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庙

作者:吴筠(唐代)

朝吾自嵩山,驱驾遵洛汭。逶迟轘辕侧,仰望缑山际。
王子谢时人,笙歌此宾帝。仙材夙所禀,宝位焉足系。
为迫丹霄期,阙流苍生惠。高踪邈千载,遗庙今一诣。
肃肃生风云,森森列松桂。大君弘至道,层构何壮丽。
稽首环金坛,焚香陟瑶砌。伊余超浮俗,尘虑久已闭。
况复清夙心,萧然叶真契。

33

诗文译文

早晨我从嵩山出发,驾车沿洛汭前行。

车轮缓慢,车旁有辕辘声,我抬头望着远处的缑山。

王子谢来时的人,笙歌在这里为帝宴会。

他天生具有仙人的才华,金殿宝座对他而言已经足够。

他为了进入丹霄的道路而奋斗,希望能给世人带来好处。

他的伟大足迹已经横跨千年,而他的庙宇至今依旧被人尊崇。

庙中肃穆风云涌动,神圣的松树和桂树列队生长。

大君弘扬至道的事业,在这里建造的庙宇是如此壮丽。

我虔诚地向金坛磕头,燃起香火,登上瑶台。

我超越了尘世的纷繁俗事,内心已经关闭了尘世的烦忧。

尤其重要的是,我能够清净地达到我的内心愿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文简析

《缑山庙》是唐代吴筠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驱车从嵩山来到洛汭,在路上仰望缑山、缑山附近的庙宇。诗中展现了王子谢时所享受的宾帝待遇,以及作者对仙材、宝位、丹霄等神秘事物的向往。诗词通过描绘庙宇的宏伟和神圣的氛围,表达了对大君至道的敬仰和虔诚心情。

诗文赏析

《缑山庙》以笔者的亲眼所见来叙述,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庙宇的壮丽和神圣,以及对大君至道的崇敬。诗中描绘了作者从嵩山来到洛汭途中的场景,以及他仰望缑山、缑山附近庙宇的情景。诗中的语言简练流畅,描绘了奇山异状和庙宇的庄严神圣。

诗词中表达了作者对王子谢时的称颂,以及对仙材、宝位、丹霄等神秘事物的向往。尤其是在庙宇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庄严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王子谢时和大君至道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刻画出庙宇的壮丽和神圣,以及作者对王子谢时及大君至道的崇敬之情,展示了作者在仰望缑山庙宇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其他诗经

惠文伯居士请赞 其六

惠文伯居士请赞 其六,宋代,释崇岳,

无卓锥之地,有无价之宝。元不用安排,拈来用恰好。

没人情,佛亦扫。这般村僧,脱空到老。

96

红窗睡

红窗睡,清代,樊增祥,

油碧窗扉纱似雾。刚觑见、远山颦处。晓来饶舌憎鹦鹉。

道夫人薄怒。

晚岁萧郎依佛火。早打点、心经一卷,授伊蛮素。

桃花生子,可小名法护。

60

雪晴二首 其二

雪晴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晴光雪色忽相逢,雨滴空阶日影中。珍重北檐殊韵胜,苛留残玉不教融。

80

灯夕

作者:刘攽(宋代)

灯夕,宋代,刘攽,

烧灯陶永夜,击鼓劝沽酒。清月不作霜,微风乍摇柳。

忽忽车转毂,戢戢人举首。欢乐聊及时,与谁论薄厚。

31

夜泊

作者:严羽(宋代)

夜泊,宋代,严羽,

夜闻估客送将归,葭菼萧条月色微。万里江湖何处极,孤舟鸿雁自相依。

杯抛黄菊乾赊酒,城掩清砧罢捣衣。不奈此时心断绝,长沙南去故人稀。

80

为仓使吴荆溪先生寿

为仓使吴荆溪先生寿,宋代,赵孟坚,

人祝先生寿,勋名而福禄。伊惟小门生,而乃异斯祝。

所祝在斯文,其寿非已独。尝闻侍席言,檃括因以复。

孔孟至皇朝,文与道相属。溯自熙丰后,专门始分目。

欧苏以文雄,周程理义熟。从此判而二,流派各异躅。

伟哉水心叶,同轨混列辐。粲粲云锦章,理义仍炳烛。

筠窗一传后,人已沾膏馥。正统的属任,非公绍者孰。

鲰生耳闻此,惊诧叹不足。因捧介寿卮,谱在歌诗轴。

愿言清节高,岁寒等修竹。长以文鸣道,声金而振玉。

上而轧汉周,俯命骚以仆。门生严楷法,剩将从纪录。

100

又泛西溪

作者:刘跂(宋代)

又泛西溪,宋代,刘跂,

春晚西溪入胜游,白杨花乱绿波浮。欲延笑语迟行酒,要尽溪山缓放舟。

滩上时看鱼拨剌,林间静听鸟钩辀。年来偷活干戈际,强把閒吟写我忧。

61

秋香欲开小醉而归

作者:韩淲(宋代)

秋香欲开小醉而归,宋代,韩淲,

桂树水南香是花,高山还许著诗家。旋沽村酒乘秋思,一道冰溪浸两涯。

61

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

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宋代,杨公远,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63

送白杨长老 其一

送白杨长老 其一,明代,李延兴,

龙天拥护大江西,江上分襟绿草齐。一路藤萝秋色里,山山树树白猿啼。

30

任月山九马图歌

任月山九马图歌,明代,祝允明,

古人颂马自鲁駉,杜诗尤胜伯乐经。近代画马称曹韩,后来独数李龙眠。

世无神手有神马,眼底谁能分造化。邹阳示我轴有咫,惊绝纵横电光起。

定观始识任都水,马后金声出吴李。房星九点光殷殷,天文地类相斓斑。

龙媒无种世亦产,何必置牝宛代间。于今不乏十二闲,如此久堕文书寰。

前年禦戎急刍骑,何不引此踏贺兰。呜呼九骏安得归龙班,一匹可以当三千。

吾言亦能道塞渊,尔尚伏枥吾何言。

17

荅寄聂仪部子安

荅寄聂仪部子安,明代,李攀龙,

司马雄才动帝京,当时群从独高名。奏成华省青云气,赋就仙郎白雪声。

春色迥分南北望,江流不尽古今情。应怜此意同岩穴,千里传书历下生。

65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明代,李攀龙,

尔昔红颜客蓟门,献书不报哀王孙。一朝致身青云里,座上还开北海樽。

余亦题诗郭隗台,燕山秋色对衔杯。论交共惜黄金尽,此处空悲骏马来。

可怜郢曲今亡久,下里之歌吾何有。文章稍近五千言,雅颂以还十九首。

才子新传白雪篇,江城忽借使君贤。那堪西署为郎者,多病离居卧日边。

98

齐侠行

齐侠行,明代,李攀龙,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朔方。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52

画牡丹

画牡丹,明代,文徵明,

粉香云暖露华新,晓日浓薰富贵春。好似沉香亭上看,东风依约可怜人。

93

西平行

西平行,明代,卢龙云,

若有西平侯,不冤善为理。阴德类乃公,仁声相继美。

当其活狱时,私心窃自拟。我后必有昌,发源从兹始。

再世秉国钧,侯封耀闾里。驷马驾高车,奕叶流青史。

11

韩烈妇

韩烈妇,明代,卢龙云,

天地有正气,浩然不可折。人生天地间,赖此完其节。

彼美兰房质,秉心何壮烈。结发事夫君,百岁愿同穴。

中道忽乖离,黄鹄伤孤飞。未明偕老志,何以守空帷。

作嫔儒家日,操行有前规。真金试烈火,就义死如归。

解化类仙举,气节凌区宇。生死安足云,身后名千古。

世岂乏男儿,草木同衰腐。徒自愧须眉,贞魄宁为伍。

17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 其二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 其二,明代,邹元标,

眼前事业岂为真,世上浮名几误人。寄语芸窗年少者,莫将章句送青春。

76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

但将菽水慰而亲,自在尘中不惹尘。不见当年卢行者,猎人队里易藏身。

76

汤中山贰守两子价钦下第南归凤山即席赋寄

汤中山贰守两子价钦下第南归凤山即席赋寄,明代,湛若水,

凤凰山下想高栖,乳凤双双接翅飞。目断停云正忆尔,援琴手把五弦挥。

5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