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初闻山鸟惊新哢,
遥见林花识旧蹊。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绿杨堤。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昨夜轻阴结夕霏,
城南十里有香泥。
初闻山鸟惊新哢,
遥见林花识旧蹊。
荡桨远从芳草渡,
垫巾还傍绿杨堤。
罗敷正苦桑蚕事,
惆怅南来五马蹄。
这首诗以描写城南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方乡野的思念和对于昔日生活的回忆。
首先,诗人描述了城南晚霞的轻柔美景,用“轻阴结夕霏”来描绘出夜晚的一片隐约的美丽氛围。接着,诗人突出了城南的十里香泥景色,细腻描写城南的氛围和土壤质地。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鸟的叫声“新哢”,刚开始听到的时候会轻微的惊动,耳熟能详的叫声。这一描写呼应了城南的清静环境和丰富的自然声音。
然后,诗人写到了遥远的林花和熟悉的旧蹊。林花形容出了城南的山林景色,与上句的山鸟共同勾勒出了一个诗人儿时在乡野间流连忘返的美好场景。旧蹊则暗示着诗人曾经在这里有过行走的踪迹,形成一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接着,诗人用“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绿杨堤”再次描绘了城南的河流与渡口景色,增加了诗的层次感。杨堤描绘了城南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植被。
最后,诗人写到了罗敷,她在南方专业从事着桑蚕事业,而诗人则怅然不得,看着南方向北的五马蹄。这一句暗合了诗人对于乡愁的思念和对南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形物衬意,通过对城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和过去生活的思念之情。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元戎少泉侯兄六十诞辰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昼锦高堂列绮茵,鸣珂深巷聚雕轮。旬周花甲人称寿,瑞纪桑弧日在辰。
胜节漫同河朔饮,幽居不受玉关尘。凭君试访延龄药,岁岁瑶觞祝大椿。
【中吕】普天乐 咏世洛阳花,元代,张鸣善,
咏世
洛阳花,梁国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漫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赠妓
口儿甜,庞儿俏。性格儿稳重,身子苗条。多情杨柳腰,春暖桃花萼。见人便厌的拜忽的羞吸的笑,引的人魄散魂消。人前面看好,樽席上出色,手掌里擎着。
遇美
海棠娇,梨花嫩。春妆成美脸,玉捻就精神。柳眉颦翡弯,香脸腻胭脂晕。款步香尘双鸳印,立东风一朵巫云。奄的转身,吸的便晒,森的销魂。雨才收,花初谢。茶温凤髓,香冷鸡舌。半帘杨柳风,一枕梨花月。几度凝眸登台榭,望长安不见些些。知他是醒也醉也,贫也富也,有也无也。
既待舍之藏,何用沽诸价?清闲活计,冷淡生涯。采灵芝西海边,看黄菊东篱下。乐乐陶陶无牵挂,三般到处里堪夸。或是向东篱看花,或是在东门种瓜,或是去东里为家。
愁怀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悟叶中,雨点点芭蕉上。
风而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嘲西席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南康刘尉于厅事之东开轩曰清濑盖取其前松声然也,宋代,曾丰,
坐曹在西退食东,一间然尔万不同。彼无乃俗饱吾聒,此不胜幽醒我聪。
不律不吕自中节,非夔非襄谁传宗。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则银汉鍧穹窿。
开窗即之辨所以,老松不受风所攻。松莫之禦非自暴,风无所争不相容。
二者无心一有感,自然成声关大通。混沌之窍君之耳,松风触处天机融。
声之真者非固有,况复流归形似中。潺潺㶁㶁盖其似,得真忘似君新功。
更收吾耳听以气,一扫从前真似空。
吴江道中问吾友沈彤徵士消息知其近笺五运六气等篇向未审其精于此也予年来病甚寄诗为讯因乞为予治之 其三,清代,全祖望,
闻道轩农际,诸公遍庙堂。功原参六相,道足辅诸皇。
世晚民生薄,书成艺术良。最怜此七尺,我辈总茫茫。
贺新郎·出了罗浮洞,宋代,王迈,
出了罗浮洞。有多情、梅花雪片,殷勤相送。见说然琴鹤外,诗压牛腰较重。去管甚、群儿嘲弄。岭海三年持翠节,料无时、不作家山梦。驰玉勒,归金凤。金凤池,乃所居也。一门朱紫环昆仲。看阶庭、森森兰玉,慈颜欢动。宰相时来须著做,且舞莱衣侍奉。却不信、大才难用。时事多艰人物少,便中兴、谁辨浯溪颂。为大厦,要梁栋。
题刘资仁韩干饮马图,宋代,赵旸,
韩干所画天闲图,县官日给三品刍。不嘶不鸣肥如凫,时时步作康庄衢。
饮之曲江戏短芜,沙软风轻乐于于。岂知渥洼真龙驹,垂头戢耳困盐车。
圉人太仆反歔歈,瘦骨硉矹甘为驽。不须骧首顾长途,局促骥足何时无。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