我则待随高就低,厌厌的日早平西。

命非由已不由他,进舍行藏须在我。用时节与他行些个,舍之则藏亦可,待

刚行半步难那。孔子遭阳货,臧仓毁孟轲,量我待如何。

知分限识进退决嫌疑,傲富贵甘清贫绝是非。看诗书温语孟鸣周易,见天心

察地理,住宅儿水绕水围。卧东窗三竿日,灌西园二亩畦,最相亲稚子山妻。退

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一时间遭困危,有一日起一

阵风雷。虎一扑十硕力,凤凰展翅飞,那其间别辨高低!

爱我时沉香亭畔击梧桐,爱我时细看华清出浴容。到如今病着床害的十分重,

地更盼羊车信不通,度春宵帐冷芙蓉。恁占着长生殿,撇我在兴庆宫,唱好是

下的也玄宗!

爱我时长生殿对月说山盟,爱我时华萼楼停骖缓辔行。爱我时沉香亭比并着

名花咏,爱我时进荔枝浆解宿醒,爱我时浴温泉走飞觥。爱我时赏秋夜华清宴,

爱我时击梧桐腔调成,爱我时为颜色倾城。

明妃万里出长安,和泪琵琶马上弹。意迟迟盼煞南来雁,雁还时人未还,塞

途赊沙草斑斑。过了些乞留曲吕涧,重重叠叠山,扑簌簌泪滴雕鞍!

打着面皂雕旗招忽地转过山坡,见一火番官唱凯歌,呀来呀来呀来呀来齐

声和。虎皮包马上驮,当先里亚子哥哥。番鼓儿劈扑桶擂,火不思必留不剌扑,

簇捧着个带酒沙陀。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

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满城风雨送重阳,与客登临醉一场。东篱虽少个陶元亮,有黄花三径芳,酌

浊醪满泛橙香。准备着樽前唱,安排着席上狂,不到底辜负了秋光。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

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烟笼寒水月笼沙,江上行人陌上花。兰舟夜泊青山下,秋深也不到家,对青

灯一曲琵琶。我这里弹初罢,他那里作念煞,知他是甚日还家?

常记的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

样般纸,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

雕鞍一自两别离,不待梳妆懒画眉。歹浑家就里无别意,亲心儿嘱付你,嘱付你

休恋酒贪杯。到那里识些廉耻,休惹人闲是非,好觑当身己。

临行愁见整行李,几日无心扫黛眉。不如饮的奴先醉,他行时我不记的,不

强似眼睁睁两下分离?但去着三年五岁,更隔着千山万水,知他甚日来的?

一春鱼雁杳无闻,千里关山劳梦魂。数归期屈指春纤困,结灯花犹未准,叹

芳年已过三旬。退莲脸消了红晕,压春山长出皱纹,虚度了青春。

凤凰台上月儿明,恰似团圆云雾生。正遮了北斗杓儿柄,这凄凉有四星,睡

魂儿水底飘零。他那里人初静,我这里酒半醒,空点着半盏儿残灯。

丝丝梅雨透窗寒,苒苒离愁魂梦间。隔云山万里空长叹,要相逢难上难,望

天涯倚遍阑干。咱本是英雄汉,尚兀自把泪弹,他那里怎生般消瘦了容颜。

画桥斜映钓鱼舟,撒网攀罾不暂收。西湖南浦天然秀,古范蠡何处有?今人

不饮时干休。船刺在荷花荡,马拴在金线柳,直吃的尽醉方归。

火烧祆庙枉留情,水氵蓝桥空至诚。一个鱼沉一个雁杳无音信,困书生憔

悴损,想起来苦痛伤心。支楞的瑶琴上弦断,吉丁的掂折玉簪,扑通的井坠银瓶。

恰才相见玉簪折,才得欢娱弦断也,我无缘共寝秦楼月。不相逢时容易舍,既相

逢争忍离别。昨日个舞榭歌台,今日个花残月缺,明日个烟水重叠。

我正山长水远忆佳期,传与个瓶坠簪折歹信息。我自索酩子里自了相思泪,

梦回时想念谁?干休了废寝忘食。再休想团圆日,从今后不见伊,道别离真个别

离。

暗香浮动月黄昏,骨格精神画不真。倩东风吹上何郎鬓,比江头别是春,好

教人怨杀东君。香馥馥花心嫩,娇滴滴玉蕊新,可惜了寂寞在前村。

罗围宽褪瘦了腰肢,美饭刚推三四匙。困腾腾睡摺裙儿衤至,闷厌厌憔悴死,

泪珠儿界破胭脂。想着他温温存存事,欢欢喜喜时,因此上染做了相思。

转寻思转恨负心贼,虚意虚名歹见识。只被他沙糖口啜赚了鸳鸯会,到人前

讲是非,咒的你不满三十。再休想我过从的意,我今日悔懊迟,先输了花朵般身

己。

常想着绿窗前云雨那时节情,都做了风里杨花水面上萍。自从当日分开鸾镜,

好教我乍孤眠梦不成,想起来忽地心疼。虽不是我先薄幸,又不是我不志城,空

说下海誓山盟。

娘心里烦恼恁儿知,伏不定床前忙跪膝。是昨宵饮得十分醉,一时错悔是迟,

由奶奶法外凌迟。打时节留些游气,骂时节存些面皮,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不

思量大管是痴呆,俏俊冤家怎地舍?痛关情且是着疼热,俺娘却教我远离者,几

时是那自在时节?但守的三朝五夜,才撇下十朝半月,娘呵,只被你间阻煞人也。

后花园里等才朗,相抱相偎入绣房。笑吟吟先倒在牙床上,羞答答怎对当,

不由人脱了衣裳。锦被里翻了红浪,玉腕上金钏响,恰便似戏水鸳鸯。

夕阳西下意徘徊,今夜新郎又是谁?口儿里不住长吁气,好教我惮梳妆画眉,

担阁了少年身己。他又不和我温温存存睡,又不是才钱娶到妻,从黄昏到晓早分

离。喻镜

同心结义数年过,陡恁如今昏暗多。不明白抛闪人寂寞,想前生注定我,恰

团圆又早离合。打照面关情意,急回头不见他,好姻缘暗里消磨。喻敌

军多将广有埋伏,得胜姨夫且占取。卷旗幡到褪咽喉路,不筛锣不擂鼓,权

做个诈败佯输。等得你不来不去,心足意足,那其间再做个姨夫。喻双陆

风流局面实堪夸,有色教人心爱煞。间深里谁肯轻抛下?等闲时须下马,试

将门儿开咱。分付孩儿话,迟疾早到家,休想我半步那差。喻纸鸢

丝纶长线寄天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

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

55

【双调】风入松 半生花柳稍

【双调】风入松 半生花柳稍,元代,吕止庵,

半生花柳稍曾耽,风月畅尴尬。付能巴到蓝桥驿,不堤防烟水重淹。追想盟山誓海,几度泪湿青衫。

【乔牌儿】再不将风月参,勾断欠余滥。偶因那日相逢处,两情牵,他共俺。

【新水令】巧盘云髻插琼簪,穿一套素衣恁般甜淡。他说得话儿岩,合下手脾和,莫不是把人赚?

【搅筝琶】闲言探,切恐话交参。休道咱虚,怕伊不敢。岂怕外人知,只恐娘监。离恨闷愁两下耽,独自个羞惨。

【离亭宴歇指煞】做时节彼各休心厌,做时节休把人坑陷。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既做时休忐忑,若意懒后众生便减。我着片无忝和朴实心,博伊家做怪胆。

54

【中吕】满庭芳 春夜梨花月

【中吕】满庭芳 春夜梨花月,元代,王举之,

春夜

梨花月明,秋千露冷,杨柳烟澄。海棠病酒风吹醒,不有银灯。阑干外闲花有影,柳梢头鸟无声。罗帏静,香销玉鼎,禁鼓报初更。

87

老甚自咏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老甚自咏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羡生常笑古人痴,俯仰那知迫耄期。镜里鬓无添白处,尊前颜有暂丹时。

客瞋终岁常称疾,儿讶经旬懒赋诗。枉却愁过强健日,身闲何往不熙熙。

78

石榴亭诸父夜酌

石榴亭诸父夜酌,宋代,张玉娘,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

7

赠周生

作者:刘敞(宋代)

赠周生,宋代,刘敞,

骐骥能千里,不能走鼠穴。猛虎拘阱中,不如狗善齧。

周生学干禄,强进屡颠蹶。时不用周生,周生亦不屑。

行年过五十,颇就知命说。未尝畜妻子,名利敢贪窃。

所忧道未能,欲辨孔与桀。人知如此鲜,况不厌藜蕨。

与我始相见,便觉抱高节。人皆用其巧,子独趋所拙。

春秋举逸民,蔽善尚贬绝。谁期大夫贤,荐使在班列。

30

朱柏岩约南归

朱柏岩约南归,宋代,张至龙,

忍闻秋管悲,犹未定归期。

吟咏穷边长,艰难老后知。

水寒鱼上少,月闰雁来迟。

不作膏粱梦,长令一剑随。

74

岘山

作者:黄通(宋代)

岘山,宋代,黄通,

仙翁移守明年春,□书小子中自论。□嗟羊公不血食,乃表乞庙于山樊。

因复为山发风咏,辞气浩浩涵胚浑。又不柬弃贱且鄙,似欲瓴甋联玙璠。

捧诗那能测崖岸,但觉俗骨销沈昏。师丈之命重违辟,手摩空腹强忍言。

召伯听讼棠树下,后人思伯树不残。羊公游处岘山首,后人见山即汍澜。

或者怪之辄致诘,厥□何惠施元元。答云贤者岂徒尔,其事虽远迹可根。

昔者郏鄏鼎既□,三姓窃出窥中原。野鬼狂神盗社稷,渴龙饥虎摇乾坤。

于时生灵乃何物,蛇豕口吻恣吐吞。丁黄那复顾邦土,荒城白昼啼幽冤。

□石未安晋已夺,晋□将至汉之濆。公来有意补膏血,宁重黔首轻儿孙。

朝问疾苦历万室,莫复逋逃开四门。众化以术公以道,人伏以威公以恩。

□□□时用□□,使民□戴如□□。不然楚山尽奇秀,岂将怀□□□村。

山旧有亭亭有碑,碑前□见堕泪痕。独使庭坚忽不祀,可□今古多朱轓。

仙翁下车郡即治,旋日鞭马城南奔。踟蹰山头念往事,言不轻发心暗扪。

吾州祠宇数十百,何功何惠牲牢飧。而令公作若敖鬼,嗟我庸敢誇雄藩。

玉书寻许□祀典,庶令贤者终天存。士民欢笑□□诏,□□日□新宫垣。

梁国入吴毁淫祠,泰伯子胥方独尊。南阳守睦祠子陵,浙东薄俗渐已敦。

仙翁还作叔子庙,汉南又开风教源。诚令身在名灭者,放目仰视惭英魂。

凤林古景绝无尽,未算水木兼兰荪。山前游骑试思否,此山不直供翠樽。

9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十 天门山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十 天门山,宋代,郭祥正,

巨灵擘苍山,势分金阙对。月引晓岚交,江翻寒影碎。

双凫落人间,千帆出天外。我欲往高吟,凌虚踏烟霭。

18

送施知院洪帅

作者:韩淲(宋代)

送施知院洪帅,宋代,韩淲,

便好槐庭听报麻,少迟江右建高牙。使华仕路应争羡,昼绣乡闾合共誇。

别院笙歌开祖席,满城桃李正飞花。不知谁下陈蕃榻,且看儿童竹马遮。

57

题淮阴侯庙

题淮阴侯庙,宋代,黄好谦,

筑坛拜日恩虽重,蹑足封时虑已深。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39

贺秀岩李工侍七首 其二

贺秀岩李工侍七首 其二,宋代,程公许,

潇洒精庐此托家,暑风一幅岸乌纱。客来祇可烹茶待,旋督山童汲水花。

24

读陶渊明集

读陶渊明集,宋代,慕容彦逢,

晋末何所似,波心跃长鲸。生民畏扰攘,蹙頞视欃枪。

渊明当此时,弃爵务躬耕。葛巾漉家酎,杯乾壶再倾。

恢然聊寄傲,无心事将迎。眼底不足语,笔下漫摅情。

襟怀有佳趣,落纸字字清。有如碎寒冰,贮之琉璃罃。

又如湛秋水,含兹霜月明。秀气如可掬,妙理不可名。

辞中有馀意,此致尤更精。班豪诚可厌,曹侈无足评。

斯文孰比拟,诵之清风生。

83

戏赠江仲嘉司兵

作者:程俱(宋代)

戏赠江仲嘉司兵,宋代,程俱,

君不见谢公栖迟乐东土,起作司马征西府。莫年谈笑有穰孙,鹤唳风声走强虏。

又不见子猷剡川高兴阑,肯随鹤书落人间。不知骑曹底官职,朝来拄颊看西山。

平生清真翠岩老,泉石膏肓偶同调。岁寒落落见孤松,不忍低眉宁枯槁。

年来无米继朝炊,闻说吴兴富鱼稻。不妨来作古司兵,士卒投醪止凫藻。

美哉洋洋霅溪水,秋塘百里荷花绕。当年钓徒放浪处,醉目悠然送归鸟。

斯人不死世不识,往往凌波弄瑶草。君方参同佐龙虎,我欲治荒种梨枣。

会当月夜见庞眉,一笑超然凌八表。

34

闻雁

闻雁,元代,丁鹤年,

月落江城转四更,旅魂和梦到滦京。

醒来独背寒灯坐,风送长空雁几声。

42

过吴子玉函山草堂

过吴子玉函山草堂,明代,李攀龙,

玉函山色草堂偏,恰有幽人拥膝眠。树杪径回千涧合,窗中天尽四峰连。

绿阴欲满桑蚕月,白首重论竹马年。就此一樽无不可,因君已办阮家钱。

12

荅寄子与时自芦台移瑞州按察山东

荅寄子与时自芦台移瑞州按察山东,明代,李攀龙,

北风飞雪拥南奔,苦向绨袍掩泪痕。病客世疑中散傲,故人官起外台尊。

尺书万里存交谊,一岁三迁见主恩。月出登楼如匹练,每依吴观望吴门。

22

感事

感事,明代,卢龙云,

孤直凭谁主,群谋任所先。孔方交已定,毛颖意难宣。

使气人争靡,低眉孰肯怜。眼看夷作蹠,心讶鸷为鸾。

态变雌黄外,权操魍魉前。共趋如赴壑,吾意但防川。

天道应无改,人心未尽偏。止求捐疾苦,期以副班联。

敢羡为机巧,空令知凿圆。直从知罪我,终不负重玄。

96

李相亭

作者:张弼(明代)

李相亭,明代,张弼,

百室犹江邑,千年李相亭。乾坤留正气,山水有馀清。

赤手扶皇宋,丹心契孔明。蘋香聊一荐,俯仰不胜情。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