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木芙蓉

作者:张嵲(宋代)

去岁经冬百卉空,今年多种木芙蓉。

未如蜀国城边望,疑是秋江渡口逢。

定乏雄蜂来慰藉,应与进菊伴丰容。

敢同出水方新句,空自长吟负老松。

55

诗文译文

去年冬季百卉凋谢,一片荒芜无生机。

而今年我种植了木芙蓉,它们茂盛地开放。

虽然没有蜀国城边那般壮丽景致,或是秋江渡口的美景相遇。

我想这片花园的美景,定是让雄蜂前来慰藉,与盛开的菊花一同陪伴。

我敢与出水方新的句子相提并论,心中自然长吟,仿佛负重的老松。

诗文简析

《种木芙蓉》是宋代张嵲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去年冬季花草凋谢的时候感到失望,而今年却多次成功种植木芙蓉花,使他产生了喜悦之情。诗词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猜测,他认为这片花园的美景仿佛是在蜀国城边或秋江渡口相遇。

这首

诗文赏析

去年冬季百卉凋谢,一片荒芜无生机。

而今年我种植了木芙蓉,它们茂盛地开放。

虽然没有蜀国城边那般壮丽景致,或是秋江渡口的美景相遇。

我想这片花园的美景,定是让雄蜂前来慰藉,与盛开的菊花一同陪伴。

我敢与出水方新的句子相提并论,心中自然长吟,仿佛负重的老松。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花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在去年冬季,作者经历了百卉凋谢的寂寞和失望,但今年他成功地种植了木芙蓉,这给他带来了喜悦和希望。他用蜀国城和秋江渡口作比喻,形容了这片花园的美景,使读者产生了联想和遐想。作者还表达了对自然界中雄蜂和菊花的期待,以及对创作新句子的勇气和追求。他的心境如同长吟负重的老松,充满了内心的自在和深邃。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种植木芙蓉的喜悦,以及对美景和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作者向读者传递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其他诗经

忆昔六首 其一

忆昔六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

巳巳蒙尘数郭登,驰驱国难有杨弘。如今岂乏熊罴辈,比较元非击搏能。

40

忆昔篇戏为友人赋别

忆昔篇戏为友人赋别,明代,黎遂球,

杨柳风,不如昔。梦里惜相逢,江头远相忆。忆昔逢君十四时,两家鸦鬓恰齐眉。

流莺每遇合欢处,雏凤能栖连理枝。枝头点点东风血,蝴蝶学飞春已热。

帘内梳头笑共看,花底回眸娇欲绝。掷君樱桃无嫌猜,系君柳带还为结。

去去来来不耐君,回廊蹴绉石榴裙。围棋深夜鸳鸯劫,绣被春浓宝鸭薰。

胭脂玉软酒初散,兰麝衣飘香自闻。只道迷藏穿柳月,谁知相待湿梨云。

云压疏帘寒半蕊,月明高阁光如水。等閒膝上教琵琶,生怕笼中语鹦鹉。

脸际芙蓉并蒂红,枕伴珊瑚双舌紫。避人深夜捧萧郎,特地邀欢违赵姊。

姊妹油车出并随,儿郎玉树对参差。船边瞥见都含笑,陌上相调只自知。

君家百宝桃花络,妾家半臂杏黄衣。更忆华筵开玳瑁,更怜花影破琉璃。

玳瑁琉璃影画堂,袖底私分龙脑香。听歌怯值相思字,憨唤教传琥珀觞。

夜沉罗袜深珠露,有时瓜果看星渡。乞巧遥同织女心,怜才背诵相如赋。

明河织女夜何如,赋里相如事转虚。梁上燕儿还赴社,云中雁字不缄书。

与君隔别一千日,教妾将相二十馀。隔江望君衣自湿,隔花闻鹃花亦泣。

碧烟无主海棠醒,朱阑无侣姮娥入。买丝绣面难绣心,掩户欲眠还欲立。

晓莺芳树软风凄,烛下单衫泪旧题。君今别有罗敷妇,妾今惭作使君妻。

妾今尚记楼中醉,妾昔与君楼外戏。金丸弹蕊裂窗纱,腥花唾面吹帘襚。

当时婉转垂流苏,此际模糊残翡翠。红冰易损绣襦前,残妆剩得素馨钱。

往日侍儿都许嫁,终朝厌雨不同前。忆昔日,忆昔年。

长大应惭近,重来亦惘然。那知鸾背吹箫女,空作梅花明月仙。

52

勉刘申

勉刘申,宋代,欧阳修,

有司精考覈,中第为公卿。本基在积习,优学登荣名。

吾子齿尚少,加勤无自轻。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

59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五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五,南北朝,吴均,

閒房肃已静,落月有馀辉。寒虫隐壁思,秋蛾绕烛飞。

绝云断更合,离禽去复归。佳人今何在,迢递江之沂。

一为别鹤弄,千里泪沾衣。

85

石夫人

石夫人,宋代,徐似道,

消山偃蹇消湖碧,夫人此恨消未得。

海上人归会有时。怪尔鬓云非旧色。

63

秋残

秋残,宋代,俞德邻,

乐天老矣放樊蛮,鸥羡忘机鹤羡閒。缓步当车休下泽,浇愁得酒即中山。

些骚岂敢奴仆命,伊吕元非伯仲间。兀兀支颐秋又晚,乱云斜日澹烟鬟。

19

秋怀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秋怀 其三,宋代,韩淲,

虚堂倚修竹,冷冷自苍翠。东轩亦不恶,小山发丛桂。

残蝉犹啾啁,新雁已嘹唳。抚几怜岁华,何用苦文字。

颜子曲肱眠,陶令日日醉。鄙哉乘时者,急急死名利。

百年归山丘,等无身口累。

21

答人

作者:周贯(宋代)

答人,宋代,周贯,

八十西山作酒仙,麻鞋轧断布衣穿。相逢甲子君休问,太极光阴不计年。

29

续梅花七绝 其一

续梅花七绝 其一,宋代,方一夔,

松下相逢雪雨乖,人生何必泥形骸。竹篱一醉休惆怅,只么神交自是佳。

7

桐柏崇道观

作者:余爽(宋代)

桐柏崇道观,宋代,余爽,

乘风御云气,来访真人家。玉阙散朝景,琼台焕晨霞。

高临太元天,下眄赤水涯。阴魄位霜采,阳精发丹华。

桐君奉玄书,姥女弄绛纱。祥虹混五色,神芝秀三葩。

煌煌王母居,飘飘紫皇车。飙轮动无迹,风马去亦赊。

矫首揖浮丘,蹑屐追皇娲。珠宫俯台斗,石梁碍流槎。

操持却日鞭,跨踏食月蛙。龙旗拂烟雾,鹤袂策云斜。

清都隐虚无,金庭郁嵯峨。横霄杂美气,空界流浩波。

囊籥劳吹嘘,吐纳烦羲和。倏尔度灰劫,超然绝尘罗。

灵箫步何徐,玉斧鬓已皤。飞驾逐凤吹,斑驎奏鸾歌。

宁留饭青精,幸我栽胡麻。交梨莹肝胆,火枣醒齿牙。

咽漱华池津,咀嚼碧柰花。有待越三井,思虑无由邪。

95

虞美人 残灯

虞美人 残灯,清代,叶小鸾,

深深一点红光小。薄缕微烟袅。锦屏斜背汉宫中。曾照阿娇金屋、泪痕浓。

朦胧穗落轻烟散。顾影浑无伴。怅然一夜漫凝思。恰似去年秋夜、雨窗时。

15

赠曹居士

赠曹居士,明代,释函可,

一室萧然佛作邻,长斋惟与老僧亲。祇因世事难开眼,一卷诗书付后人。

65

留别余澹心二首 其二

留别余澹心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

敷天处处谷为陵,剩水残山见老僧。乞得一餐常自足,饶他百事总无能。

关心独有池生草,白首何堪鼠啮藤。归去把茅诗卷在,思君常剔佛前灯。

16

岁暮写怀二首 其二

作者:郑真(明代)

岁暮写怀二首 其二,明代,郑真,

故国山河战伐雄,新亭风景寂寥中。菁茅宁复供周祀,兰蕙谁能继楚风。

瀛海边防寒络马,辕门警肃夜櫜弓。人间总是经纶手,彝鼎重刊社稷功。

34

送胡伯霖归山居

作者:郑真(明代)

送胡伯霖归山居,明代,郑真,

乃翁作教喜多才,千里相看一笑开。椿树当厅华彩袖,菊花照席寿琼杯。

荒烟故垒庄周墓,流水孤村惠子台。想见传经深有意,春风三月许重来。

98

赏菊

赏菊,明代,吴希贤,

宦居感流序,嗟此菊有芳。皎皎玉露白,采采金花黄。

冠裳集群仙,列宴琼瑶堂。黄流荐宫醴,银丝脍河鲂。

华笺洒元露,佳句纷琳琅。栗里自閒适,竹林徒疏狂。

所以达士饮,显允德足将。流连不可极,夕阳明远冈。

酒酣壶矢罢,题诗对寒香。

15

忆去年今日

忆去年今日,明代,吴与弼,

去年今日拜彤墀,天语温淳赐敕归。中使传宣天使道,好生看顾荷皇威。

76

安陵春夕

安陵春夕,明代,蔡汝楠,

乘舟竟绵泽,弭楫次齐关。

默听喧春鸟,晴看叠暮山。

曲洲饶秀树,别渚聚芳菅。

他乡时已茂,游人殊未还。

65

东湖舟中记亡弟思正葬日

作者:祁顺(明代)

东湖舟中记亡弟思正葬日,明代,祁顺,

去岁君捐馆,凄凉隔一期。乡园埋玉处,客路断肠时。

亏礼惭兄道,全恩仗母慈。孤舟湖上泪,不尽孔怀思。

98

访童内方太史于汉口舟中即席投赠二首 其一

访童内方太史于汉口舟中即席投赠二首 其一,明代,王廷陈,

汉广来非偶,人遐会亦奇。独趋金马去,暂遣白鸥随。

泛舸疑牛渚,弹冠想凤池。当怜泽畔侣,憔悴不胜悲。

6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