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丈大雅有诗赠子畅尉曹用韵呈子畅兼柬徐丈

作者:赵蕃(宋代)

谢子姿野鹤,耸然常自昂。

贪留故人饭,忘踏板桥霜。

举世谬为敬,从吾醒亦狂。

交游有徐庶,头白尚东墙。

19

诗文赏析

徐丈大雅有诗,以韵赠子畅。

且写子姿如野鹤,高傲自昂然。

徐丈贪留故人饭,却忘踏板桥霜。

世人都误以为是敬,醒悟后也变得狂。

交游中有徐庶在,虽年事已老仍有壮志。

这首诗词赋予了徐丈高雅的气质,将其比喻为野鹤,形容其高傲的姿态。赵蕃虽然感激徐丈待自己的款待,但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敬意所迷惑,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在交游中结识了徐庶,虽然徐庶已经年老,但仍然怀有壮志。

这首诗词通过对徐丈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徐丈的敬爱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赵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独特见解和艺术才华。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其他诗经

康素居士邵君挽诗

作者:蔡戡(宋代)

康素居士邵君挽诗,宋代,蔡戡,

世儒多户牖,家学自渊源。

处士多兼美,先王道益尊。

黄金散闾里,白玉掩丘原。

猿鹤空凄怨,清江绕故园。

86

九日止诸少登高

九日止诸少登高,宋代,艾可翁,

尘埃漠漠一千里,风雨潇潇十四陵。

立得身高愁转甚,龙山从此不须登。

4

品令(二之二)

作者:秦观(宋代)

品令(二之二),宋代,秦观,

掉又惧。天然个品格。于中压一。帘儿下时把鞋儿踢。语低低、笑咭咭。
每每秦楼相见,见了无限怜惜。人前强不欲相沾识。把不定、脸儿赤。

34

董逃行

作者:曹丕(魏晋)

董逃行,魏晋,曹丕,

晨背大河南辕。

跋涉遐路漫漫。

师徒百万哗諠。

戈矛若林成山。

旌旗拂日蔽天。

81

六言诗十章 其三

作者:嵇康(魏晋)

六言诗十章 其三,魏晋,嵇康,

智慧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

镇之以静自正。

65

烹茶

作者:陆游(宋代)

烹茶,宋代,陆游,

曲生可论交,正自畏中圣。年来衰可笑,茶亦能作病。

噎呕废晨飧,支离失宵暝。是身如芭蕉,宁可与物竞。

兔瓯试玉尘,香色两超胜。把玩一欣然,为汝烹茶竟。

61

赠周散骑兴嗣诗二首 其二

赠周散骑兴嗣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吴均,

昔贤当路者,声名振华夏。朱轮玳瑁牛,紫鞚连钱马。

朝花舞风去,夜月窥窗下。想君贵易朋,居然应见舍。

71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

作者:王翰(唐代)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唐代,王翰,

偃蹇长鲸横北海,怒喷风雷九州垓。九州壮士贲育徒,雄剑长弓几千队。

长鲸掉尾鳞鬣张,壮士辟易弓剑伤。九州尘土山岳动,蔽亏日月无晶光。

长鲸长鲸尔当弭,上帝威灵不可比。一朝怒遣似飞来,尽赤溟波千文水。

山岳重安日月明,长鲸长鲸尔独死。

54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一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一,清代,全祖望,

遥闻儿请业,梨栗非所恋。先人裘冶传,危系斯一线。

勿读无益书,贻笑贱儒贱。

62

游桃川宫

作者:张埴(宋代)

游桃川宫,宋代,张埴,

瞿老亭存树插天,靖风扶醉坐云颠。

黔中历历何千状,晋后纷纷又几年。

扣木不知渠是圣,入桃亦认我为仙。

山林摇落秋声起,两袂清寒一囅然。

41

题桃源图

作者:施枢(宋代)

题桃源图,宋代,施枢,

山中与世不相关,鸡犬桑麻尽日闲。

傍水桃花春烂熳,误传消息到人间。

97

杨梅

杨梅,宋代,徐似道,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觉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98

吴传朋

作者:岳珂(宋代)

吴传朋,宋代,岳珂,

小书楷则本晋人,降而唐世体益真。妙趋要识笔有神,行行清妍杂奇伟。

奇为精神楷为体,吴君笔力备诸此。

76

答徐提干移居之问

作者:戴栩(宋代)

答徐提干移居之问,宋代,戴栩,

借居僧榻淡於僧,欲筑三间屋未能。

诸盗忽闻黄榜捷,空园亦喜绿阴增。

梅天气湿常留火,草岸蚊多懒近灯。

自笑病衰无可用,梦中檄就笔飞腾。

59

圃景大吟呈伯氏

作者:胡宏(宋代)

圃景大吟呈伯氏,宋代,胡宏,

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暑,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凶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74

忧旱

忧旱,宋代,周麟之,

老农病旱如膏肓,汲井灌秧秧已黄。

湖田半作龟兆坼,河渠断道不可航。

救旱不必焚巫尪,当去民害烹弘羊。

嗟哉销变此不务,龙川佛舍徒祈禳。

中兴天子食不遑,侧身感天天与祥。

霈然坐待三尺雨,拟赋云汉歌宣王。

93

题李伯时画马

题李伯时画马,元代,柯九思,

闻说龙眠画,曾师十二闲。桃花晴泛水,苜蓿晓连山。

蹴月驰周道,嘶云入楚关。骁腾万里志,顾影落人间。

13

春日闲居 其三

春日闲居 其三,明代,李攀龙,

药饵休官懒,蓬高谢客深。浊醪殊解事,高枕自知音。

老大翻陵劲,文章岂陆沈。浮云终日在,潇洒竟何心。

88

沈城即事

沈城即事,明代,释函可,

生杀繇来总是恩,流离十载衲孤存。雁飞成字频遭射,金铸为人自不言。

迁史有文观未达,奯公无命道弥尊。殷勤拜嘱劳劳客,好向空花仔细论。

16

赠曾子贞应贡入京师

赠曾子贞应贡入京师,明代,罗洪先,

萧散爱林居,闻君远上书。几年怀照乘,千里谒公车。

清庙时当颂,朱弦音正疏。新知不恨晚,应荐马相如。

8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