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花

作者:王令(宋代)

簇簇红葩间绿荄,阳和闲暇不须催。

天教尔艳呈奇绝,不与夭桃次第开。

39

诗文译文

簇簇红葩间绿荄,

阳和闲暇不须催。

天教尔艳呈奇绝,

不与夭桃次第开。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瓜花的美丽景象。作者观察到木瓜花开放时,花朵簇簇地挤在一起,红色的花瓣中间夹杂着绿色的花蕊。阳光和温暖的气候使得花朵自然地绽放,不需要催促。作者认为天地造化使得木瓜花的美丽超凡脱俗,不同于其他花朵如夭桃般按次序开放。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木瓜花的景象,通过对花朵的形态和开放的方式的描写,展现了木瓜花的独特之处。作者通过对阳光和温暖气候的描述,表达了花朵自然盛开的美好景象,并暗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中的\"天教尔艳呈奇绝\"表达了作者对木瓜花美丽的赞叹和敬仰之情。最后一句\"不与夭桃次第开\"则突出了木瓜花与众不同的特点,凸显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美丽。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花朵的形态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以及对美的赞美和追求,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其他诗经

舟中读书

舟中读书,清代,蒋士铨,

束书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药与淬蘸。

十载伏髹几,剥处泽可鉴。两袖月补缀,布褐色为俭。

锐力辟志猛,强识得天欠。馋夫胃脾弱,呕哕负咀啖。

齿牙宁不饕,胸腹卒难餍。精气因迷谬,智慧坠昏垫。

终岁无逸获,手眼役颇厌。去之日悠悠,此身殊泛泛。

吾师新安叟,相啖独醇酽。坐我艨艟舟,目送觅觞滥。

久别俟新异,再见或播摲。讵谓岁月改,忧虞计罂甔。

阘䢆成坐废,谋食类愚暗。学道我所欲,救死恐莫赡。

寒饿疾已痼,日待斗石砭。及兹春靃靡,而乃挂江帆。

得朋丐资斧,欲吐口喁噞。所识半穷乏,不免诧鬼瞰。

世路未可测,光景讵能缆。执理不胜欲,倏忽营两念。

纳睛入胸膈,反目自鞫勘。可怜文字腹,呀然告虚歉。

饥肠时一鸣,苦心倏藏敛。以兹焚脏府,奚待灶木㮇。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本无机械巧,不畏穿窬舚。

对书识弥旷,当仁意稍僣。浩然敌外铄,自得足隐验。

滩涡移旧痕,岸树坼新艳。及时彼诚能,流瞩我亦暂。

观物拾奇悟,识字增默忏。纤夫曳舟上,去波有余憾。

行当悃图史,朗诵越天堑。

12

寒食偕郑思成洪天章张献可游西山憩曾金吾子聘别墅得城字

作者:陈履(明代)

寒食偕郑思成洪天章张献可游西山憩曾金吾子聘别墅得城字,明代,陈履,

清游那易得,况复值春明。喜遂青山约,因寻白社盟。

烟霞狂客思,鸡黍主人情。归路酣歌发,联镳月满城。

97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九 四面云山

作者:弘历(清代)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九 四面云山,清代,弘历,

轩窗彻四面,岩谷俯千重。奚数荆关迹,堪寻佺羡踪。

林疏为风拂,峰现忽云封。策骑遵崎栈,时看白鹿逢。

28

七夕

七夕,宋代,张孝祥,

去年永州逢七夕,今年衡州逢七夕。往来不敢怨道路,迎送但知惭吏卒。

年年七夕有定时,我行属天那得知。东西南北会逢汝,但愿强健无所苦。

53

拟明月皎夜光诗

作者:陆机(魏晋)

拟明月皎夜光诗,魏晋,陆机,

岁暮凉风发。昊天肃明明。

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朗月照闲房。蟋蟀吟户庭。

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

畴昔同晏友。翰飞戾高冥。

服美改声听。居愉遗旧情。

织女无机杼。大梁不架楹。

8

东篱杂题五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东篱杂题五首 其二,宋代,陆游,

深居远悔吝,简事养精神。曳杖一萧散,待茶时欠伸。

风生丛竹啸,露坼野花新。自作东篱后,经旬不过邻。

74

百一诗 其六

作者:应璩(魏晋)

百一诗 其六,魏晋,应璩,

少壮面目泽,长大色丑粗。丑粗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84

赠赵师秀

作者:徐玑(宋代)

赠赵师秀,宋代,徐玑,

游宦归来隔几春,清赢还是旧时身。

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

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

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

59

瘿木樽

作者:刘敞(宋代)

瘿木樽,宋代,刘敞,

先民任天真,吾得见其器。其器云如何,盖若刳木类。

不戕生以戚,不伤材以蔽。不以远见遗,不以枯见弃。

因其无用姿,授以有用意。取彼自然象,廓此闳然制。

岂无彫磨工,不欲败淳粹。岂无青黄文,不欲增巧伪。

其高岂无盖,不设簋簠制。其下岂无舟,不著鸡鸟丽。

任真肆穫落,肯慕金玉贵。儿童诮敦朴,妇女惊丑异。

岂若轻薄子,形容混兹世。矜愚以相高,饰貌以自喜。

淳风陷衰薄,古道丧简易。自非窊樽民,慎勿同一醉。

10

幸徐常庐

作者:赵佶(宋代)

幸徐常庐,宋代,赵佶,

人生何事厌嚣尘,汎宅浮家冬复春。今日暂来猿鹤语,他年应召白云人。

48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二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

芸翁到死不停笔,死去萧然一室居。不似王恭无长物,半楼诗板半楼书。

37

怀益之兄

怀益之兄,元代,元好问,

世故伊川叹,乡情越客音。天宜他日定,陆已向来沈。

冉冉愁看老,源源事益侵。谁言易排遣,自分不胜任。

鞭影惊疲马,钟声急暮禽。局中无旷迹,喧外有幽寻。

梦失名家笔,书存遗子金。山田和石瘦,茅屋过云深。

春雨蔬成圃,秋霜柿满林。树阴凉拂席,花气澹盈襟。

宿鹭窥晨汲,孤猿伴暝吟。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抱璞休奇售,临觞得缓斟。阿兄团聚日,曾语百年心。

54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元代,元好问,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36

方竹杖

作者:仇远(宋代)

方竹杖,宋代,仇远,

劲节棱棱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山翁甚爱资扶老,村衲无知误削圆。

偏称深衣同此矩,漫誇长笛大如椽。有时閒为吟诗出,徙倚中庭月一砖。

71

题建昌王子中桥亭八景

题建昌王子中桥亭八景,元代,丁鹤年,

桥亭风景洞天如,中有儒仙旧隐庐。春涨挼蓝涵螮蝀,晓岚滴翠湿芙蕖。

受诗华巘浮丘馆,说剑香炉许令居。云外悬崖飞屐上,雨中沃壤带经锄。

疏钟鲸吼霜华重,长笛龙吟月色虚。

老我尘寰怀胜景,追游早晚命巾车。

77

五日同子相游天宁寺

五日同子相游天宁寺,明代,李攀龙,

四海携名士,弥天得上方。綵丝还令节,白马自开皇。

挥拂灵花里,摊经祗树傍。灯轮侵日出,塔影入云藏。

净土殊幽事,清斋复妙香。幻知看绂冕,静欲厌词章。

薜荔来风雨,杉松接渺茫。人间空竞渡,未解问慈航。

88

故园

故园,明代,文徵明,

屋舍小山村,终然思故园。雨晴秋倚阁,月出夜开门。

好景亦时改,远人空目存。梅花未消息,行矣晚何言。

89

赠别高进道赴广西宪府

作者:王祎(明代)

赠别高进道赴广西宪府,明代,王祎,

举酒且勿饮,请君听我歌。我歌亦激烈,君行莫蹉跎。

圣主御宸极,治道臻泰和。文章布海隅,玉帛来岩阿。

人生遘新会,鲜不自濯磨。痛哭上贾策,笑谈决韩科。

经济一以展,功名良亦多。维君瑚琏器,贵重含光华。

持以荐清庙,孰云或偏颇。萧条岁年晏,坐使玄发皤。

终然棠溪精,百鍊非有他。宪府新辟掾,简书起媕娿。

及兹复自傲,恐尔时已过。由来九翮鸟,犹值一目罗。

勿谓行路难,且对双眉蛾。桂林敛烟瘴,炎海恬风波。

道涂虽云远,行迈须逶迤。为君陈此词,比赠珊瑚柯。

9

读南园五先生集感赋 其一

作者:岑徵(明代)

读南园五先生集感赋 其一,明代,岑徵,

曲江遗大雅,高庙播文明。岂意开元后,重闻正始声。

吴闽咸避席,关洛仰前型。叹息南园地,悲风蔓草平。

84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九十 胡昭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九十 胡昭,明代,黄省曾,

胡昭高尚,不事袁曹。陆浑之下,耕诵逍遥。乐亭相誓,由免奔骚。

群贤递荐,巳入冥寥。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