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作者:王令(宋代)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

莽不知其东西。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

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信有居者兮,

盍亦往而从之。语何为乎独秦,

服何为乎异时。见何惊兮遌错,

貌何野而栖迟。问何迂兮古昔,

听何感而喑噫。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

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上无君兮孰主,

下无令兮孰随。身群居而孰法,

子娶嫁而孰媒。既弃此而不用,

何久保而弗离。岂畏伏於乱世兮,

犹鱼潜而鸟栖。宁知君之为扰兮,

不知上之可依。岂惩薄而过厚兮,

遂笃信而忘欺。将久习以成俗兮,

亦耳目之无知。眷叙言之绸缪,

与欢意之依稀。及情终而礼阕,

忽回肠而念归。更酸频而惨頞,

叹异世之从容。惜暂遇之偶然,

嗟之离而莫同。舟招招而去岸,

帆冉冉以行风。豁山霭之披袪,

赫晓日之曈曨。惊回舟而返盼,

忽迳断而溪穷。目恍惚兮图画,

心輈张兮梦中。何一人之独悟,

遂万世之迷踪。惟天地之茫茫兮,

故神怪之或容。惟昔王之制治兮,

恶魑魅之人逢。逮後世之陵夷兮,

固人鬼之争雄。抑武陵之丽秀兮,

故水复而山重。及岸悬而磴绝,

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锺。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愿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97

诗文译文

山环环相包围啊,溪乱乱啊涟漪。

花漫漫啊不尽,路缭缭啊什么的。

弃舟步河岸想前进又怀疑,山平阜断啊忽得平原巨泽,

王莽不知道他的东西。

桑麻说言兮田野孔治,

风回地近啊将鸡、狗也听说过吗。

确实有过的啊,

何不也去而顺从的。

告诉做什么只有秦国,

服做什么不同当时。

见什么惊讶啊遌错,

相貌什么野而栖迟。

问为什么古代迂腐啊,

听什么感而哑嗯。

秦国去世晋代啊黄河覆山移,

天颠地陷入啊有什么不知道。

上没有你啊,谁负责,

下没有令啊,谁跟随。

身合群居住而谁法,

儿子娶嫁,谁介绍。

已经离开这里不使用,

这么久保而不离开。

哪怕趴在乱世啊,

就像鱼潜而鸟栖。

宁知道您的被骚扰啊,

不知道上可以依。

怎么惩罚而不过分啊,

就笃信而忘记欺骗。

将久习以为俗啊,

也是看的无知。

眷叙说的亲热,

和欢意的依稀。

及情终而礼完毕,

忽然回肠而想回家。

更酸频繁而凄惨额,

叹异世界的从容。

可惜暂时遇到的偶然,

嗟叹的离开而没有相同。

船招招就离开了岸,

帆冉冉进行风。

豁山雾的披祛,

赫知道天的血腥味曨。

惊回船而回盼,

忽然经断而溪尽头。

眼睛恍惚啊图画,

心轨迹张啊梦中。

什么一个人的独悟,

就万世的迷失踪。

只有天地的茫茫啊,

所以神奇的或容。

只有从前王的统治啊,

厌恶鬼魅的人遇上。

到后世的衰落啊,

固人鬼之争雄。

抑制武陵的富丽秀啊,

所以水再而山重。

及岸悬而石瞪断绝,

人迹的不到啊,反问题与那些仙通。

你生那地方啊,该神气的钟爱。

观察脸色的陡峭险峻啊,他秀还有山水的残留的影响。

怜悯百姓的无知啊,长期鬼覆盖而仙蒙。

愿穷探远方看,研究非的影响。

通过高言而大唱,一洗世的昏耳聋。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其他诗经

阅见一十首 其三

阅见一十首 其三,元代,边元鼎,

凤纸衔封玉镜台,绣鸾传记已相猜。倾城笑脸千金样,莫对閒人一例开。

64

江上四哀诗 其四 叶山人元阶

作者:姚燮(清代)

江上四哀诗 其四 叶山人元阶,清代,姚燮,

叶君乎仲兰,果以忧郁死。平生千载期,一朝成逝水。

自与弱冠交,百间不踰始。直恐寝食离,若将性命委。

每约潜深山,十年读经史。动因多事故,飘泊异行轨。

迩闻君病剧,吾已客千里。谁知慰问书,竟作墓前诔。

意外得凶讣,有泪不能弭。黯绝一寸心,若堕九渊底。

惨尔兄弟殂,茕茕各无子。大祧悬千钧,危哉一发恃。

可怜伯道贤,遽等若敖鬼。身后馀遗文,茫茫付谁氏?

遥知湖上楼,败叶飘故纸。咄嗟眼中人,存者尚有几。

降殃必及善,天道或未尔。岂我叶仲兰,竟以忧郁死。

43

丙午冬至

作者:张弼(明代)

丙午冬至,明代,张弼,

今年冬至暖于春,细雨空阶草色新。应是苍天怜赤子,无衣无褐未为贫。

28

题四娱斋 其一

题四娱斋 其一,元代,耶律铸,

门掩春壶安乐窝,纷纷俗事奈人何。须凭欢伯攻愁阵,自有桐孙伏鬼魔。

遣兴色丝何摆落,尘怀黄奶解消磨。拍阑一笑遥天碧,付与儿童学揣摩。

78

北大荒别后宝海兄索句

北大荒别后宝海兄索句,近现代,张力夫,

有客居东北,雍容笔落珠。相邀晨霭近,得赏世风殊。

静寂雁窝岛,沧桑兴凯湖。时空安可界,敦厚且同途。

91

送诸骏男之蜀

送诸骏男之蜀,清代,屈大均,

从今泪应竹枝歌,秋夜猿声三峡多。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

79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其一

作者:王缜(明代)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其一,明代,王缜,

六诏民风古,街头夜半眠。地高无暑气,冬暖胜春天。

金碧山含雨,昆明灰带烟。不乱踪迹远,揽辔自怡然。

35

进贤驿感怀

作者:陆游(宋代)

进贤驿感怀,宋代,陆游,

环走几千里,驰归亦再旬。征途饶感慨,讼牒费精神。

风雪常欺客,文章本误身。小诗无杰思,犹得当吟呻。

27

后绮怀十六首 其十

后绮怀十六首 其十,近现代,刘雄,

生不用封万户侯,当时晤对散千愁。月夜佩环同旧梦,黉宫花草记前游。

绕枝乌鹊仍独宿,并颈鸳鸯俱白头。惆怅清狂思何极,为卿拚却一生休。

29

张六至

作者:刘攽(宋代)

张六至,宋代,刘攽,

君居众人里,有如珠玉然。世疑假浑沌,我识真神仙。

独抱潇洒意,不为势利牵。少留衡门下,谈笑忘吾年。

40

张逸人归杭

作者:韩琦(宋代)

张逸人归杭,宋代,韩琦,

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62

作者:汪藻(宋代)

小,宋代,汪藻,

旅营茅屋破苍苔,隔水花多不用栽。开卷古今千万事,杜门清浊两三杯。

故人昔尚风相及,客子今并雨不来。已办此身如木石,沙禽那得更惊猜。

6

寄苏颂兄弟

作者:刘敞(宋代)

寄苏颂兄弟,宋代,刘敞,

秋风生眼前,客子思悠然。羁旅独无友,别离私自怜。

赋甘伧父诮,诗许俗人传。他日梁王客,偏怀太子贤。

84

春贴子 东宫五首 其一

春贴子 东宫五首 其一,宋代,真德秀,

薄薄觚棱雪,融融甲观风。晴光挟和气,先到少阳宫。

19

宫词 其三十四

宫词 其三十四,宋代,张公庠,

清旦宫中候上番,银潢轻淡玉钩残。山茶破萼江梅发,尽倚朱栏不避寒。

39

戊午十二月十二日别家

戊午十二月十二日别家,宋代,鲜于枢,

玄冬尚闭藏,游子戒远涂。出门少人迹,霜露沾衣裾。

强颜辞老亲,低首恋蓬庐。牵舟逆北风,堕指哀仆夫。

十年赋倦游,卜筑沧海隅。既无官守责,亦作饥寒驱。

宴坐固所怀,复此畏简书。仰惭随阳雁,俯羡在藻鱼。

73

九日期九逵不至独与子重游东禅作诗寄怀兼简社中诸友

九日期九逵不至独与子重游东禅作诗寄怀兼简社中诸友,明代,文徵明,

东郭名蓝带曲隈,三年行乐两回来。依然旧境墙遮树,久断尘踪砌有苔。

落日怀人流水远,秋风抚掌菊花开。良辰在眼休教负,相对山僧把一杯。

15

梁俭庵司徒七十华诞

梁俭庵司徒七十华诞,明代,湛若水,

我闻莘挚言,俭德怀永图。小俭财用节,大俭意必无。

愈俭德愈精,精一天为徒。俭翁跻七十,俭化七十遭。

祝过百千●,国脉与长悠。

35

武夷风月代券付洪子歌

武夷风月代券付洪子歌,明代,湛若水,

武夷风月与人同,光霁之体无彼我、无终穷。宇宙充塞,流行大通。

风月阅人知多少,人不见风月之始终。尧舜亦在光被中,回视浮云点太空。

千古此明月,万古此清风。风来无迹,月去无踪。口不可授神可融,回也卓尔末由从。

武夷风月匪衣钵,以付洪子得其宗。得之衣钵亦无有,老拳槌碎还穹窿。

辛丑夏四月三日,甘泉居士湛若水书于胥江舟中。

34

乾宁八景 其六 洪寺晓钟

作者:张缙(明代)

乾宁八景 其六 洪寺晓钟,明代,张缙,

残月疏星曙渐分,华鲸乡处隔松云。旅途惊断行人梦,野店鸡声次第闻。

4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